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里連窗戶都不敢開,一開就是一層灰。這幾年徹底好轉了,你看,現在這攪拌站比我們住的地方都干凈!”在9月25日北京建工新材公司一分公司建恒站舉行的百姓環保監督員聘任儀式上,家住附近的居民代表陳鐵強高興地說,他和其它幾名居民共同成為這家混凝土攪拌站的百姓環保監督員,今后,他們將有權隨時對站里的環保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意見反饋。
攪拌站工作人員帶環保監督員們參觀站區
身處粉塵污染的“高發行業”,聘請百姓環保監督員,是北京建工新材公司一分公司為進一步改善首都空氣質量,落實《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1-2015年)》而采取的又一舉措,也是落實北京市 “清潔空氣要企業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等相關要求的具體行動。
北京市混凝土協會會長朱國民評價說:“北京市現在有200多家攪拌站,與其它攪拌站相比較,建恒站無論在環保硬件投資還是在管理方面,都走在了攪拌站行業的前列。最可貴的是企業對環保工作的重視,對環保工作觀念的理解,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朱國民說,建恒站經過努力已經成為北京市長期保留的135家攪拌站之一。
攪拌站工作人員為環保監督員發聘書后合影留念
隸屬于北京建工新材一分公司的建恒站南臨宛平古城和盧溝橋古橋,北隔500米有居民住宅,特殊的地理位置對建恒站的綠色環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恒站在這里已經18個年頭了,過去可以說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也給職工和周邊居民帶來一定的影響。近十年來,我們下決心生產綠色環保混凝土,采取引進環保設備、治理揚塵、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等一系列措施對攪拌站進行規范化治理。” 一分公司經理胡振旺介紹說。
為了使百姓環保監督員和記者能真切地體驗到采取環保措施的效果,他還帶領大家參觀了廠區。一輛覆蓋嚴實的卡車從旁路過駛入料倉,“這是原材料車,我們與供料方簽訂了環保協議,所有進廠車輛必須封閉或覆蓋,避免溢灑,否則謝絕入廠。”胡振旺帶大家進入一個大棚式的儲料倉,這個料倉比一個足球場還要大,里面堆滿了沙子和石子兒,“這是我們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的,是全封閉的料倉,可以有效地避免揚塵。”
攪拌站工作人員為環保監督員佩戴胸牌,有了這個胸牌,監督員們可以在一天里的任何時候來攪拌站監督檢查
據胡振旺介紹,公司還成立了環保小組,負責攪拌站全過程的環保監督維護,包括粉塵監控、噪聲監控和灑水綠化等具體工作。環保小組一共有4個人,每年投入約40余萬元。灑水降塵工作,每天至少進行兩次,包括全廠區和廠區周圍的道路。”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粉料吹倉,粉料倉的上料冒倉問題是攪拌站較難控制的一項環保工作。因為水泥等粉料上料是靠壓力將粉料從粉料車鼓吹到儲存倉的,如果筒倉除塵器管理不利或者吹料過程中壓力控制不好,就會出現粉料從筒倉頂冒出的問題,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胡振旺介紹說,為了破解行業內長期存在的“冒倉”頑疾,他們經過多次研討和試驗,終于研究出了“一振一看,一振一驗”的筒倉治理辦法,真正根治了筒倉冒倉這一難題。
據北京建工新型建材公司總經理左玉龍介紹,公司成立10年來,始終致力于履行綠色環保的社會責任,商品混凝土業務從當初的1家攪拌站發展到現在的8家攪拌站,目前京內的5家已經全部通過北京市綠色生產達標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