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備市場 » 正文

工程機械中小企業能否逃脫“生死劫”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3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工程機械中小企業能否逃脫“生死劫”
  30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全國內資企業生存時間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目前近五成實有企業年齡在五年以下,且從第3年開始,進入死亡高發期。這個“消息”的確是令人震驚的,也不禁讓業界開始擔憂工程機械行業內的中小企業,所謂“生死劫”,他們中有多少企業能夠安然度過? 

  根據2000年以來新設立企業退出市場情況來看,企業當期平均死亡率呈倒“U”型分布,即前高后低、前快后慢態勢。企業成立當年的平均死亡率為1.6%,第二年為6.3%,第3年最高,為9.5%。總體來看,企業成立后的3~7年當期平均死亡率較高,隨后漸趨平緩。以上情況說明,企業在其成立后的第3年開始進入死亡高發期,一旦度過了“七年之癢”,死亡率開始有所下降。因此,3~7年為企業生存的“瓶頸期”,也是企業能否進一步成長、發展的關鍵期。無疑,這3—7年的“瓶頸期”,同樣也在困擾著工程機械領域里的部分中小企業,猶如“生死劫”一般,想要逃脫絕非易事,但也不是無計可施。

  作為任何領域內的中小企業而言,想要在行業調整的大潮流中有所作為,就要順應大勢,從拼產品、拼價格的競爭方式轉變為拼質量,拼產品科技含量的思路上去,其中工程機械企業尤甚。但是這些工作仍需企業自己做一個客觀的調研,理性地評估自己,給企業做一個可管理性的定位,審視自己的發展與進步。

  對于我國工程機械內的中小企業而言,采取“術業有專攻”的市場對策,不失為一個好對策。事實上,我國工程機械很多中小企業不乏一些成績比較突出的。比如寧波一帶的工程配件企業,企業規模雖然難以和行業龍頭相抗衡,但是他們卻以數量和質量取勝,專注于小型工程機械零配件的制造,這樣的市場定位,無疑企業在行業冬天生了一把火,有助于其順利過冬。

  當然,目前中國工程機械中小企業自身條件千差萬別,在政策的引導下,不斷尋求自身的發展之道,才是企業能否成就生存的根本。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創新”二字,不僅企業發展模式需要創新,包括產品、技術甚至市場定位都需要不斷“優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西充县| 雷山县| 久治县| 泊头市| 原阳县| 邮箱| 浦江县| 临安市| 兴山县| 合江县| 当阳市| 开化县| 黎川县| 无锡市| 西乌珠穆沁旗| 延津县| 金坛市| 杭州市| 收藏| 浦县| 马鞍山市| 怀仁县| 聂荣县| 安国市| 嘉义县| 高密市| 密云县| 仁化县| 广东省| 汝南县| 兴国县| 涪陵区| 洪洞县| 沛县| 莲花县| 九寨沟县| 平顺县| 怀宁县| 綦江县|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