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常州建成“再生第一路”在全省推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1-0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常州日報
核心提示:常州建成“再生第一路”在全省推廣
  眾所周知,廢紙、廢塑料、廢鋼廢鐵都可以回收利用。可是你知道嗎?廢棄的混凝土和瀝青也可以再生利用。這個工程技術難題被我市公路建設和養護部門攻克,目前已成功地大規模運用到了公路維修和建設中。省交通廳路面再生利用技術交流和成果推廣現場會日前在常舉行,會議推廣了我市“水泥混凝土板塊在公路基層中再生利用”這項先進科技成果。 

  340省道金壇段,這條新修的公路正是利用原有路面廢舊水泥和瀝青,經粉碎再生處理改建的,被交通運輸部的專家稱為“廢物利用再生的生態路”。據了解,長13.7公里的340省道金壇段,于2006年著手改建。實施改建工程時,原來鋪在路面上厚達24厘米、重7萬多噸的水泥板塊,還有另一路段鋪設的3萬多噸瀝青怎么處置,成了一大難題。常州市公路處最終決定利用廢物再生,鋪建一條節約環保路,并向省交通廳申報了科技攻關課題。經過多次考證和試驗,交通部門將鏟除的水泥板塊粉碎,再經攪拌后用來做路基,不必再征用別的土地重做路基。 

  “廢棄混凝土和瀝青的再生利用,技術要求完全達到規范標準,抗壓指標也滿足設計要求,最重要的是節約資源。”市交通局副局長王博銘介紹,這一先進的公路改造技術,每公里節約造價約25萬元,我市在340省道三段計24公里的公路改造中,節約造價600萬元。據悉,我市還有60公里的水泥混凝土道路也將全部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改造。此外,再生利用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廢料堆積占用土地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 

  交通運輸部和省交通廳專家驗收組認為,340省道金壇段改建達到了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目的,為全省、乃至全國公路改造升級產生的廢物再生利用提供了樣板。省交通廳技術處處長張毅表示,舊的水泥路面、瀝青的再生利用,是一項變廢為寶的技術,值得全省、全國推廣應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巴南区| 上高县| 怀安县| 临澧县| 称多县| 逊克县| 巢湖市| 犍为县| 西青区| 老河口市| 漯河市| 黄山市| 韶关市| 奉节县| 綦江县| 封丘县| 灌阳县| 龙海市| 义马市| 康平县| 阿克苏市| 龙江县| 修武县| 宝山区| 自贡市| 罗源县| 汉沽区| 体育| 阿瓦提县| 文安县| 寿宁县| 阳春市| 云龙县| 墨竹工卡县| 嘉义县| 密山市| 固阳县| 天柱县| 清远市|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