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持有公司治理質量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能夠給其帶來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也即治理溢價。從1996年到2012年,徐工機械凈利潤增長62倍,市值增長20倍
“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在制度設計中更多偏重于融資,對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重視不夠,形成了融資者強、投資者弱的失衡格局。”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2013年10月指出,“要健全投資回報機制。要引導上市公司積極回報投資者。”而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理念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可持續發展、基業長青的關鍵保障,這其中積極回報投資者很重要,良好的股東回報是生命線,徐工機械致力于打造中國工程機械領域最具回報價值的第一藍籌股。
凈利增長62倍
徐工機械對股東的回報主要體現在持續高速的業績增長和長期合理的利潤分配。1996年A股上市,徐工機械的營業收入從1996年的7.04億元升至2012年的321.32億元,增長44倍;凈利潤從1996年的0.39億元變為2012年的24.66億元,增長62倍;市值由上市之初的11億元,2012年底為237億元,增長20倍;累計向股東現金分紅超過13億元。由于融資與回報是相互作用的關系,因而長時間厚此薄彼會打破兩者之間的平衡,使兩者都難以為繼。徐工機械堅持向股東以適度的比例分紅,既在短期回報了股東,又保證了股東長期持續的收益。
徐工機械關于股東回報有四大特征。
其一,在經營管理中擁有很強的回報意識。徐工機械一貫秉承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價值觀,切實踐行誠信共贏、創造價值、回報股東、回報社會等工作理念。
其二,對利潤分配有辯證且正確的理解。上市公司分紅是實現投資者投資回報的重要形式。在實現公司發展、企業價值和股東利益平衡統一的原則和前提下,才可能給股東提供持續穩定的回報,并由此獲得股東長期的支持。
其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使公司具備持續分紅的基礎和能力。徐工機械不斷增長的業績不僅提升了企業價值,也為持續的分紅奠定了基礎。
其四,徐工機械以提升企業價值為導向,根據自身經營業務發展情況,建立了長期、持續、靈活的分紅政策。具體措施是:首先,在制度上為分紅提供保障,如,在公司章程中明確利潤分配政策、積極采取現金方式分配股利并強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其次,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外部環境,靈活調整分紅比例和頻率,合理調整資金使用的優先順序。一方面,在保證正常經營活動及未來發展需要的前提下,公司會適當提高現金分紅比例、增加分紅次數以回饋股東;另一方面,在優質項目儲備充足的情況下,則會將留存收益更多地投入到項目建設中,通過審慎投資和項目運營提升公司盈利,進而提振股價,為股東帶來價值增值。
對股東回報的重視使徐工機械獲得了外界的積極響應,2011年徐工機械入選“央視財經50”指數并獲得“十佳回報公司”。
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一如東北財經大學校長、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李維安指出的: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持有公司治理質量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能夠給其帶來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也即治理溢價。從1996年到2012年,徐工機械凈利潤增長62倍、市值增長20倍等股東回報何以實現?公司治理優秀方能為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創造良好、可持續的回報,長期以來徐工機械一直致力于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價值的源泉。徐工機械一直高度重視完善董事會建設、提升董事會運作的效率,董事能夠了解并持續關注公司生 產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和公司已經發生的或者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主動調查、獲取決策所需的資料,確保董事會高效運作和科學決策。曾經一位獨立董事對董事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我擔任獨立董事幾家上市公司中,徐工機械董事會是最規范的。”徐工機械董事會之下組成了戰略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這四個專門工作機構分別負責對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和重大投資決策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制定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員的考核標準并進行考核和制定、審查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員的薪酬政策與方案、公司內、外部審計的溝通、監督和核查工作以及對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人選、選擇標準和程序提出建議。這四個專門工作機構對董事會負責,既有獨立分工又有相互交融,在制定公司具體政策上體現了決策的專業性、高效率,為公司的運行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關于徐工機械董事會運作成效的體現,除了業績、股東回報之外,一個例子是,公司董事會曾先后3次獲得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
