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06年上榜的關鍵詞之一,聚羧酸在2007年依然保持了十足的熱度,成為2007年整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關注的焦點。不僅聚羧酸,而且與其相關的詞如“高速鐵路”、“招標”“MPEG”等都成為了行業的矚目的對象。
據中國混凝土網不完全統計,2007年,中國能夠生產的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企業已經突破了100家,其產量也突破了20萬噸。而同時,聚羧酸的價格仍然一路走低,在最新的京滬高鐵外加劑招標中,最低的聚羧酸到廠報價只有5750元/噸,而絕大多數多數企業的報價都維持在6200~6400元/噸。要知道,作為合成聚羧酸的主要原材料MPEG,其價格剛剛經歷了一輪多達30%的瘋漲,這也使得哈大線的外加劑中標企業叫苦不迭,到目前為止,這些中標企業沒有一家和施工單位簽約,而且據傳哈大線外加劑將重新招標。
2007年,聚羧酸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標準-《JG/T223-2007 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而作為聚羧酸主要客戶的鐵路系統,也推出了《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外加劑企業認證》,到目前已經有42家企業通過認證,這些標準或認證將為規范市場,推動聚羧酸技術向前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鐵路項目競爭越來越激烈的2007年,為長遠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商品混凝土拌站,紛紛推出適用于商品混凝土的聚羧酸產品。2007,曾經被很多人期望的高利潤產品-聚羧酸開始提前進入微利時代,而2008,會是聚羧酸在商品混凝土中得到大力推廣的元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