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指揮工程車進行最后的合龍 李文彬 攝
“轟…….”!昨日上午10時許,隨著500立方米土石從卡車車內傾倒入江中,10分鐘時間里,合川嘉陵江草街段沿左岸形成的一圈土石圍堰實現(xiàn)了最后合龍。2萬多立方米的嘉陵江水,被嚴實地圍了起來,并將在一個星期內被抽到圍堰外的嘉陵江中,空出約2萬平米的空地,進行草街航電樞紐主體工程廠房和沖沙閘的建設。此外,根據新的規(guī)劃,電站上游還將建設一座壩頂公路橋,連接兩岸。
下月起開建廠房
草街航電站工程從嘉陵江的左岸向右岸,也就是從合川岸向北碚岸,依次布置有船閘、廠房、5孔沖沙閘、1孔與施工縱向圍堰結合的泄洪閘、15孔泄洪閘和混凝土擋水壩。工程總投資53.93億元,預計將于2011年5月底建成。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昨日成功合龍就標志著第一個關鍵節(jié)點順利完成,11月起廠房和5孔沖沙閘將正式開建。
嘉陵江草街段禁航一月
嘉陵江草街段江面右側雖然仍有航道,但工程建設部門已申請該段禁航一個月,等截流結束,航道穩(wěn)定后再允許船舶通航。據介紹,整個工程要經過3次圍堰截流,這是草街航電工程第二次圍堰截流。第三次圍堰初步預計將于2009年元月初進行,以進行15孔泄洪閘和混凝土擋水壩的施工。
通航能力最高提高10倍
現(xiàn)在嘉陵江天然航道最大通航能力僅為500噸級,而工程建成后,草街以上70公里航道船舶的常年通航能力將提高到1000噸級,最大通航能力提高了10倍。同時,電站將建設一座三級航道標準船閘,可通過2個千噸級船隊,僅次于葛洲壩工程。
千年一遇洪水不影響發(fā)電
“就是發(fā)生千年一遇的洪水,電站也能正常運轉,不受影響。”據工程有關負責人介紹,電站建成后,其5孔沖沙閘、1孔與施工縱向圍堰結合的泄洪閘、15孔泄洪閘,總共21孔設計泄洪能力為59700立方。
壩頂橋連接兩岸 到主城僅40分鐘
原規(guī)劃在上游的壩頂公路將被拓寬,建設成一座12米寬的壩頂公路橋,屆時與左岸的渝合高速及右岸的212國道相連,成為一條貫通嘉陵江兩岸的交通要道。
據介紹,合川東津沱、沙溪鎮(zhèn)等小鎮(zhèn)居民要到重慶市區(qū),需經212國道2個小時的行程,如果有壩頂公路橋,則可從橋上直接到渝合高速,到重慶主城只需要約40分鐘。
嘉陵江草街航電樞紐列入西部開發(fā)十大工程
合川市嘉陵江草街航電樞紐被確定為2005年國家在西部地區(qū)新開工10項重點工程之一。工程位于合川市原草街鎮(zhèn)上游500米處。該工程屬航運和發(fā)電綜合開發(fā)項目,裝機容量50萬千瓦,年均發(fā)電量20.6億千瓦時,設置20孔泄洪沖沙閘,一座三級船閘,可通行2×1000噸級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