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撐起建筑物“銅墻鐵壁”的主要材料之一——預拌混凝土的質量現狀如何?7月24日,由上海市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總站組織召開的全市預拌混凝土質量工作會議做出權威解答:經過多年整頓和梳理,上海的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已基本建立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基本處于受控狀態;部分企業還在節能減排以及探索綠色環保產品上跨進一大步,在行業內起到領頭羊的作用。但由于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和受市場價格戰以及企業自身素質的影響,整個行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個別企業違法違規經營,其質量難以保證,一些杜絕多年的通病又死灰復燃。
上海目前有210家預拌混凝土生產攪拌站,年生產能力超過1億立方。根據申報的數據統計,去年上海全年完成預拌混凝土約5300萬立方,僅占生產能力的一半;今年1至6月完成約2930萬立方。為進一步提高混凝土質量,確保建設工程安全質量,上海市建設工程安質監總站在5月22日至31日,會同市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質監分站、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市檢測行業協會以及混凝土、水泥、砂石料交易分中心,組織開展本年度預拌混凝土質量專項檢查。這次檢查的主要對象是,去年和今年1至4月涉及施工現場混凝土試塊不合格較多的企業,以及上海建工材料、建工構件、建工物資、城建隧道、建科建材等專業性公司,還隨機抽檢36家拌站。檢查反映出一些骨干企業已建立健全質保體系。如上海浦龍砼制品有限公司實現局域網進行生產控制;上海富盛浙工建設有限公司對混凝土生產實行全過程監控;上海嘉華青松混凝土有限公司注重企業內部監督,使混凝土產品質量得到有效管理,最近又通過“國家環境綠色產品”的認證。絕大多數企業積極探索資源綜合利用,部分企業在節能降耗方面也有新起步。
與此同時,受市場以及企業自身素質的影響,上海的部分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有些甚至是比較嚴重的。其主要表現為三大類“硬傷”。首先,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時有發生。如水泥未按規范復試,砂石料未按規范檢測等。其次,違反相關規范要求的行為依然存在。如粉煤灰復試項目漏檢現象比較普遍,試塊動態抽檢不合格,留樣不規范,試塊制作、養護不規范等。更為荒唐的是,有家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既無生產任務單,也無配合比通知單,竟能對外生產、供應混凝土。第三,現場暴露問題不容忽視。比如對現場試塊不合格重視不夠,現場使用驗證單不齊全,計量復零未記錄,企業質量管理制度未能落到實處等。
為揚優治劣切實向建筑工程提供合格的商品混凝土,上海市建設工程安質監總站近日決定,對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嚴格、質量行為規范、動態抽檢混凝土質量全部合格的上海嘉華青松混凝土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予以全市通報表揚;對違反國家及上海市法律法規、規章、強制性標準的上海山富誠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擬上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議給予行政處罰;對企業管理混亂、質量行為不規范、動態抽檢混凝土質量不合格、原材料質量檢測不符規范要求的上海環球混凝土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予以全市通報批評,并列入質量誠信手冊不良記錄檔案。
上海市建筑業管理辦公室近日也頒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對預拌混凝土質量監管的力度。對待下一步工作,市安質監總站副站長潘延平強調,將圍繞“兩個聚焦、兩個重點”展開。即聚焦對有不合格產品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監管,聚焦對預拌混凝土企業試驗室的監管;重點抓好混凝土生產企業的誠信質量考核,重點抓好混凝土生產企業的差別化管理。市安質監總站還要求,各區縣、專業質監站應落實專人,在各自負責的范圍內調查處理施工現場不合格混凝土試塊,督促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按GB/T14902-2003《預拌混凝土》和DBJ08-227《預拌混凝土生產技術規程》組織日常生產。針對檢查中暴露出企業對新標準、規范理解模糊的現狀,各相關行業協會應加強對各預拌(商品)混凝土企業的培訓,提高對原材料、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有效性。凡是不執行相關標準、規范的,應記入質量不誠信檔案。混凝土生產企業應建立不合格原材料的驗收臺帳。原材料進場驗收不合格,不使用退場也要有記錄。混凝土生產企業應建立現場混凝土試件不合格臺帳。每批不合格資料應由質量證明書、工地試件不合格檢測報告、非破損檢測報告、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組成。
