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常州市固定資產投資額仍按30%速度遞增,混凝土市場又迎來新的春天,現提供幾個典型數據,概括揭示上半年常州市區市場狀況。
一、21家:截止2007年6月底,常州市區現有21家混凝土生產企業,其中協會會員單位16家,新開辦三家(中順、常益、五凝),此外為常筑、申材(上海建工專供高架橋),合計擁有30個生產基地(攪拌站),60余條混凝土生產線,498輛登記在冊的攪拌車,百余臺汽車泵、固定泵,行業混凝土年設計生產能力約為1800萬方,輸送泵送能力約為1200萬方。近期老企業擴容,新企業加入,這意味著常州市區混凝土市場尚有潛力,混凝土行業仍有一定的贏利能力。
二、460萬方:初步統計市區20家企業上半年共生產供應商品混凝土460萬方(不包括申材專供高架路),三家新企業約14萬方,16家會員單位446萬方,同比增長46.2%,材供、巨凝、亞邦三大企業合計243萬方,占54.48%,其余13家會員單位合計203萬方,占45.52%。從量生產分布的比例來看,與往年變化不大,大企業在新企業的增多,中小企業擴容的情況下仍保持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率。從量供應分布來看主要房地主、生產廠房、基礎建設、公用設施等,從量增長趨勢來看常州市區混凝土生產量處于沖頂階段。
三、15個點:其真實含義為以當月市信息指導價為基礎下浮15%。上半年市信息指導價根據原輔材料價格的(主要為水泥)變化基本上延續06年底水平,緩慢向下浮動后反彈,呈兩頭高中間低形態,行業商定讓利點依然保持在15個點。實際上各企業執行在各月度有所變化:1月份較好,2~3月份放點數增大,4~5月份較小(以C30泵送為例1~5月份平均放點數17點,上半年信息指導價平均價328元/方,實際結算平均價272.24元/方),6月份因試行變換結算方式,價格放開,資金到位的好項目估計在22~28點,上半年混凝土實際價格曲線呈現高升、低走、反彈、跳水狀態。
四、80%:即行業商定月度資金回籠率80%。因歷史因素相當長時期內建設市場中混凝土企業既讓價格又讓資金(貼息),采用部分墊資部分月結的結算方式,故不得己采用80%的行業標準。實際上企業執行幅度在50%~100%之間,平均估算約為67%,余款3~6個月結清,還有相當一部分余款年底(春節前)結清,甚至部分項目采用墊資至正負零,然后再按比例月結,使得行業墊資拖欠額逐年增加。上半年因量同比上升46%,拖欠額也隨之增加,至5月底初步統計已近10億元,接近去年年底水平,資金風險巨大。不得已業內試行變換結算方式,即變價格與資金雙重讓利為加大單一的價格讓利,以犧牲利潤來確保回籠資金,現付現供爭取月度回籠率上升為90%~95%,年度資金回籠率95%~100%。6月份已初見成效,然而要全面做到現款提貨,100%回籠阻力很大,故此項工作任重而道遠。
五、下半年市場估計
1.混凝土行業已逐步進行資產重組,蘇州客商投資的永泰公司,產權轉移已有前例,這是市場經濟進步的標志,新城房產投資(約占60%比例)的混凝土公司除新建基地外,已嘗試收購已有混凝土企業以快速進入市場,預計下半年新增混凝土企業2家,新增生產線6條。
2.下半年方量一般占全年總量60%,由此推算應接近700萬方,保守測算可能達640萬方,中順、新城投資規模較大,新企業可能超過80萬方。
3.三季度價格必然在低位徘徊,但一般不可能創出新低,四季度因原輔材料上漲及其它因素應有恢復性反彈,保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
4.資金拖欠下半年應有明顯好轉,要達到改變行業弱勢地位,徹底根除資金拖欠的弊端,變換結算能否堅持,全面展開是關鍵。令人擔心的是資金矛盾有所好轉后極有可能引發再次墊資承接項目的沖動。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將成為業內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