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06年建材機械行業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生產與銷售高速增長,產銷銜接良好,出口繼續高位運行,利潤增加明顯。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成本費用節節攀升。1~11月建材機械行業應收賬款凈額為17.72億元,同比增長17.69%。行業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增長率分別是35.83%、56.65%,影響了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
產品質量良莠難分。由于行業門檻低,部分建材機械子行業需求的強勁增長,也導致行業內外大量企業涌入,更有些作坊式企業,沒有什么加工能力,因某種產品熱銷,也開始生產加工銷售,導致了行業生產企業參差不齊、產品質量存在許多隱憂。
行業發展不平衡。水泥機械、陶瓷機械、玻璃機械制造業發展相對較快,帶動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群體已經形成。而墻材機械、玻纖機械、石材機械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未形成一批能帶動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群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整體競爭力較弱,影響整個行業做大做強。
高增長是2006年主旋律
據對行業內313家規模以上的建材機械企業的統計分析,2006年建材機械行業生產、效益高速增長,出口增勢強勁,各項經濟指標均好于2005年水平。
2006年1~11月,建材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7.94億元,同比增長33.68%;完成工業銷售產值為123.67億元,同比增長35.56%;完成工業增加值為38.30億元,同比增長31.76%;產銷銜接良好,累計產銷率為96.66%,比上年增加1.41個百分點。
建材機械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2006年,行業新產品產值增長速度明顯加快,1~11月完成新產品產值8.63億元,同比增長12..32%,主要是水泥機械、墻體材料機械、建筑衛生陶瓷機械等三個子行業的新產品產值增速明顯。
從企業方面來講,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開發研制的KXT科氏力秤煤粉計量與控制系統通過了建材行業科技成果鑒定,該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完全可替代同類進口裝備,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外同類設備的先進水平。
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在綜合利用粉煤灰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生產非粘土類墻體磚的技術裝備創新中取得顯著成績,其關鍵設備全自動液壓墻體磚壓機、碼垛機,多項先進技術均為首創,解決了行業生產中的難題,產品供不應求。
2006年,建材機械產品出口成為拉動行業持續發展的又一重要力量,1~11月建材機械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6.66億元,同比增長76.10%。隨著我國建材機械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
中材國際、中國建材裝備、中國建材集團等公司積極參與國際建材工程總承包,捷報頻傳,使我國建材機械在國際市場的比重逐年增加、出口區域逐步擴大、主要出口產品種類增多。如水泥機械、墻體機械、石材機械、建筑衛生陶瓷機械、玻璃機械等子行業出口增速明顯,特別是水泥機械裝備產品出口增速達到117.13%,高于行業總水平。
發展中凸顯六個問題
影響利潤增長的因素逐漸加大。2006年雖然行業利潤增長較快,但鋼材、銅等原材料的漲價對行業效益的影響顯現,并且行業內部惡性競爭使建材機械的產品價格始終在低位徘徊。產品利潤空間狹小,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價格戰中成為行業洗牌的犧牲品。
行業整體創新動力不足。1~11月建材機械行業新產品產值增速為124.32%,雖然很高,但新產品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僅為6.7%,遠低于機械工業的平均水平(19.63%)。
統計的313家企業中僅36家有新產品投入,比例僅為11.5%。新產品產值高增長率的背后有很多值得行業思考的問題:行業原創技術很少,大多數企業自主創新動力不足,產品趨同。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成本費用節節攀升。1~11月建材機械行業應收賬款凈額為17.72億元,同比增長17.69%。行業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增長率分別是35.83%、56.65%,影響了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
產品質量良莠難分。由于行業門檻低,部分建材機械子行業需求的強勁增長,也導致行業內外大量企業涌入,更有些作坊式企業,沒有什么加工能力,因某種產品熱銷,也開始生產加工銷售,導致了行業生產企業參差不齊、產品質量存在許多隱憂。
