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兩次試旋轉成功后,昨日上午8時許,福州倉山泛船浦神父樓正式開始旋轉,截至昨下午6點半收工時神父樓成功旋轉了近6度,長度為1.87米,加上前日試旋轉的0.26米,共旋轉了2.13米。神父樓旋轉的原理與平移有何不同?技術難度在何處?現場專家對教堂如何完美“轉身”進行揭秘。
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張天宇教授介紹,泛船浦神父樓作為古建筑平移75.6米后再轉身90度,在國內還是首例。
正因為如此,神父樓旋轉首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福州市市長鄭松巖一行也來到了工地現場,詳細詢問神父樓旋轉的情況和進度,并慰問了現場工作人員。
一大批來自福建省老科協的退休工程師們也結伴前來參觀,老工程師們熱情地提出許多建議和看法。“普通大樓轉身我見過,古建筑轉身可真沒見過?!备呒壒こ處煈淌谛χf。此外,現場更是圍滿了市民,都為了親眼目睹大樓“轉身”。
張教授介紹,目前旋轉工作存在著3個難點:第一是神父樓為磚木結構,旋轉時要考慮到它的牢固性;第二是旋轉后還要直行,這就要求旋轉必須非常準確地與直行軌道接駁;第三是神父樓是長方形,長寬比例較大,脆弱部位較多,用力不均會影響大樓的牢固性。
張教授說,由于千斤頂的每個液壓行程只能走10多厘米,然后就要進行歸位和調整,工序較為繁雜,且正式旋轉首日,機器都在調整和磨合中,所以移動得并不是很快,接下來的幾天旋轉速度將會明顯提高,不出意外的話將在三五天內旋轉到位。
如何保證方向不錯位?
神父樓身下軸心定方向
神父樓的旋轉與平移時靠經緯儀保駕護航不同,為了確保旋轉的準確性,施工人員在設計旋轉平臺時特意澆注了一個呈十字結構的混凝土軌道梁,并在十字軌道梁的中心安裝了一個鋼柱狀的軸心來固定,這個軸心貫穿著上下兩個大小一致的輪盤圓心,大樓旋轉時正是繞著定點軸旋轉,確保了神父樓上下輪盤軌道的高度吻合。打個比方說,就是好比把神父樓放在羅盤上,圍繞羅盤的中心來旋轉。
工人敲打滾軸調整方向
神父樓的旋轉方向除了軸心的保駕護航,還有一批“地下”工作者,他們藏在神父樓內部的旋轉平臺里,弓著腰、拎著鐵錘,來回巡視。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大樓旋轉時及時調整滾軸的方向,使得滾軸與軌道梁之間始終保持垂直角度。
據其中的一名工人介紹,大樓旋轉時400多根滾軸都會跟著移動,他們要在軌道上均勻地鋪設滾軸,還要及時將軌道尾部的滾軸抽出,以免脫軌后彈射出來。在滾動中還有不少滾軸會偏離原來的方向,如果不及時調整,滾軸的功能就會由原來的減少阻力變成障礙。據了解,旋轉平臺底部有20多個人,每個人至少負責20根滾軸,大樓一轉動,他們就得弓著腰拎著錘子來回跑。
旋轉的動力哪里來?
讓重達1500噸的神父樓走起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加固研究所副所長鄢仁輝介紹,由于旋轉時的受力點較多,因而需要更大的外力施加到輪盤外的12道斜梁上?,F場共啟動了5臺油泵,帶動著10臺千斤頂,其中6臺是牽引用的穿心千斤頂,每臺拉力達20噸以上,另外4臺為助推千斤頂,每臺的推力也在15噸與18噸之間,總的作用力大約在200噸左右才有足夠的“腰力”讓大樓轉身。
此外,每完成一次推拉,工作人員都要及時做出調整,縮回液壓活塞,在助推千斤頂上加鋼鐵墊塊或者將穿心千斤頂工鋼絞線拉直并縮短,開始新的推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