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四川省眉山市散裝水泥五年實現五個跨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5-0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四川省眉山市散裝水泥辦公室 李正祿
核心提示:四川省眉山市散裝水泥五年實現五個跨越
  四川省眉山市是1997年設立地區行署,2000年“地改市”的年輕城市。散裝水泥事業起步于2003年底,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實現了五個方面跨越。機構由建設局臨時內設機構轉變為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并上報“參照公務員管理”;散裝量由5萬噸猛增到101萬噸;散裝率由2%增加到2008年底的26.4%;預拌混凝土由空白增加到年生產能力達170多萬立方米;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由3萬元增加到持續三年突破百萬大關。從五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首次對攪拌站經營權公開拍賣;首家在縣城建設攪拌站;首次在二級城市成立發展散裝水泥協會;對違規工地進行頂格處罰;首次在農村安居房建設全面使用預拌混凝土。

  眉山市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是如何運用大手筆,收獲大成果的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細細品味。

  一、樹立科學發展意識,為散裝水泥事業發展奠定基礎

  眉山市散裝辦充分發揮后發優勢,突出重點,增添措施,在“圍繞五個環節、從五個方面下功夫”上做文章,有力促進了眉山市散裝水泥事業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一)圍繞推廣環節在抓好宣傳上下功夫

  推廣應用預拌混凝土是實現水泥散裝化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平臺,推廣應用散裝水泥,宣傳工作是極其重要的前提。靠宣傳去鼓勵生產,靠宣傳去全面使用。一是以點帶面,突出抓好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開展。除一些常規的宣傳模式外,更主要是注重宣傳實效和形式的創新。通過媒體對“面上”進行宣傳外,重點請使用預拌混凝土建造的房屋購房戶現身說法,市民自己的購房體會具有較強公信力、更具有說服力,為開發商主動使用預拌混凝土產生了內在動力,有力促進了預拌混凝土的全面使用,取得了滿意的宣傳效果。二是見縫插針,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場合和機會進行宣傳。在《眉山日報》等新聞媒體上長期開辟專版,定期和不定期刊登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宣傳內容。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為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推廣使用帶來了新的“機遇”。連續五期在《眉山日報》上刊登了《從汶川地震看災后重建中發展散裝水泥的必要性》等文章,全面分析使用預拌混凝土提高房屋抗震效果的重要性,呼吁全市災后重建工作應重視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三是抓好重點,突出做好領導的宣傳工作。發展散裝水泥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扯到多個部門,多個方面,領導的支持尤為重要。要取得領導的重視和支持,首要的是讓他們了解認識開展散裝水泥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散裝辦為市政府主要領導訂閱了《中華建筑報·散裝水泥雙周刊》和《散裝水泥》雜志。派人定期將摘錄的散裝水泥政策法規要點和宣傳材料直送領導辦公室。在召開散裝水泥相關工作會議時,盡量邀請領導參加。通過多渠道、多側面、多形式向領導和政府部門反復宣傳,有效擴大了散裝水泥工作在領導層的影響。去年全市150多萬平方米居民安置房建設開工,市政府要求所有居民安置房必須全部使用預拌混凝土為使該項政策落到實處,散裝辦動員業主代表參與旁站監督,發現自行攪拌混凝土行為立即制止并向上級舉報。確保了“禁現”政策的全面落實;5.12地震后,市政府發文要求有條件學校重建時必須使用預拌混凝土。

  (二)圍繞征收環節在抓好管理上下功夫

  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是政府性基金,是國家的一項經濟政策,是確保散裝水泥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一是積極采取措施,公開征收政策,公開辦理程序,實行“陽光征收”,把征收工作與辦理建設施工許可證掛鉤,同時派專人與區縣局、辦實施聯合把關、聯合檢查、現場辦公、依法征收,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征收面和幅度快速提高;二是實行“一費制”。將眉山城區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收繳納入市規劃和建設局“一費制”收費內容,統一在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窗口一次性繳納,確保了專項資金足額入庫;三是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四是是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實行專款專用。堅決杜絕擠占、挪用現象,并主動接受市財政和有關部門監督,接受市審計部門審計。