行業發展不平衡。水泥機械、陶瓷機械、玻璃機械制造業發展相對較快,帶動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群體已經形成。而墻材機械、玻纖機械、石材機械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未形成一批能帶動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群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整體競爭力較弱,影響整個行業做大做強。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成本費用節節攀升。1~11月建材機械行業應收賬款凈額為17.72億元,同比增長17.69%。行業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增長率分別是35.83%、56.65%,影響了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
產品質量良莠難分。由于行業門檻低,部分建材機械子行業需求的強勁增長,也導致行業內外大量企業涌入,更有些作坊式企業,沒有什么加工能力,因某種產品熱銷,也開始生產加工銷售,導致了行業生產企業參差不齊、產品質量存在許多隱憂。
行業發展不平衡。水泥機械、陶瓷機械、玻璃機械制造業發展相對較快,帶動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群體已經形成。而墻材機械、玻纖機械、石材機械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未形成一批能帶動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群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整體競爭力較弱,影響整個行業做大做強。
高增長是2006年主旋律
據對行業內313家規模以上的建材機械企業的統計分析,2006年建材機械行業生產、效益高速增長,出口增勢強勁,各項經濟指標均好于2005年水平。
2006年1~11月,建材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7.94億元,同比增長33.68%;完成工業銷售產值為123.67億元,同比增長35.56%;完成工業增加值為38.30億元,同比增長31.76%;產銷銜接良好,累計產銷率為96.66%,比上年增加1.41個百分點。
建材機械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2006年,行業新產品產值增長速度明顯加快,1~11月完成新產品產值8.63億元,同比增長12..32%,主要是水泥機械、墻體材料機械、建筑衛生陶瓷機械等三個子行業的新產品產值增速明顯。
從企業方面來講,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開發研制的KXT科氏力秤煤粉計量與控制系統通過了建材行業科技成果鑒定,該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完全可替代同類進口裝備,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外同類設備的先進水平。
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在綜合利用粉煤灰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生產非粘土類墻體磚的技術裝備創新中取得顯著成績,其關鍵設備全自動液壓墻體磚壓機、碼垛機,多項先進技術均為首創,解決了行業生產中的難題,產品供不應求。
2006年,建材機械產品出口成為拉動行業持續發展的又一重要力量,1~11月建材機械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6.66億元,同比增長76.10%。隨著我國建材機械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
中材國際、中國建材裝備、中國建材集團等公司積極參與國際建材工程總承包,捷報頻傳,使我國建材機械在國際市場的比重逐年增加、出口區域逐步擴大、主要出口產品種類增多。如水泥機械、墻體機械、石材機械、建筑衛生陶瓷機械、玻璃機械等子行業出口增速明顯,特別是水泥機械裝備產品出口增速達到117.13%,高于行業總水平。
發展中凸顯六個問題
影響利潤增長的因素逐漸加大。2006年雖然行業利潤增長較快,但鋼材、銅等原材料的漲價對行業效益的影響顯現,并且行業內部惡性競爭使建材機械的產品價格始終在低位徘徊。產品利潤空間狹小,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價格戰中成為行業洗牌的犧牲品。
行業整體創新動力不足。1~11月建材機械行業新產品產值增速為124.32%,雖然很高,但新產品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僅為6.7%,遠低于機械工業的平均水平(19.63%)。
統計的313家企業中僅36家有新產品投入,比例僅為11.5%。新產品產值高增長率的背后有很多值得行業思考的問題:行業原創技術很少,大多數企業自主創新動力不足,產品趨同。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成本費用節節攀升。1~11月建材機械行業應收賬款凈額為17.72億元,同比增長17.69%。行業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增長率分別是35.83%、56.65%,影響了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
產品質量良莠難分。由于行業門檻低,部分建材機械子行業需求的強勁增長,也導致行業內外大量企業涌入,更有些作坊式企業,沒有什么加工能力,因某種產品熱銷,也開始生產加工銷售,導致了行業生產企業參差不齊、產品質量存在許多隱憂。
行業發展不平衡。水泥機械、陶瓷機械、玻璃機械制造業發展相對較快,帶動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群體已經形成。而墻材機械、玻纖機械、石材機械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未形成一批能帶動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群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整體競爭力較弱,影響整個行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