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建工集團總承包、總高度為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工程,自開工以來,就因其施工難度大而受到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其中,大量混凝土泵送技術難題的解決,在業內創造了多項混凝土高泵送新紀錄。日前,由上海建工集團材料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強度、高耐久、高流態、低水化熱低收縮混凝土技術,在上海中心大廈工程主樓核心筒結構泵送中,又創出了C60(某一種強度配比的混凝土型號)混凝土一次泵送至114層、527米高度的新紀錄,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
工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果沒有選好,泵送至高空時,其中的小石頭爆管、蹦濺出來,其力度相當于從手槍中打出的子彈。因此,在這類高層建筑項目中,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材非常講究,要盡量選沒有棱角、易與其他材料揉合、和易性強的石材,且要通過反復的科學實驗,確定各種材料在混凝土中最合適的配比。
混凝土生產在過去一直被人們認為技術含量低、生產形式粗放、污染嚴重,為改變這一行業形象,上海建工材料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通過持續研發環保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引領行業發展,曾先后開展《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環保節能攪拌站的設計與建造》《綠色建筑綜合技術研究》等20余項課題的研究,并大力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了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早在2010年上海中心主樓大底板6萬立方米C50混凝土一次澆搗會戰中,該公司就曾調集8個拌站、15輛泵車、450輛攪拌車,經過連續60個小時的奮戰,創出國內民用建筑一次澆搗混凝土方量的新紀錄。在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中,企業技術人員又長途奔波于外省市各個礦點,采集了20多種石屑樣品,在反復測試、獲得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使用碎石屑代替原有混凝土原材料,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也減少了生產過程中水泥的排放量,實現了固廢利用和節能減排的雙重經濟價值和社會效應。
如今,上海中心大廈工程主樓核心筒結構施工已進入最后關鍵階段。據預計,到今年11月,C60混凝土一次泵送高度將達到580米,C35混凝土則可一次性被泵送至600.6米的高空。
工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果沒有選好,泵送至高空時,其中的小石頭爆管、蹦濺出來,其力度相當于從手槍中打出的子彈。因此,在這類高層建筑項目中,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材非常講究,要盡量選沒有棱角、易與其他材料揉合、和易性強的石材,且要通過反復的科學實驗,確定各種材料在混凝土中最合適的配比。
混凝土生產在過去一直被人們認為技術含量低、生產形式粗放、污染嚴重,為改變這一行業形象,上海建工材料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通過持續研發環保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引領行業發展,曾先后開展《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環保節能攪拌站的設計與建造》《綠色建筑綜合技術研究》等20余項課題的研究,并大力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了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早在2010年上海中心主樓大底板6萬立方米C50混凝土一次澆搗會戰中,該公司就曾調集8個拌站、15輛泵車、450輛攪拌車,經過連續60個小時的奮戰,創出國內民用建筑一次澆搗混凝土方量的新紀錄。在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中,企業技術人員又長途奔波于外省市各個礦點,采集了20多種石屑樣品,在反復測試、獲得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使用碎石屑代替原有混凝土原材料,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也減少了生產過程中水泥的排放量,實現了固廢利用和節能減排的雙重經濟價值和社會效應。
如今,上海中心大廈工程主樓核心筒結構施工已進入最后關鍵階段。據預計,到今年11月,C60混凝土一次泵送高度將達到580米,C35混凝土則可一次性被泵送至600.6米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