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上海市科委“崇明生態島建設科技支撐重大專項”的逐步實施,以農家菜、農家景聞名的前衛村日漸顯露出“生態樣板村”的新氣質。日前跟隨本市科技專家,實地感受了半年來前衛村的細節變化。
拐彎踏上村中心景觀道路,腳底淺黑色的路面隱約有些特別,路邊的分貝計顯示著它愛“吃”噪音的嗜好。雖然還沒有路名,這條500米長的生態道路已經小有名氣。隨行專家告訴記者,瀝青混凝土中摻雜著大小僅3毫米的廢橡膠顆粒,能“吃掉”因摩擦而產生的2-3分貝噪音。同樣因為這不起眼的廢物“作料”,行駛于生態道路的車輛很容易獲得緩沖,即便是雨天也不打滑。
拐彎踏上村中心景觀道路,腳底淺黑色的路面隱約有些特別,路邊的分貝計顯示著它愛“吃”噪音的嗜好。雖然還沒有路名,這條500米長的生態道路已經小有名氣。隨行專家告訴記者,瀝青混凝土中摻雜著大小僅3毫米的廢橡膠顆粒,能“吃掉”因摩擦而產生的2-3分貝噪音。同樣因為這不起眼的廢物“作料”,行駛于生態道路的車輛很容易獲得緩沖,即便是雨天也不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