機制同樣也是公司關注的重點,徐工機械的標準是市場化,即決策、管理等都按市場規則辦,一切圍繞市場轉。一如人才方面,徐工機械高度重視人才,堅持“人才是企業中最寶貴財富”的理念,大力建設優秀的企業家群體。公司在經營理念、管理專業知識、管理技能、經營決策、價值觀、職業道德等方面強化對企業家群體的教育和培訓,使之成為高素質的企業經營者;公司積極創新選拔機制,拓寬人才成長渠道,采取組織考核、公開競聘等方式,將優秀的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在工作中鍛煉,在鍛煉中成長、成熟。現在一批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意識、現代管理知識、創新意識強的企業家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公司治理特別是董事會建設的到位,促進了戰略決策的前瞻、科學,從而為徐工機械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始終保持領頭軍位置提供了關鍵保障。在傳統業務板塊,公司始終專注于工程機械和專用車輛,在產品方面做強做優做實;在新業務板塊,公司通過徐工技術中心和技術體系不斷開發新的業務板塊,繼續擴大產品線。
在人才培養方面,公司通過引進、培養、使用各種各樣的人才和各梯次的人才,使他們在公司快速發展,提升公司技術、科研能力。自主創新方面,徐工始終將創新作為企業的內生動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公司以打造“技術先導”型企業為目標,大力開展創新型、學習型企業建設,不斷提高公司員工的學習力、創新力,不斷增強公司的持續競爭力。
一直以來,徐工始終堅持把每年銷售收入的5%用于投入科研開發領域,不斷完善國家級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公司的技術在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2010年以來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累計掌握核心技術超百項,獲授權有效專利超千項;新產品產值率達55%,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銷售率達95%以上。
在國際化布局方面,徐工機械為業務遍布全球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之一,具有強大的海外分銷網絡,公司產品現銷往超過140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最新的進展是:2013年公司在海外市場拓展和全球布局方面取得突破,巴西綜合基地開始試生產,首批主機實現巴西制造和下線;與德國施維英合資設立徐工施維英,引進其先進的產品技術和生產技術,提升了公司的產品技術和質量水平,也將快速提升徐工的綜合競爭能力。公司在國際化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這些都得益于公司董事會的科學決策,徐工機械已摸索出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董事會戰略決策的前瞻、科學方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資本運作。2009年,徐工機械完成徐工集團重大資產的注入,改變了原先的大集團小上市公司狀態,讓上市公司發生了質的飛躍。2010年,向雅戈爾公司等8名投資者定向增發A股,籌集資金50億元,從凈資產的角度而言相當于再造了一個上市公司,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2011年10月,徐工機械成立了投資公司。通過搭建投資平臺,培養專業投資團隊,不斷增加新的盈利增長點,為公司未來“資本+經營”的雙輪驅動奠定扎實基礎。2011年和2012年徐工機械發行45億元公司債券,發行利率遠遠低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節約財務費用上億元。
2013年9月,徐工機械收到證監會出具的《關于核準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批復》,核準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總額25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6年。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票面利率不超過2.5%——徐工機械的理念是,資本運作是上市公司價值創造必不可少的環節,公司應該是雙輪驅動的,產品經營加資本經營,資本運作可以為企業、股東、社會創造良好的放大效應。
給予股東豐厚的回報
正如證監會主席肖鋼指出:“在我國無風險資金收益率偏高的情況下,資本市場投資回報整體較低。據統計,2001至2011年,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為25.3%,而境外成熟市場通常在40%左右。”現在上市公司總體分紅率偏低,這就使得投資者無法擁有穩定的收益預期,長線價值投資不如短線趨勢投資,從而迫使投資者間相互博弈。這樣的市場形態就導致了羊群效應、追求短期資本收益及追漲殺跌等投資行為和文化。
正是因為現在的投資文化中投機氣味很濃,投資者收益很不穩定,注重長期持續回報股東的藍籌公司才有可能在“牛短熊長”且波動大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投資者的認可和偏愛。可通過諸如針對分紅所得稅率、融資用途以及短期無融資需求公司的利潤分配等一系列相關問題的制度建設逐步引導市場行為的轉變。可以預見,在政策的因勢利導下,上市公司的分紅率會不斷提升,市場形態將逐步轉變,長期價值投資將在投資文化中占據主流。
