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上下重視環(huán)境保護、大力提倡節(jié)能減排的形勢下,今年上半年,散裝水泥繼續(xù)呈現(xiàn)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
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為28176.5萬噸。據(jù)測算,綜合節(jié)約資源折合標準煤647.38萬噸,減少粉塵排放量283.17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1683.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5.5萬噸,創(chuàng)造綜合經(jīng)濟效益126.79億元。
全國散裝水泥主要經(jīng)濟指標完成情況如下:
1、今年上半年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28176.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521. 45萬噸,增幅14.2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下降3.64個百分點。全國平均水泥散裝率43.48%,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比2007年末提高了1.63個百分點。
同期全國水泥生產(chǎn)總量64803.33萬噸,同比增加2983.98萬噸,增長4.83%。增幅低于去年同期9.42個百分點,散裝水泥增長幅度高于水泥增長幅度9.45個百分點。
上半年水泥生產(chǎn)總量中,新型干法水泥28228.23萬噸,為水泥總產(chǎn)量的43.56%,其中新型干法散裝水泥16460.02萬噸,占新型干法水泥總量的58.31%。距“十一五”新型干法水泥比例達到70%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
2、上半年水泥出口量343.84萬噸,其中散裝水泥出口量291.03萬噸,散裝水泥出口量同比減少96.69萬噸,為負增長,同比下降24.94%。
3、全國大中型水泥企業(yè)上半年完成散裝水泥供應量22027.3萬噸,同比增長27.02%,占全國總量的78.18%,所占比例同比提高7.82個百分點;小型企業(yè)完成散裝水泥供應量6149.2萬噸,同比下降15.93%,所占比重由同期的 29.64%下降到21.82%。
4、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上半年散裝水泥供應量:山東省4126.61萬噸,江蘇省3873.97萬噸,浙江省3367.81萬噸,三省散裝量都遠高于其它各省(區(qū)、市),仍排在全國的前三位。三省散裝量共計11368.39萬噸,占全國總量的40.35%。
5、散裝水泥同比增長量排在榜首的是河南省,山東省第二,河北省第三,增長量分別為439.83萬噸、403.44萬噸、358.79萬噸,合計1202.06萬噸,占全國增長總量的34.14%。
6、散裝水泥量同比增幅,青海省最高,達到98.49%,其次是新疆,增長52.22%,第三是廣西,增長50.34%,均創(chuàng)造了本省區(qū)的歷史新高。而陜西、貴州、四川、天津4省市同比均為負增長。
7、水泥散裝率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市95.38%、北京市93.46%、天津市82.81%(天津由一直保持的排序第二降為第三)。浙江省今年上半年散裝率已達到72.02%,基本實現(xiàn)水泥散裝化。江蘇省散裝率60.48%,仍居第五位。全國平均水泥散裝率43.48%,整體水平仍較低,達到和超過全國平均散裝率的只有8個省區(qū),即以上5省市及山東、安徽、廣西3省區(qū)。
水泥散裝率同比提高百分點居全國前三位的是山東省、重慶市、青海省,分別提高14.89、9.56、9.38個百分點。同比下降的有陜西、天津、內(nèi)蒙、江蘇、貴州、福建、四川7省市。
8、從區(qū)域上看,全國六大區(qū)域散裝水泥供應量主要集中在華東和中南地區(qū),兩地區(qū)的散裝量占全國總量的74.53%;其次為華北和西南地區(qū),分別占9.61%和6.88%;東北和西北兩地區(qū)合計僅占8.97%。
各大區(qū)域散裝水泥供應量同比增幅是:東北區(qū)41.06%,華北區(qū)22.38%,中南、西南、西北、華東分別增長18.32%、13.68%、10.23%、9.51%。占全國散裝水泥供應總量46.4%的華東地區(qū)雖然增幅最小,但因全國散裝供應量的前三位都在該地區(qū),基數(shù)較大,雖然增幅小,但增量最多,達1240.7萬噸,是中南區(qū)以外其它4個區(qū)增長量的總和。