上海目前有210家預拌混凝土生產攪拌站,年生產能力超過1億立方。根據申報的數據統計,去年上海全年完成預拌混凝土約5300萬立方,僅占生產能力的一半;今年1至6月完成約2930萬立方。為進一步提高混凝土質量,確保建設工程安全質量,上海市建設工程安質監總站在5月22日至31日,會同市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質監分站、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市檢測行業協會以及混凝土、水泥、砂石料交易分中心,組織開展本年度預拌混凝土質量專項檢查。這次檢查的主要對象是,去年和今年1至4月涉及施工現場混凝土試塊不合格較多的企業,以及上海建工材料、建工構件、建工物資、城建隧道、建科建材等專業性公司,還隨機抽檢36家拌站。檢查反映出一些骨干企業已建立健全質保體系。如上海浦龍砼制品有限公司實現局域網進行生產控制;上海富盛浙工建設有限公司對混凝土生產實行全過程監控;上海嘉華青松混凝土有限公司注重企業內部監督,使混凝土產品質量得到有效管理,最近又通過“國家環境綠色產品”的認證。絕大多數企業積極探索資源綜合利用,部分企業在節能降耗方面也有新起步。
與此同時,受市場以及企業自身素質的影響,上海的部分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有些甚至是比較嚴重的。其主要表現為三大類“硬傷”。首先,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時有發生。如水泥未按規范復試,砂石料未按規范檢測等。其次,違反相關規范要求的行為依然存在。如粉煤灰復試項目漏檢現象比較普遍,試塊動態抽檢不合格,留樣不規范,試塊制作、養護不規范等。更為荒唐的是,有家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既無生產任務單,也無配合比通知單,竟能對外生產、供應混凝土。第三,現場暴露問題不容忽視。比如對現場試塊不合格重視不夠,現場使用驗證單不齊全,計量復零未記錄,企業質量管理制度未能落到實處等。
為揚優治劣切實向建筑工程提供合格的商品混凝土,上海市建設工程安質監總站近日決定,對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嚴格、質量行為規范、動態抽檢混凝土質量全部合格的上海嘉華青松混凝土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予以全市通報表揚;對違反國家及上海市法律法規、規章、強制性標準的上海山富誠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擬上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議給予行政處罰;對企業管理混亂、質量行為不規范、動態抽檢混凝土質量不合格、原材料質量檢測不符規范要求的上海環球混凝土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予以全市通報批評,并列入質量誠信手冊不良記錄檔案。
上海市建筑業管理辦公室近日也頒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對預拌混凝土質量監管的力度。對待下一步工作,市安質監總站副站長潘延平強調,將圍繞“兩個聚焦、兩個重點”展開。即聚焦對有不合格產品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監管,聚焦對預拌混凝土企業試驗室的監管;重點抓好混凝土生產企業的誠信質量考核,重點抓好混凝土生產企業的差別化管理。市安質監總站還要求,各區縣、專業質監站應落實專人,在各自負責的范圍內調查處理施工現場不合格混凝土試塊,督促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按GB/T14902-2003《預拌混凝土》和DBJ08-227《預拌混凝土生產技術規程》組織日常生產。針對檢查中暴露出企業對新標準、規范理解模糊的現狀,各相關行業協會應加強對各預拌(商品)混凝土企業的培訓,提高對原材料、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有效性。凡是不執行相關標準、規范的,應記入質量不誠信檔案。混凝土生產企業應建立不合格原材料的驗收臺帳。原材料進場驗收不合格,不使用退場也要有記錄。混凝土生產企業應建立現場混凝土試件不合格臺帳。每批不合格資料應由質量證明書、工地試件不合格檢測報告、非破損檢測報告、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