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混凝土企業如何面對市場的競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5-29  來源:《建筑技術》  作者:廉慧珍
核心提示:混凝土企業如何面對市場的競爭

1 建筑市場無序競爭的現狀與惡果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建筑工程和預拌混凝土的生產企業也迅猛發展,市場呈現出繁榮景象。2003年全國混凝土總產量是1986年的60倍。

  預拌混凝土的發展是混凝土技術進步的表現,對建設事業的影響是加快了建設速度,大大改善了城市建設環境,方便施工質量的控制。近年來,像北京、上海這樣大城市的攪拌站已超過200家,但是我國大城市的建筑已趨于飽和,預拌混凝土企業顯得供過于求。面對建筑市場激烈的競爭,多數企業采取了競相壓低售價的手段來爭取定單。壓價競爭實際上是有意無意的惡性競爭,價格越壓越低,當壓到低于成本以后.出路只有偷工減料。

  對于預拌混凝土企業來說,最敢于做的“偷工減料”辦法就是超過現行標準或工程規定多用礦物摻和料,雖然實質上可以是“假冒”,“偽”而不“劣“,但不同摻和料有不同特性和不同作用,處于不同環境中的不同工程,摻量和用法都會有區別。當混凝土的使用者(施工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有針對性而使用方法不當時,一旦出現問題,混凝土供應商就難辭其咎。

  對于承包建造的企業來說,問題更為嚴重,盡管“低價位中標”,但是為了保證利潤,難免偷工減料,以致技術水平低下。操作不規范的行為隨處可見,損失的是工程。

  混凝土是用簡單的工藝制作的復雜體系。

  簡單是必須的,否則不能成為最廣泛使用的大宗建筑材料。但是復雜又是必然的,原因一是原材料來源廣泛而多樣,成分波動而不可能提純,所形成的微結構在不同層次上的多相、非均質,依配合比而離散;二是微結構的形成具有環境(溫度、濕度)和時間的依賴性;三是水泥水化形成的復雜凝膠,在目前技術水平下難以測定。

  因此,這樣復雜的體系具有微結構的不確知性和性能的不確定性,使混凝土表現出“混沌體系”(非線性體系)的特征,可以說具有“蝴蝶效應”——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極小的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巨大差異。目前大多數建筑企業對混凝土這種特性認識不足。

  由于檢測方法的影響.混凝土結構設計所依據的混凝土實驗指標數據當然也就并不是實際結構內的真值,從安全性出發,設計值有足夠的富余。因此一般來說,只要施工中沒有太大的偏差,短期內不會出現事故,可能的隱患往往在長期運行后才會發生,其結果就是使用壽命的縮短。這就造成那些急功近利的人誤認為混凝土的生產和混凝土結構施工很簡單,這就是近年來大大小小建筑承包商和混凝土生產商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的重要原因,也就造成了今天這樣激烈的惡性競爭局面。

  目前全國的混凝土攪拌站管理力量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技術人員甚至缺乏最基礎的混凝土知識,不得不靠購買混凝土配方來生產,他們也掙扎在當前市場的壓價競爭中。這種無序的、惡性的競爭繼續下去,勢必會給工程質量帶來更多的隱患。對此,預拌混凝土生產管理專家陳向鋒撰文作了評述。

 

2   正確的競爭路線是創品牌。保證質量

  關于品牌的效應,人們所知甚多,而品牌是怎樣創出來的,并不是人人都有正確理解的。

2.1  品牌是什么

  是質量,是責任,是信譽。

   創品牌的本質是提高質量,保證質量。質量包括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而無論是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要想得到保證和提高,重要的是靠技術和人才。那些只靠買配方賺錢的廠家不可能維持得長久,在這樣的競爭時代,被淘汰的命運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得到技術和人才,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肯定會有收獲。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懂得這個道理的經營者才能在市場站住腳并得到發展。

