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壩委員會第75屆執行會議于2007年6月29日在俄羅斯圣彼德堡召開,我國著名專家,中國水科院朱伯芳院士獲國際大壩委員會榮譽獎,同時獲獎的還有俄羅斯壩工專家Alexander FINK先生。
朱伯芳院士參加了我國第一批混凝土高壩設計,為我國從零開始掌握現代混凝土壩設計技術作出了突出貢獻,做出了很多創新性成果。
1955年,他在國內首先開辟了溫度應力這一研究領域,闡明了混凝土溫度應力發展的基本規律,提出了一系列計算方法并廣泛應用于實際工程。
從1976年開始,朱伯芳院士在我國開辟了拱壩優化這一新的研究領域,建立了數學模型和求解方法,在全國得到了廣泛應用。另外還開辟了混凝土徐變理論、仿真分析等新的研究領域,并在我國積極推廣有限元方法。
1982,以“水工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第一獲獎者)。 1988,以“拱壩優化方法、程序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獲獎者)。 2002年,以高混凝土壩計算機仿真分析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朱院士著書6本,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80余篇,在國際壩工界有廣泛的影響并廣受贊譽。我國陸佑楣院士、潘家錚院士也曾獲得這一榮譽。
中國大壩委員會賈金生秘書長代表朱伯芳院士領獎
中國大壩委員會賈金生秘書長在會上介紹朱伯芳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