  (三)圍繞供應環節在抓好服務上下功夫

  在推廣應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工作中,市、區、縣散裝辦以及相關部門緊緊圍繞供應環節,積極做好服務工作。長期以來,市散裝辦與水泥企業隸屬于不同行政主管部門,造成散裝辦和水泥企業兩條線“兩張皮”,溝通協調難,生產、銷售、使用嚴重脫節,制約了散裝水泥事業發展。市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成立以后,利用協會橋梁和紐帶作用,通過不定期的會議、電話、信件等多種形式與水泥企業保持溝通聯系,了解企業生產銷售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幫,出現問題及時通過各種渠道解決。及時向水泥企業通報全市建設工程進展情況,及時通報水泥需求信息。努力為水泥銷售搭建平臺,為拓展水泥使用提供服務。促使水泥企業與水泥使用單位加強溝通,促成水泥生產企業與使用單位達成共識。通過協會與水泥企業真誠溝通,水泥企業發生了明顯轉變,由難以溝通,難以交流,難以聯系,轉變為企業主動向我辦匯報工作,主動報送水泥統計有關報表,通過加強對水泥和預拌混凝土企業的行業指導,增強了企業的責任意識,全面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

  (四)圍繞使用環節在抓好行政執法上下功夫

  散裝水泥行政執法是一項政策性、法規性很強的工作,散裝辦成立以來,在散裝水泥行政執法方面做了大膽、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以散裝水泥宣傳為契機,為突破口,以強化管理為行政執法工作的切入點,以“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文明執法”為工作準則。一是將散裝水泥法律法規匯編成冊進行集中廣泛宣傳,為執法提供有利條件。二是邀請單位法律顧問、局法規科、市法制局、市城監支隊領導和“專家”對執法人員進行集中培訓。三是組織執法人員赴行政執法先進市進行實地觀摩,通過學習掌握了行政執法程序,明確了散裝水泥行政執法中各自職責、任務,明晰了執法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協調方法和處理辦法。四是規劃和建設局正式行文明確了市散裝辦和市城市監察支隊在行政執法方面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五是堅持以宣傳教育為主,行政處罰為輔;堅持上門宣講政策為主,處罰兌現為輔;以督促自我教育、自我整改為主,強制執行為輔。堅持每周巡查制度,對中心城區所有在建工地預拌混凝土使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個別典型違規使用袋裝水泥和擅自現場攪拌的工地,堅決給予停工、限期整改和頂格處罰。如2008年3月,散裝辦接群眾舉報反映岷江大道工程擅自使用移動攪拌站進行現場攪拌,立即前往現場調查取證,并向業主宣傳有關政策與規定,同時,根據《眉山市人民政府關于禁止在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和擅自使用袋裝水泥的通告》(眉府通[2007]1號)精神進行了停工和限期拆除的處理。還如2007年國慶期間,某工地夜間違規施工并擅自自行攪拌混凝土,經群眾舉報,市長親自督辦。給予該工程立即停工、罰款2萬元,限期整改,全市通報批評的處罰。有效遏制了違規使用袋裝水泥和現場攪拌混凝土行為。

  (五)圍繞可持續發展環節在抓好隊伍建設上下功夫

  散裝水泥事業興旺發達,永久發展,決定因素是人。隊伍建設是散裝水泥發展的關鍵,隊伍綜合素質的好壞直接決定工作效率和工作進展。自散裝辦成立以來,長達5年長期堅持每周一集中學習,風雨無阻,對上周工作進行總結講評,對新一周工作進行布置。同時結合散裝水泥工作實際和干部職工思想針對性,加強黨員先進性和科學發展觀教育、加強時事政治學習,努力提高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二是落實責任。落實專人專職負責預拌混凝土推廣、散裝水泥宣傳、散裝水泥專資管理、散裝水泥行政執法、散裝水泥統計等工作。三是建立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順關系,用制度提高辦事和工作效率。完善了《散裝水泥辦公室財務管理制度》、《散裝水泥辦公室崗位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等規章制度。通過思想灌輸,責任落實,制度完善,在眉山樹立了良好的散裝人形象。社會評價:“散辦不散”。公眾評論:“散裝人好樣的”。“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散裝辦干部職工主動捐款、捐物,主動獻血,主動參加志愿者活動,多次主動前往醫院為災區傷員提供精神和物質方面力所能及的幫助。積極響應省建設廳和市建設局的號召,派出辦公用車長達兩月支援災區抗震救災。受到了省抗震指揮部的通報表揚,樹立了良好社會形象。