  我國有一個這樣的混凝土公司,老總并非混凝土行業出身,但是他非常重視引進新技術,放手讓員工開展科學技術的研究,支持員工接受繼續教育,給員工以成長的空間,并且建立了培訓制度。他在4年里創造條件把一個機械專業出身的辦公室主任培養成總工程師,成為專家。凡是他們供應的混凝土,都有專人配合施工單位進行施工,而且承諾只要施工單位密切配合,質量保證都能做到。他們的混凝土價格最高,但被公認為最好。在老總的“魅力”下,公司有一個團結一心、步調一致的領導班子和高效率的行政機構,這個行政機構只有20幾名職員,而整個公司卻擁有4個攪拌站,兩個管片廠,70余名技術人員,年產值最高約達3億元。他們所得到的結果是3年多時間,產量翻番。這樣的混凝土企業在我國已經不是個別的了。

2.2  什么是質量

  對混凝土材料來說,傳統觀念總認為強度越高質量越好,越有水平,這是一種誤區,這種觀念帶來的后果是許多混凝土企業盲目追求C100混凝土的配制,追求“7天強度達到28天強度的100%”等。

  高強有利也有弊,其“利”是可以減小構件斷面,增大使用面積,減輕結構物自重,但是,由于除了強度以外,構件還有穩定的要求,斷面有最小尺寸的要求。當達到最小尺寸后,強度再高,斷面尺寸也不能再減小,因此結構對混凝土強度的要求是有限的;其“弊”則是抗拉強度和抗壓強度比值隨抗壓強度的提高而幾乎成直線下降,構件延性比下降得更快。至于“7天強度達到100%”則是結構產生早期裂縫的根源。

  以強度的高低作為質量要求,應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而不是越高越好。如今做出C80、C100混凝土,已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卻做不出強度不超過30MPa、不離析、不泌水、和易性良好的C20混凝土。因此,質量是滿足工程所需要的各種性能和勻質性。無論強度高低,都應當是穩定的,標準差小的。

  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同等重要,尤其像混凝土結構這種復雜體系,原材料、設備、技術人員素質和技能、天氣的變化、交通狀態、現場施工部位和施工條件、管理水平等對最終產品的質量都很敏感,絕不是有了配合比就萬事大吉了。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3   買方(用戶)和賣方(供應商)雙重身份的關系

  建筑工程各環節同時是產品,又是用戶。產品生產者和用戶之間應當互相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正確定位,擺正關系,否則就會相互誤導。

  作為用戶,要對產品生產提供正確的信息。如果提供的信息有誤,則可能產生錯誤的導向,后果將降臨在自己頭上。

  現在水泥的細度過細,造成混凝土需水量大,與外加劑相容性不好,水化溫升高,收縮變形大,抗裂性差等問題,這其實也是用戶(包括混凝土生產者和使用者)誤導的結果。水泥生產者的傳統觀念也是以強度作為質量和技術水平的標準。

  100多年以來水泥生產技術不斷發展的目的,主要是圍繞著提高強度和減低能耗。其中提高水泥強度的主要技術路線是增加熟料中C3S和C3A含量和提高比表面積,而提高比表面積要比增加C3S和C3A含量容易得多。提高比表面積的辦法,一是改善或更新粉磨設備,二是使用助磨劑。對生產廠來說,使用助磨劑是最簡便的。商品助磨劑的成份一般用戶是不檢測或檢測不出的,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也不甚清楚,現在表現出來的主要還是水泥過細的問題。

  作為產品供應者,不僅要保證產品的質量,而且要清楚地了解用戶的實際需要,從用戶真正需要出發,生產和改善自己的產品,主動研究自己產品對用戶的影響,正確引導使用,避免市場的盲目性。

  打破專業樊籬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必然,過去在生產比較簡單、經濟不甚發達的情況下,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并不像今天這樣突出。生產技術的發展,會有些新的因素被引人.因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故實踐也總需要靠新的認識去調整。建設工程各行業之間交流、溝通、合作.甚至相互滲透在當今時代已成為必要。相互了解和促進才能共同進步。

