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鋼筋混凝上的管材具有抗外壓強度高、耐久性好、使用壽命長、易于制造、生產成本低、價格便宜等優點,在找國城鎮建設、工礦企業建設、僅田水利建設中大量用于鋪設排水管道,取得了較牙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生產現狀
我國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生產使用混凝上和網筋混凝土排水管最多的國家。目前,我國生產的混凝土管直徑為100~600毫米,最小管長為1000毫米;鋼筋混凝土管直徑為200~3000毫米,最小長變為2000毫米。據建材統計提供的信息,2003年全日生產使用各種直徑的混凝上和鋼筋混凝土管301萬噸(僅是171個企業統計數據),實際上全國生產排水管的企業估計至少有5000多個,年產量在25000公里以上,保守估計也有400多萬噸,這些管材主要用于鋪設雨水和污水排水系統、農田排灌系等重力管道,少量作為套管用于穿越鐵路頂管工程中。盡管現在管材品種很多,如鑄鐵管、球墨鑄鐵管、LPVC 管、PE 管、玻璃鋼夾砂管等,而鋼筋混凝上管材,尤其是口徑較大的混凝土管材,仍然是鋪設排水管道使用最多的管材。
混凝土管和鋼筋混凝七管的接口形式分為剛性接口和柔性接口兩大類。由于剛性接口管道抗地震或地基沉陷性能不好,接口密封性能差,使用中易發生滲漏。因此,從發展趨勢看,剛性接口管材將波淘汰。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依靠技術進步和創新,大力開發和研制各種管材和市政用混凝土制品已成為必然。目前,在國內生產和應用較為廣泛的水泥制品管材有以下幾種:承插式柔性接口管材、柔性企口管(丹麥管)、鋼承口管材、承插式低壓排水管、承插式帶管座(內嵌像膠柔性接門)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鋼筋混凝土管、改進型柔性企口管、新型綠色耐腐蝕(FKJ )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塑襯混凝土復合管、鋼筋混凝上管片等。
在引進國外生產混凝上管和鋼筋混凝土管先進設備和工藝技術的同時,國內也加大了消化吸收、自主開發研制的步伐。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全自動升芯擠壓振動制竹機、芯模振動液壓成型制管設備、芯模振動液壓成型制管機,從而結束了我國不能制造這些制管設備的歷史。
通過技術進步和創新,我國排水管行業生產工藝方法也實現了多樣化。除離心法外.還有懸輥法、振動法(外模振動、內模振動、插人振動)、立式軸向擠壓法和立式徑向擠壓法、芯模振動液壓成型法。此外,生產企業的裝備水平也有了較人提高,大型和部分中型骨干企業的生產裝備水平已達到相當于國外工業化國家20 世紀80年代初期水平(引進設備企業除外),而其余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生產裝備水平相當于國外20 世紀60~70年代水平。同時,排水管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水泥制品機械專用設備制造廠和橡膠圈行業的發展。
主要問題
市場競爭激烈,競相壓價銷售現象普遍存在,使企業經營更加困難。由于化學建材管材的發展和一些省市建委出臺政策,支持發展使用LPVC 竹和PE 管,限制使用直徑600毫米以下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對該行業發展不利。再加上行業內無序競相壓價銷售,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使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更加困難。
企業結構、產品結構不合理,重復建設極其嚴重。2002年全國水泥制品工業企業(全國國有企業和銷售收入500 萬元以上非國有企業)為1215個,其中,大型企業28個,占全部企業的2.3 % ;中型企業107個,占全部企業的8.8 % ;小型企業1080個,占全部企業的88.9%。產品結構不合理,相當多企業的產品品種單一、規格少、不配套,生產排水管企業都不能生產管材配件。此外,重復建設極為嚴重,盲目建廠現象也普遍存在。
產品質量差、合格率低。20世紀90年代,國家曾對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進行了3次監督抽查,抽查110 個企業,合格80個,合格率僅為72.72% ,而國外這種產品合格率都在98%以上。國外此類產品外觀質最很好、內外壁光滑、棱角線條清晰,而國內生產的混凝土排水管內外壁不光滑,缺邊掉角,麻面、漏漿等問題普遍存在。
檢測手段不完備、工藝不完善、設備不配套。相當多的排水管生產企業至今還沒有一個適應生產要求、保證產品質量的試驗室,不能及時主動地對水泥、混凝土、鋼材等原材料進行物理力學性能檢驗。采用懸輥法工藝生產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時,有的企業沒有采用滾焊機制作鋼筋骨架,而是手工綁扎。這種工藝不完善、設備不配套的情況,仍在一些企業中存在。
生產裝備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盡管我國排水竹行業整體上實現了生產裝備多樣化,國外著名制管工藝設備我國都有了,但整個行業的裝備現狀是少數先進與多數落后并存。我國絕大多數生產企業的生產工藝基本上都是采用落后的離心法和懸輥法,僅有少數引進設備廠采用先進的芯模振動液壓成型工藝和徑向擠壓工藝,而且生產裝備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也較低。
前景展望
2000~2010年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最關鍵的十年,也是水泥制品工業發展千載難逢的十年。九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指出,今后5~10 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必將帶動水泥制品工業的發展。
城鎮供水、排水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管材。據《經濟日報》2000年2月24日報道,我國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121位。1999年年底全國有大中小城市668個,有400個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每年影響工業產值約2300億元。2000年北京用水缺口量為10億~2 0億噸,2010年需用水量為52.7億~53.95億噸,也就是說,由于水源地遠離城市,輸水管網將越來越長。目前北京已有近6000公里管道,最大的輸水管道口徑已達到2.6米。目前全國城市化水平僅有31 % ,預計201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達到38 % , 2020年我國城市化達到54%以上。解決大中城市供水、排水,需要大量管材;小城市及建制鎮的建設,更需要大,管材。
國家加強環境治理、加大環保力度,為水泥制品工業的發展,尤其是排水管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十五”綱要已明確:抓緊治理水污染源,鞏固“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成果,啟動長江上游、三峽庫區、黃河中游和松花江流域污水綜合治理工程。加快城市污染治理,所有城市都要建設污水處理設施.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45%。“十五”期間,我國將投入3000億元用于城市污水治理,整治工業廢水及水體環境污染治理。
不難看出,未來的城鎮建設、工礦企業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以及能源、交通、通訊等建設,尤其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都需要大量建筑材料與水泥制品,這為建筑材料和水泥制品工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梢灶A見,未來5~10年是水泥制品工業最好的發展時期。這個時期是水泥制品工業大有作為、大有可為的時期,水泥制品工業仍然是朝陽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