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為28176.5萬噸。據(jù)測算,綜合節(jié)約資源折合標準煤647.38萬噸,減少粉塵排放量283.17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1683.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5.5萬噸,創(chuàng)造綜合經(jīng)濟效益126.79億元。
全國散裝水泥主要經(jīng)濟指標完成情況如下:
1、今年上半年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28176.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521. 45萬噸,增幅14.2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下降3.64個百分點。全國平均水泥散裝率43.48%,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比2007年末提高了1.63個百分點。
同期全國水泥生產(chǎn)總量64803.33萬噸,同比增加2983.98萬噸,增長4.83%。增幅低于去年同期9.42個百分點,散裝水泥增長幅度高于水泥增長幅度9.45個百分點。
上半年水泥生產(chǎn)總量中,新型干法水泥28228.23萬噸,為水泥總產(chǎn)量的43.56%,其中新型干法散裝水泥16460.02萬噸,占新型干法水泥總量的58.31%。距“十一五”新型干法水泥比例達到70%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
2、上半年水泥出口量343.84萬噸,其中散裝水泥出口量291.03萬噸,散裝水泥出口量同比減少96.69萬噸,為負增長,同比下降24.94%。
3、全國大中型水泥企業(yè)上半年完成散裝水泥供應量22027.3萬噸,同比增長27.02%,占全國總量的78.18%,所占比例同比提高7.82個百分點;小型企業(yè)完成散裝水泥供應量6149.2萬噸,同比下降15.93%,所占比重由同期的 29.64%下降到21.82%。
4、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上半年散裝水泥供應量:山東省4126.61萬噸,江蘇省3873.97萬噸,浙江省3367.81萬噸,三省散裝量都遠高于其它各省(區(qū)、市),仍排在全國的前三位。三省散裝量共計11368.39萬噸,占全國總量的40.35%。
5、散裝水泥同比增長量排在榜首的是河南省,山東省第二,河北省第三,增長量分別為439.83萬噸、403.44萬噸、358.79萬噸,合計1202.06萬噸,占全國增長總量的34.14%。
6、散裝水泥量同比增幅,青海省最高,達到98.49%,其次是新疆,增長52.22%,第三是廣西,增長50.34%,均創(chuàng)造了本省區(qū)的歷史新高。而陜西、貴州、四川、天津4省市同比均為負增長。
7、水泥散裝率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市95.38%、北京市93.46%、天津市82.81%(天津由一直保持的排序第二降為第三)。浙江省今年上半年散裝率已達到72.02%,基本實現(xiàn)水泥散裝化。江蘇省散裝率60.48%,仍居第五位。全國平均水泥散裝率43.48%,整體水平仍較低,達到和超過全國平均散裝率的只有8個省區(qū),即以上5省市及山東、安徽、廣西3省區(qū)。
水泥散裝率同比提高百分點居全國前三位的是山東省、重慶市、青海省,分別提高14.89、9.56、9.38個百分點。同比下降的有陜西、天津、內(nèi)蒙、江蘇、貴州、福建、四川7省市。
8、從區(qū)域上看,全國六大區(qū)域散裝水泥供應量主要集中在華東和中南地區(qū),兩地區(qū)的散裝量占全國總量的74.53%;其次為華北和西南地區(qū),分別占9.61%和6.88%;東北和西北兩地區(qū)合計僅占8.97%。
各大區(qū)域散裝水泥供應量同比增幅是:東北區(qū)41.06%,華北區(qū)22.38%,中南、西南、西北、華東分別增長18.32%、13.68%、10.23%、9.51%。占全國散裝水泥供應總量46.4%的華東地區(qū)雖然增幅最小,但因全國散裝供應量的前三位都在該地區(qū),基數(shù)較大,雖然增幅小,但增量最多,達1240.7萬噸,是中南區(qū)以外其它4個區(qū)增長量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