  換位思考,各自認同自己的雙重身份和責任,做到知己知彼,各自主動學習其他相關專業的基本知識,同時深入淺出地向其他相關專業進行自己專業知識的科普,這才是雙贏的道路。

  正確的定位是自己雙重身份的現實所要求的。例如混凝土生產廠是水泥和砂石等原材料的用戶,而混凝土對建設單位又是產品:清楚自己雙重身份的意思是:作為產品的供應者.要為用戶的利益著想,而當自己成為用戶時,又要堅持自己的利益,否則,如果放棄了正確選擇產品的原則,就失去了買方市場,又誤導和縱容了賣方降低產品的質量。

  當前混凝土用砂石質量之劣,和用戶的放棄原則有很大關系。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們對砂石在混凝土的作用認識不足。沒有重視砂石質量對混凝土耐久性影響的嚴重性——粒形和級配好的砂石能使使混凝土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減少20%,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環境作用的能力;其二是怕買不著砂石丟了生意,又怕要求高質量時砂石漲價,于是形成惡性循環。

  目前有些砂石生產經營者不僅技術力量很差,而且素質也很差,對國家標準熟視無睹,質檢又沒有任何力度。最好的辦法就是形成買方市場,逼迫生產方式的改變。否則只能由用戶承擔,最終受損失的是工程。

 

4   為什么不能變換一下上百年不變的觀念和方法

  在這里,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具體問題,看看是否能通過一種思維方法和觀念的轉變,調節一下水泥和混凝土的生產方式,使我們的市場更和諧起來。

  眾所周知,現代混凝土以預拌為特征,當代混凝土的特點是普遍使用有機外加劑和礦物摻和料一目前水泥廠的混合材料水泥比較受冷落,水泥的生產和使用出現一些過去所沒有的矛盾一混凝土生產者從用戶的角度對水泥的現狀有諸多不滿意:混凝土界和水泥界都有人主張水泥不要再摻用混合材料,只要生產出強度高的純硅酸鹽水泥,由攪拌站自己摻用礦物摻和料。“摻和料由誰摻”實際上是“錢由誰賺”的問題。現在我們換個角度,來審視一下這個問題。

  目前無論是業主還是質檢人員,他們限制摻和料摻量的原因主要是擔心影響強度:而攪拌站知道礦物摻和料對于當代混凝土來說是必要的組分,他們實際上在背著質檢和監理人員,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私自加大礦物摻和料的產量。但并不是任何環境下的任何工程能都可以加大礦物摻和料的摻量。攪拌站摻用的礦物摻和料帶來的質量問題,作者曾撰文進行過論述,現摘要敘述如下。

4.1 復雜的組分增加了管理和控制的難度

  因不同礦物摻和料有不同的特性和對混凝土的不同作用,復合摻用將成為發展趨勢;不同功能的外加劑不一定都可以預先復配,有時需要幾種外加劑分別向攪拌機上料。這無疑增加了原材料管理和上料控制的工作量。近十年間,在我國,把粉煤灰誤用作水泥的事故曾多有發生。

4.2 攪拌的勻質性問題

  預拌混凝土廠沒有也不可能對復雜組分的膠凝材科進行預均化, 水泥與摻和科是一起投入的,外加劑是溶于水一次投入的(為了減少坍落度損失,最好是分次摻入外加劑)。大多數攪拌站按照攪拌機的說明書設定攪拌時間為30s。實際上這個攪拌時間原本是針對不用摻和料的傳統混凝土設定的。十幾年前土木工程學會的《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設計與施工指南》就針對復雜組分和較低水膠比的混凝土需要均勻攪拌的特點,提出有別于傳統混凝土的攪拌工藝,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時間總計為150s。如今只有少數攪拌站的明白人把攪拌時間增加到lmin。他們認為混凝土在攪拌車中還繼續攪拌,但是,攪拌車的攪拌機是自落式的,只起防止拌和物靜止引起凝固的作用,對均勻攪拌無濟于事。

