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備市場 » 正文

利好政策將是機械行業的良藥還是“麻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湖北散裝水泥信息網
核心提示:利好政策將是機械行業的良藥還是“麻藥”
  縱觀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投資依然是促進2013年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受新型城鎮化建設及基建的拉動,年后隨后鐵路公路、房地產、農田水利項目的開工,預計工程機械迎來溫和復蘇的局面。數據顯示,2012年12月,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67.35億元,同比增長為11.39%,環比增長為32.06%。 

  認為,受到一系列利好政策影響,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情況于去年12月呈現回暖復蘇的態勢。預計在政府換屆交接結束后,機械行業的各項指標數據會交出更亮眼的成績。立足于“城鎮化”戰略的大批基建投資固然是新鮮氧氣,能夠為行業補充活力,然而機械行業的產能問題已經存在,若現在不迅速解決,待其積重難返則為時晚矣。 

  由政策烘托的下游市場是機械行業復蘇的強勁推動力。“城鎮化”戰略的提出刺激了全國范圍內基建設施建設的大量投資,包括鐵路、公路、橋梁等。基建設施的建設周期較長,平均周期是2-3年,因此在較長時間內,工程機械的應用市場得到一定保證,行業的整體銷售及營收水平將保持一定高位。 

  利好政策也可以是一劑猛烈的“麻藥”。在大好市場的誘惑以及政策的支持下,更多的企業將進入機械行業,伴隨著更多的資金和更大規模的產能。機械行業在2012年遭遇的寒冬更像是短暫的陣痛,可以被一筆抹掉。然而,低端產能的累積以及技術升級的滯緩并不會因為大量資金得到根本改變,企業扎堆反而容易掩蓋行業本身既存的毛病,麻痹人們對行業問題的認識。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盡管中國已經吃夠了“無節制、無規劃”帶來的苦楚,相關部門對于國家經濟中涉及重要環節的行業仍未發揮科學的指導作用,消化過剩產能、促進技術升級等重要方面還未出現具有實踐意義的政策。缺乏相應規范作指引,龐大的市場是行業的機遇,也更有可能是一次危機。中投顧問 

  《2013年第一季度熱點行業追蹤分析報告》指出,在近期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各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了2013年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后者普遍為兩位數,且大多設定在20%以上。其中,青海等19個省區市將該目標設定在20%及以上,新疆、甘肅、貴州和黑龍江4個省區設定在30%及以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景东| 彭阳县| 济南市| 乌鲁木齐县| 渭源县| 安徽省| 瑞丽市| 昆明市| 台前县| 东安县| 郑州市| 太白县| 临泉县| 武义县| 黑水县| 保亭| 承德市| 潜山县| 遵义市| 普定县| 密云县| 剑河县| 鸡泽县| 江阴市| 尚志市| 寻甸| 沭阳县| 通州市| 中宁县| 惠来县| 噶尔县| 高平市| 廊坊市| 崇阳县| 罗甸县| 海口市| 张家口市| 留坝县| 邓州市|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