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新型鄉村經濟建筑材料研究與開發” 重點項目由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組織實施,安排國撥經費2492萬元。近日,項目組織單位在廈門市召開項目工作會議,對課題研究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交流了課題工作經驗,并就農村住宅適用建筑材料研發戰略進行了研討。
本項目針對鄉村建筑以多層砌體與混凝土結構為主和相對集中的特點,以滿足“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和“保障農村生態居住環境質量”為原則,以經濟、節能、環保、利廢、美觀為目標,結合鄉村發展需要和農村資源特點,從實用、配套和標準化入手,重點研發鄉村建筑用經濟型墻體砌筑材料、經濟型建筑墻板、經濟型墻體保溫材料、經濟型屋面材料、經濟型裝修材料、新型鄉村經濟建筑材料應用標準體系與料認證體系,旨在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集科研開發、產品生產、工程應用、性能檢驗與認證等為一體的新型鄉村經濟建筑材料與系列化產品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產業基地,為農村住宅建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和經濟實用的建材產品。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項目研究總體進展和各項考核指標完成情況良好,已申請專利37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研制標準12項(其中有3項完成已實施),出版專著1本,發表論文42篇(其中SCI、EI收錄22篇),培養博士和碩士人才15名,開發新產品9項、新材料7項、新工藝7項、新裝置10項、計算機軟件3項,建立試驗基地9個、中試線5條、生產線6條。
采用固體廢棄物和工業尾礦研制的三類自保溫墻體砌筑材料,即輕質材料加多排孔結構自保溫砌塊(磚)、孔洞內插高效保溫材料自保溫砌塊(磚)、復合結構自保溫砌塊(磚),可滿足我國不同氣候地區建筑節能要求。如以粉煤灰、爐底渣為主要原料生產的190mm厚5排孔粉煤灰節能建筑砌塊,砌體傳熱系數小于0.90W/(m2K),其熱工性能可滿足夏熱冬冷(暖)地區的建筑節能65%要求,直接用粉煤灰節能建筑砌塊砌筑的墻體,不再需要外墻外保溫系統,提高了建筑物使用壽命,顯著降低了建筑造價。目前已建成全自動生產線兩條,半自動生產線4條,2008年度已生產粉煤灰節能建筑砌塊10萬立方米,使用面積達45萬平方米,增加產值800萬元,增收節支1400萬,利用廢渣7萬噸。
研制開發的三板一柱輕鋼結構抗震節能型鄉鎮住宅(簡稱抗震節能住宅),在鋼筋混凝土地梁的基礎上,使用H型鋼及矩形鋼管組合成鋼結構骨架,在鋼立柱旁輔以混凝土掛柱,將混凝土外墻掛板、隔墻板、屋面板及保溫材料分別安裝于鋼結構骨架上,形成三板一柱輕鋼結構建筑主體。具有抗震性好、利廢、材料重量輕、施工快捷、性價比高等特點。經抗震性實驗,該抗震節能住宅能滿足10度設防,目前正在都江堰震區進行示范房屋建設。已在國內建成3個產業化基地,先后在山西、北京、山東等地的新農村建設中進行示范。
制訂的《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評估標準》(DG/TJ08-2036-2008)適用于既有民用建筑和實施節能改造的民用建筑能效評估,既可用于城鎮建筑,也可用于鄉村建筑節能效果評估。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第一部針對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評估的地方標準,已由上海市建委正式發布。
本項目針對鄉村建筑以多層砌體與混凝土結構為主和相對集中的特點,以滿足“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和“保障農村生態居住環境質量”為原則,以經濟、節能、環保、利廢、美觀為目標,結合鄉村發展需要和農村資源特點,從實用、配套和標準化入手,重點研發鄉村建筑用經濟型墻體砌筑材料、經濟型建筑墻板、經濟型墻體保溫材料、經濟型屋面材料、經濟型裝修材料、新型鄉村經濟建筑材料應用標準體系與料認證體系,旨在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集科研開發、產品生產、工程應用、性能檢驗與認證等為一體的新型鄉村經濟建筑材料與系列化產品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產業基地,為農村住宅建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和經濟實用的建材產品。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項目研究總體進展和各項考核指標完成情況良好,已申請專利37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研制標準12項(其中有3項完成已實施),出版專著1本,發表論文42篇(其中SCI、EI收錄22篇),培養博士和碩士人才15名,開發新產品9項、新材料7項、新工藝7項、新裝置10項、計算機軟件3項,建立試驗基地9個、中試線5條、生產線6條。
采用固體廢棄物和工業尾礦研制的三類自保溫墻體砌筑材料,即輕質材料加多排孔結構自保溫砌塊(磚)、孔洞內插高效保溫材料自保溫砌塊(磚)、復合結構自保溫砌塊(磚),可滿足我國不同氣候地區建筑節能要求。如以粉煤灰、爐底渣為主要原料生產的190mm厚5排孔粉煤灰節能建筑砌塊,砌體傳熱系數小于0.90W/(m2K),其熱工性能可滿足夏熱冬冷(暖)地區的建筑節能65%要求,直接用粉煤灰節能建筑砌塊砌筑的墻體,不再需要外墻外保溫系統,提高了建筑物使用壽命,顯著降低了建筑造價。目前已建成全自動生產線兩條,半自動生產線4條,2008年度已生產粉煤灰節能建筑砌塊10萬立方米,使用面積達45萬平方米,增加產值800萬元,增收節支1400萬,利用廢渣7萬噸。
研制開發的三板一柱輕鋼結構抗震節能型鄉鎮住宅(簡稱抗震節能住宅),在鋼筋混凝土地梁的基礎上,使用H型鋼及矩形鋼管組合成鋼結構骨架,在鋼立柱旁輔以混凝土掛柱,將混凝土外墻掛板、隔墻板、屋面板及保溫材料分別安裝于鋼結構骨架上,形成三板一柱輕鋼結構建筑主體。具有抗震性好、利廢、材料重量輕、施工快捷、性價比高等特點。經抗震性實驗,該抗震節能住宅能滿足10度設防,目前正在都江堰震區進行示范房屋建設。已在國內建成3個產業化基地,先后在山西、北京、山東等地的新農村建設中進行示范。
制訂的《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評估標準》(DG/TJ08-2036-2008)適用于既有民用建筑和實施節能改造的民用建筑能效評估,既可用于城鎮建筑,也可用于鄉村建筑節能效果評估。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第一部針對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評估的地方標準,已由上海市建委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