4.3 大摻量礦物摻和料使膠凝材料中SO3不足

  礦物摻和料的活性需要CaO和CaSO3,的激發,故水泥標準規定允許礦渣水泥中SO3最大摻量可達4%。而在混凝土中使用大摻量礦物摻和料會稀釋水泥中的SO3。例如當前市售水泥中的SO3含量一般為2.2~2 .4%,如果摻入30%,磨細礦渣,則含SO3量就會減少為1.6%.礦物摻和料摻量越大,SO3越不足,于是混凝土早期強度低,凝結緩慢,收縮大。如圖l、圖2所示為礦渣和粉煤灰總摻量為50%時,水泥砂漿各齡期強度隨SO3含量增加而提高;圖3中的SO3

  被50%的摻和料稀釋至1.3%后,砂漿水養護14d后存放于空氣中76d收縮值達0.036%,補充石膏后,同齡期收縮值隨SO3的增加而減少,而且從在水中膨脹到隨后在空氣中收縮的差值(稱作膨脹率的落差,低落差對砂漿或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很重要)也隨之減小。當SO3超過3%時,砂漿經水養護后在空氣中28d干燥收縮可小于0.02%(混凝土的極限變形率)。在傳統上,生產水泥時對石膏的優化主要是為了調節凝結時間,基本上未考慮其他影響:在混凝士中摻入摻和料稀釋SO3的同時當然也稀釋C3A,但是石膏在有摻和料的漿體中的作用并不只涉及C3A,對大摻量摻和料混凝土凝結時間的影響機理不同于和C3A的關系。混凝土中只要摻和料摻量大于20%,則SO3不足的影響就會有表現。摻和料摻量越大影響越大,膠凝材料的需水量對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有重要意義,需水量小,混凝土中漿骨比小,混凝土的彈性模量高,收縮小。由圖3可見,需水量在減水劑一般摻量下隨石膏摻量的增加而減少,而對不摻減水劑的沒有影響,減水劑摻量超過飽和點(即超過此摻量后,減水率不再增加的點,例如圖3中摻量2%)后,就不再有影響。

  “摻和料由誰摻”的問題難于解決實質上在于“錢要由誰賺”的問題。在知道了SO3,的影響之后,有的水泥廠就想在水泥生產時增加石膏量,采取了一種“讓利給攪拌站”的“高姿態”。也有磨細礦渣生產廠想在礦渣磨細過程中摻人一定量的石膏,似乎也是想給攪拌站提供幫助。這樣做可能會使結果有所好轉,但是從根本上來說,無論水泥還是礦渣粉,價格當然要提高些,而且,如何協調水泥和礦渣粉中的SO3量? 誰去限制生產中摻入的石膏量? 摻量又根據什么來確定? 即使SO3量不足的問題能得到解決,但均化問題如何解決?

  因此雙方經濟利益的問題不能考慮眼前的可見效益,應當從整體上考慮。從混凝土質量出發,解決以上問題的最好辦法是:攪拌站將按工程要求試配優化后的混凝土所用膠凝材料向水泥廠訂貨生產,這種中間產品不需要按現行水泥標準檢驗,直接供給混凝土攪拌站;或者水泥廠生產的混合材料水泥按照混凝土的規律和需要進行檢驗。從經濟效益考慮,攪拌站如果想改變混凝土質量的現狀,增加膠凝材料預均化設備和另外摻人石膏進行優化,都需要很多另外的投資和增加成本,而這部分投資在水泥廠已經不需要增加了,增加石膏摻量的材料成本也比在混凝土中重新優化的要低。水泥作為中間產品應當是一種觀念的轉變和技術的進步。

  市場競爭是必然的,有時也是殘酷的。隨著社會的進步,需要用合作方式提高質量。以質量去贏得市場.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平安县| 仁布县| 康定县| 武川县| 团风县| 钟祥市| 都江堰市| 武夷山市| 淮滨县| 昂仁县| 新津县| 屏东市| 榕江县| 荥经县| 鸡东县| 六安市| 新建县| 中超| 阿拉善右旗| 麻城市| 东乌| 长兴县| 九台市| 宜都市| 海伦市| 响水县| 江都市| 武夷山市| 石家庄市| 霍林郭勒市| 曲松县| 大竹县| 孟州市| 漠河县| 福泉市| 宁都县| 抚顺市| 陇南市| 万山特区|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