  二、樹立攻堅破難意識,為散裝水泥事業發展提供保證

  (一)做好散裝水泥工作,領導重視是關鍵

  眉山市散裝水泥工作在短短五年時間從零起步,完成了機構設置、預拌混凝土推廣,規范性文件出臺,散裝率突破20%,專資征收突破100萬大關,完全得益于各級領導,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和市規劃和建設局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成立機構時市委書記在情況報告上親自批示“可以成立”;查處違規現場攪拌時市長直接指示“三小時內調查處理并報結果”;查處城區違規建立移動攪拌站時,規劃建設局長立下決心:“堅決取締”。2007年市政府以市政府“1號文件”的形式首抓散裝水泥推廣和城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形成了“一號首長促散裝,一號文件抓散裝,頭號大事為散裝”的良好局面。強力推動了眉山散裝水泥事業快速發展。

  (二)做好散裝水泥工作,營造良好氛圍是前提

  一是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及時出臺本地的規范性文件,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多種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散好處。整理“預拌混凝土與自行攪拌效益比較表”,制作“袋裝、散裝優劣對照表”,制發文件匯編,推出現身說法,抓住宣傳重點,突出轉變領導觀念等為營造良好的推散環境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掃清了“攔路虎”。

  (三)做好散裝水泥工作,創新舉措是出路

  開創工作新局面,主要是思路清晰,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我們認為干好工作首先要有機構(即要有廟子),要有專人干事(即要有和尚),有了和尚還要有“經”念,還要會“念經”。因此眉山破萬難先成立了機構,再選調人才。有了機構、人才,就必須要有依法辦事的環境,出臺規范文件就成為散裝辦工作的重點。有了政策,關鍵是要有工作的平臺和條件。因此,我們下決心創建商混凝土公司,在短短兩年時間內成立商混凝土公司三家,七條生產線,商混凝土生產能力達175萬立方米。年平均實際生產預拌混凝土近50萬立方米。為推廣散裝水泥和在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創造了條件。在選擇商混凝土公司方面,眉山市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大膽嘗試對攪拌站經營權實行公開拍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使預拌混土市場健康發展,加大散裝水泥行政執法力度,我們抓住典型違規事件,排出一切干擾,堅決頂格查處到位,嚴肅查處的震懾作用產生了極其重要的效果,“違規需付出沉重的代價”讓人不敢輕易違法違紀。

  三、樹立持續發展意識,為散裝水泥事業發展增添后勁

  2009年是省委兩個加快的關鍵年,也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奮斗年,散裝辦將以此為契機,一是把“發散”工作重點轉移到農村,把工作的觸角深入到各鄉、鎮、村,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發散”的有效途徑,在資金、政策和技術上予以扶持,爭取動員社會力量和社會閑散資金投入到散裝水泥的設施設備建設,擴大散裝水泥覆蓋面。二是積極指導彭山縣和洪雅縣盡快建成并投產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提高全市一區五縣預拌混凝土使用率。三是積極調研,籌備在全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積極推廣預拌砂漿。四是強化宣傳,突出散裝水泥宣傳方式創新,全力擴大散裝水泥宣傳面,使散裝水泥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四是全力拼搏。力爭全市水泥散裝率在2008年26.4%的基礎上,2009年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眉山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使用率達90%以上,為全省散裝水泥新跨越再作新貢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曲阳县| 广宗县| 安塞县| 东辽县| 呼伦贝尔市| 云梦县| 龙陵县| 界首市| 内丘县| 昭苏县| 嘉义市| 平昌县| 宣威市| 秦皇岛市| 瑞丽市| 和静县| 扎囊县| 甘孜| 南丹县| 文昌市| 揭阳市| 望城县| 海伦市| 徐水县| 东兰县| 保康县| 时尚| 志丹县| 连城县| 鸡东县| 文山县| 清新县| 晋城| 临邑县| 巴彦淖尔市| 泗水县| 玉龙| 方城县| 翼城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