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多項設施“一觸即潰” 長城站正大規模改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2-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南方網
核心提示:多項設施“一觸即潰” 長城站正大規模改造
  中國南極長城站經過西南極25年風雪的嚴酷考驗,目前正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

  2007年12月份,改造工程開工,主要建設綜合活動中心、科研辦公棟、鍋爐房、廢物處理棟、污水處理棟五幢建筑,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而氣象棟、通訊棟、舊車庫、危險品庫等4棟老建筑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面臨著被拆除的命運。

  “一腳踩穿地板”經常見

  中科院青藏所副所長劉小漢總會一個人在南極長城站的站區內走一走,看一看。

  25年前,這位年輕的地學博士曾經參與了中國首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建設工作。時隔25年,那些由他和隊友們親手打造的建筑爬滿了銹跡,就像他面孔上的層層皺紋。除了尚在建設中的5棟新建筑,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建筑共有12座。根據長城站的摸查,其中氣象棟等4棟老建筑被列入“差”的級別。

  1號棟、2號棟和科研棟等4棟建站就投入使用的老建筑也被列入了“較差”的行列。1號棟懸掛著長城站標志和銅鐘的東門已經被封存,鋼鐵制成的樓梯早已朽敗不堪。奇駿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孟慶嘉想跟門前的長城站標志合影留念,竟險些踩塌樓板。

  南極長城站的改造是中國極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負責人介紹,位于西南極喬治王島的長城站建于1985年,是當年施工、當年完成、當年投入使用,許多設施的功能不全,耐腐能力偏低。

  由于長城站的地下水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鋼結構均具有中等腐蝕性,許多站內設施已經到了“一觸即潰”的地步,經常出現一腳踩穿地板的情況。

  五棟新建筑將啟用

  從2007年12月份開始,中國南極長城站改造工程正式展開。根據改造設計規劃,南極長城站將新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科研綜合樓。一部分科研與辦公的場所將遷入新的綜合樓內。此外,站區還將新建一座新的綜合活動中心、一座廢物處理棟、一座污水處理棟、一間鍋爐房。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國南極長城站的科研工作能力,中國還將改造站內的實驗條件,完成衛星網絡的建設工作,并建設新的通訊、交通系統。

  董承興是中國極地建設的首位工程監理。他坦言,南極的氣候條件特殊,氣溫低,風大。一年之中只有夏季和冬季兩個季節。而作為最佳施工季節的夏季也不過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時間,給整個改造帶來不少困難和挑戰。由于一年中結構主體可施工的時間短,為抵抗惡劣的氣候條件,確保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結構主體的鋼材不得不采用特種鋼材。

  此外,長城站老建筑大多采用的是底部架空的形式,以避免風雪堆積。現在,改造建設改成了外墻落地形式。架空層能作為倉儲空間,也有保溫層,能減少熱損失。另外,建筑的室外水管線也采用帶有電伴熱功能的保溫管。細部構造也采用了許多特殊的措施。

  中山站將進行改造

  據悉,按照南極條約關于環境保護的要求,約5000余立方米的所有建筑物資全部通過雪龍船從中國運輸過來,這其中包括在南極隨處可見的石子等材料。在人性化、舒適度方面,“十五”能力建設吸取長城站已有建筑的經驗。樓板采用混凝土樓板,以達到良好的隔聲效果。新建熱水鍋爐房,供暖將現在的電暖氣改為集中熱水供暖,既提高了熱效率和舒適性,也更加節能環保。

  據中國南極長城站站長裴福余介紹,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和設備調試工作。衛星網絡建設工作已經完成,并投入使用,長城站已經可以實現網絡、語音功能。

  據悉,中國位于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建于1989年的中山站也將進行改造。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全椒县| 陕西省| 商都县| 西宁市| 辰溪县| 沧州市| 榆林市| 孟津县| 清丰县| 屯昌县| 山阳县| 家居| 迁安市| 土默特左旗| 措美县| 哈巴河县| 藁城市| 宽城| 黄梅县| 应城市| 淮滨县| 丹江口市| 玉林市| 无棣县| 龙南县| 芜湖市| 伊金霍洛旗| 清苑县| 敦煌市| 河池市| 南陵县| 澄江县| 民权县| 特克斯县| 江陵县| 隆德县| 监利县| 河西区| 谢通门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