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越堡配套建設水泥窯處置污泥項目投入試運行。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項目,它將“消化”廣州六成以上的市政污泥,污泥在變成優質水泥的同時還不會產生臭氣。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出席投產儀式。
每日能“消化”污泥600噸
目前,廣州市每天的污水處理量為190萬噸,按每處理1萬噸污水產生5噸濕污泥計算,每天產生污泥約950噸,而目前廣州市的污泥處理能力和手段遠不能滿足城市污水處理的需求。根據廣州市污水治理總體規劃,到2010年,廣州因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量將增加到2425噸/天,到2020年,將增加到3120噸/天。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病原菌、重金屬等有害成分,目前采用的農用、填埋及焚燒處理方式不但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對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也難以實現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存在二次污染和地質災害隱患。
據悉,昨日投產試運行的越堡污泥項目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窯技術,設計處置能力達600噸/天,18.6萬噸/年,能“消化”廣州六成以上的市政污泥。
處置過程實現廢水零排放
與填埋、堆肥、熱電廠焚燒相比,水泥窯協同處置是目前無害化程度最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最佳、經濟性最優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方式。越堡水泥廠負責人說,利用水泥窯的廢氣余熱烘干污泥,一噸處理成本僅200多元,干化后的污泥進入水泥窯焚燒處理,既可變成優質水泥原料和燃料,又可實現污泥徹底無害化處置,每年還可減少3萬~4萬噸水泥粉塵排放總量。整個流程密閉進行,能有效控制臭氣污染;而且確保實現廢水零排放,不會污染附近水體。
每日能“消化”污泥600噸
目前,廣州市每天的污水處理量為190萬噸,按每處理1萬噸污水產生5噸濕污泥計算,每天產生污泥約950噸,而目前廣州市的污泥處理能力和手段遠不能滿足城市污水處理的需求。根據廣州市污水治理總體規劃,到2010年,廣州因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量將增加到2425噸/天,到2020年,將增加到3120噸/天。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病原菌、重金屬等有害成分,目前采用的農用、填埋及焚燒處理方式不但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對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也難以實現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存在二次污染和地質災害隱患。
據悉,昨日投產試運行的越堡污泥項目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窯技術,設計處置能力達600噸/天,18.6萬噸/年,能“消化”廣州六成以上的市政污泥。
處置過程實現廢水零排放
與填埋、堆肥、熱電廠焚燒相比,水泥窯協同處置是目前無害化程度最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最佳、經濟性最優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方式。越堡水泥廠負責人說,利用水泥窯的廢氣余熱烘干污泥,一噸處理成本僅200多元,干化后的污泥進入水泥窯焚燒處理,既可變成優質水泥原料和燃料,又可實現污泥徹底無害化處置,每年還可減少3萬~4萬噸水泥粉塵排放總量。整個流程密閉進行,能有效控制臭氣污染;而且確保實現廢水零排放,不會污染附近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