而關于未來的股東回報機制,徐工機械的構想是:仍將在經營管理中堅持以提升公司價值為核心,根據內外部情況適度提高分紅比例,并通過制度建設及文化培育予以深化;除此之外,對股東的回報還會體現在提高公司質量、規范公司運作、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完善市值管理體系、強化投資者關系建設、維護公司股價穩定等諸多方面;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在各個方面努力給予股東長期豐厚的回報,為營收一千億元、國際化、世界級的發展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在制度設計中更多偏重于融資,對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重視不夠,形成了融資者強、投資者弱的失衡格局。”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2013年10月指出,“要健全投資回報機制。要引導上市公司積極回報投資者。”而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理念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可持續發展、基業長青的關鍵保障,這其中積極回報投資者很重要,良好的股東回報是生命線,徐工機械致力于打造中國工程機械領域最具回報價值的第一藍籌股。
凈利增長62倍
徐工機械對股東的回報主要體現在持續高速的業績增長和長期合理的利潤分配。1996年A股上市,徐工機械的營業收入從1996年的7.04億元升至2012年的321.32億元,增長44倍;凈利潤從1996年的0.39億元變為2012年的24.66億元,增長62倍;市值由上市之初的11億元,2012年底為237億元,增長20倍;累計向股東現金分紅超過13億元。由于融資與回報是相互作用的關系,因而長時間厚此薄彼會打破兩者之間的平衡,使兩者都難以為繼。徐工機械堅持向股東以適度的比例分紅,既在短期回報了股東,又保證了股東長期持續的收益。
徐工機械關于股東回報有四大特征。
其一,在經營管理中擁有很強的回報意識。徐工機械一貫秉承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價值觀,切實踐行誠信共贏、創造價值、回報股東、回報社會等工作理念。
其二,對利潤分配有辯證且正確的理解。上市公司分紅是實現投資者投資回報的重要形式。在實現公司發展、企業價值和股東利益平衡統一的原則和前提下,才可能給股東提供持續穩定的回報,并由此獲得股東長期的支持。
其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使公司具備持續分紅的基礎和能力。徐工機械不斷增長的業績不僅提升了企業價值,也為持續的分紅奠定了基礎。
其四,徐工機械以提升企業價值為導向,根據自身經營業務發展情況,建立了長期、持續、靈活的分紅政策。具體措施是:首先,在制度上為分紅提供保障,如,在公司章程中明確利潤分配政策、積極采取現金方式分配股利并強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其次,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外部環境,靈活調整分紅比例和頻率,合理調整資金使用的優先順序。一方面,在保證正常經營活動及未來發展需要的前提下,公司會適當提高現金分紅比例、增加分紅次數以回饋股東;另一方面,在優質項目儲備充足的情況下,則會將留存收益更多地投入到項目建設中,通過審慎投資和項目運營提升公司盈利,進而提振股價,為股東帶來價值增值。
對股東回報的重視使徐工機械獲得了外界的積極響應,2011年徐工機械入選“央視財經50”指數并獲得“十佳回報公司”。
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一如東北財經大學校長、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李維安指出的: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持有公司治理質量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能夠給其帶來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也即治理溢價。從1996年到2012年,徐工機械凈利潤增長62倍、市值增長20倍等股東回報何以實現?公司治理優秀方能為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創造良好、可持續的回報,長期以來徐工機械一直致力于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價值的源泉。徐工機械一直高度重視完善董事會建設、提升董事會運作的效率,董事能夠了解并持續關注公司生 產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和公司已經發生的或者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主動調查、獲取決策所需的資料,確保董事會高效運作和科學決策。曾經一位獨立董事對董事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我擔任獨立董事幾家上市公司中,徐工機械董事會是最規范的。”徐工機械董事會之下組成了戰略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這四個專門工作機構分別負責對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和重大投資決策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制定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員的考核標準并進行考核和制定、審查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員的薪酬政策與方案、公司內、外部審計的溝通、監督和核查工作以及對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人選、選擇標準和程序提出建議。這四個專門工作機構對董事會負責,既有獨立分工又有相互交融,在制定公司具體政策上體現了決策的專業性、高效率,為公司的運行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關于徐工機械董事會運作成效的體現,除了業績、股東回報之外,一個例子是,公司董事會曾先后3次獲得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
機制同樣也是公司關注的重點,徐工機械的標準是市場化,即決策、管理等都按市場規則辦,一切圍繞市場轉。一如人才方面,徐工機械高度重視人才,堅持“人才是企業中最寶貴財富”的理念,大力建設優秀的企業家群體。公司在經營理念、管理專業知識、管理技能、經營決策、價值觀、職業道德等方面強化對企業家群體的教育和培訓,使之成為高素質的企業經營者;公司積極創新選拔機制,拓寬人才成長渠道,采取組織考核、公開競聘等方式,將優秀的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在工作中鍛煉,在鍛煉中成長、成熟。現在一批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意識、現代管理知識、創新意識強的企業家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公司治理特別是董事會建設的到位,促進了戰略決策的前瞻、科學,從而為徐工機械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始終保持領頭軍位置提供了關鍵保障。在傳統業務板塊,公司始終專注于工程機械和專用車輛,在產品方面做強做優做實;在新業務板塊,公司通過徐工技術中心和技術體系不斷開發新的業務板塊,繼續擴大產品線。
在人才培養方面,公司通過引進、培養、使用各種各樣的人才和各梯次的人才,使他們在公司快速發展,提升公司技術、科研能力。自主創新方面,徐工始終將創新作為企業的內生動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公司以打造“技術先導”型企業為目標,大力開展創新型、學習型企業建設,不斷提高公司員工的學習力、創新力,不斷增強公司的持續競爭力。
一直以來,徐工始終堅持把每年銷售收入的5%用于投入科研開發領域,不斷完善國家級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公司的技術在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2010年以來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累計掌握核心技術超百項,獲授權有效專利超千項;新產品產值率達55%,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銷售率達95%以上。
在國際化布局方面,徐工機械為業務遍布全球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之一,具有強大的海外分銷網絡,公司產品現銷往超過140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最新的進展是:2013年公司在海外市場拓展和全球布局方面取得突破,巴西綜合基地開始試生產,首批主機實現巴西制造和下線;與德國施維英合資設立徐工施維英,引進其先進的產品技術和生產技術,提升了公司的產品技術和質量水平,也將快速提升徐工的綜合競爭能力。公司在國際化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這些都得益于公司董事會的科學決策,徐工機械已摸索出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董事會戰略決策的前瞻、科學方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資本運作。2009年,徐工機械完成徐工集團重大資產的注入,改變了原先的大集團小上市公司狀態,讓上市公司發生了質的飛躍。2010年,向雅戈爾公司等8名投資者定向增發A股,籌集資金50億元,從凈資產的角度而言相當于再造了一個上市公司,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2011年10月,徐工機械成立了投資公司。通過搭建投資平臺,培養專業投資團隊,不斷增加新的盈利增長點,為公司未來“資本+經營”的雙輪驅動奠定扎實基礎。2011年和2012年徐工機械發行45億元公司債券,發行利率遠遠低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節約財務費用上億元。
2013年9月,徐工機械收到證監會出具的《關于核準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批復》,核準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總額25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6年。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票面利率不超過2.5%——徐工機械的理念是,資本運作是上市公司價值創造必不可少的環節,公司應該是雙輪驅動的,產品經營加資本經營,資本運作可以為企業、股東、社會創造良好的放大效應。
給予股東豐厚的回報
正如證監會主席肖鋼指出:“在我國無風險資金收益率偏高的情況下,資本市場投資回報整體較低。據統計,2001至2011年,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為25.3%,而境外成熟市場通常在40%左右。”現在上市公司總體分紅率偏低,這就使得投資者無法擁有穩定的收益預期,長線價值投資不如短線趨勢投資,從而迫使投資者間相互博弈。這樣的市場形態就導致了羊群效應、追求短期資本收益及追漲殺跌等投資行為和文化。
正是因為現在的投資文化中投機氣味很濃,投資者收益很不穩定,注重長期持續回報股東的藍籌公司才有可能在“牛短熊長”且波動大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投資者的認可和偏愛。可通過諸如針對分紅所得稅率、融資用途以及短期無融資需求公司的利潤分配等一系列相關問題的制度建設逐步引導市場行為的轉變。可以預見,在政策的因勢利導下,上市公司的分紅率會不斷提升,市場形態將逐步轉變,長期價值投資將在投資文化中占據主流。
而關于未來的股東回報機制,徐工機械的構想是:仍將在經營管理中堅持以提升公司價值為核心,根據內外部情況適度提高分紅比例,并通過制度建設及文化培育予以深化;除此之外,對股東的回報還會體現在提高公司質量、規范公司運作、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完善市值管理體系、強化投資者關系建設、維護公司股價穩定等諸多方面;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在各個方面努力給予股東長期豐厚的回報,為營收一千億元、國際化、世界級的發展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