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月,“上海中心”大廈就將實現結構封頂。作為工程總承包商的上海建工集團,將創出國內建筑第一高度。
“世界上任何高難度的摩天大廈,上海建工都能建造!”上海建工集團董事長徐征說這話時底氣十足。
對這家有著60年歷史的國有建筑企業來說,“上海中心”結構封頂,只是在上海市場重大工程、標志性工程占有率超過60%的再次印證,而正在全國22個城市承建的48座超高層建筑,則是“走出去”戰略的成功標志。目前,上海建工已把近一半工程造到上海以外:2012年1055億元新簽合同總額中,國內國際兩大市場新簽合同額占了約45%。
及早布局
在承建世博工程最繁忙的時期,上海建工就未雨綢繆,積極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如今,已基本形成了國內市場“1+5+X”的布局和國際市場“4+6+1”的布局。
先看國內市場。所謂“1”,就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2012年新簽合同額突破200億元。
“5”,就是以天津為中心的京津地區(2012年新簽合同額62億元)、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2012年新簽合同額23億元)、以沈陽為中心的東北地區(2012年新簽合同額53億元)、以武漢和南昌為中心的中南地區、以成都和重慶為中心的西部地區5大重點區域。
“X”即著力關注濟南、青島、鄭州、長沙、福州、昆明、南寧等若干重點城市。
國際市場上,上海建工已在柬埔寨、特多、越南、蒙古打造了4個成熟市場,同時開發印尼、老撾、薩摩亞、馬拉維、加納、坦桑6個新市場,在美洲培育1個高端市場。
借勢發展
“走出去”,有個帶動效應。近幾年上海建工嘗到了“滾雪球”的好味道。以南昌為例,上海建工通過承建南昌綠地中央廣場和南昌綠地紫峰大廈,逐漸摸索南昌市場,隨即成立上海建工南昌公司,至今已承接了6項工程。與此同時,建工構件公司憑借技術與管理優勢,與當地企業合資建立地鐵管片廠,為南昌的地鐵建設生產優質地鐵管片。最近,建工集團與南昌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此,南昌成為了“走出去”的重點區域。
在國際市場上,上海建工憑借工程質量和現場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在柬埔寨,上海建工負責實施的洞里薩河大橋、湄公河大橋跨度都在千米以上,水深達40米,是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大橋。經過50個月的攻堅克難,如期竣工移交。這些工程,得到柬埔寨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稱之為“中國質量”、“中國速度”,并將兩座大橋命名為“中柬友誼大橋”。如今,上海建工已在柬埔賽建成國家公路1000多公里,相當于上海至濟南的路程。去年9月,柬埔寨湄公河區域遭受50年一遇特大洪災,大量道路橋梁被毀。上海建工承建的8號國家公路沿線位于湄公河泄洪區,成功抵御洪峰考驗。這又一次得到了柬埔寨國家領導人的盛贊,建工3名員工獲得柬埔寨“國家合作高級榮譽勛章”。
“集成”登高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壓倒眾多競爭對手?用上海建工人的話來說,優勢在于“集成能力”。1990年,上海建工總承包“金茂大廈”,從深化圖紙到十幾家國際著名專業分包商的管理,再到工程運行調試的協調,都獨立完成。由此,開始了“集成能力”的鍛煉。此后,在建造上海盧浦大橋、磁浮快線、上海體育場、浦東國際機場、F1國際賽車場、虹橋交通樞紐和國家大劇院、廣州新電視塔等“高難”超級工程中,“集成能力”得到了一再鍛煉。
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中,上海建工也順利實現了“轉型發展”。集團承建的埃塞俄比亞立交橋、巴基斯坦巴中友誼中心、幾內亞5萬人體育場三項工程分別榮獲中國境外工程“魯班獎”,另有兩個項目榮獲商務部頒發的境外項目“優質施工獎”,這在國內同行中是僅有的企業。
“世界上任何高難度的摩天大廈,上海建工都能建造!”上海建工集團董事長徐征說這話時底氣十足。
對這家有著60年歷史的國有建筑企業來說,“上海中心”結構封頂,只是在上海市場重大工程、標志性工程占有率超過60%的再次印證,而正在全國22個城市承建的48座超高層建筑,則是“走出去”戰略的成功標志。目前,上海建工已把近一半工程造到上海以外:2012年1055億元新簽合同總額中,國內國際兩大市場新簽合同額占了約45%。
及早布局
在承建世博工程最繁忙的時期,上海建工就未雨綢繆,積極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如今,已基本形成了國內市場“1+5+X”的布局和國際市場“4+6+1”的布局。
先看國內市場。所謂“1”,就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2012年新簽合同額突破200億元。
“5”,就是以天津為中心的京津地區(2012年新簽合同額62億元)、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2012年新簽合同額23億元)、以沈陽為中心的東北地區(2012年新簽合同額53億元)、以武漢和南昌為中心的中南地區、以成都和重慶為中心的西部地區5大重點區域。
“X”即著力關注濟南、青島、鄭州、長沙、福州、昆明、南寧等若干重點城市。
國際市場上,上海建工已在柬埔寨、特多、越南、蒙古打造了4個成熟市場,同時開發印尼、老撾、薩摩亞、馬拉維、加納、坦桑6個新市場,在美洲培育1個高端市場。
借勢發展
“走出去”,有個帶動效應。近幾年上海建工嘗到了“滾雪球”的好味道。以南昌為例,上海建工通過承建南昌綠地中央廣場和南昌綠地紫峰大廈,逐漸摸索南昌市場,隨即成立上海建工南昌公司,至今已承接了6項工程。與此同時,建工構件公司憑借技術與管理優勢,與當地企業合資建立地鐵管片廠,為南昌的地鐵建設生產優質地鐵管片。最近,建工集團與南昌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此,南昌成為了“走出去”的重點區域。
在國際市場上,上海建工憑借工程質量和現場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在柬埔寨,上海建工負責實施的洞里薩河大橋、湄公河大橋跨度都在千米以上,水深達40米,是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大橋。經過50個月的攻堅克難,如期竣工移交。這些工程,得到柬埔寨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稱之為“中國質量”、“中國速度”,并將兩座大橋命名為“中柬友誼大橋”。如今,上海建工已在柬埔賽建成國家公路1000多公里,相當于上海至濟南的路程。去年9月,柬埔寨湄公河區域遭受50年一遇特大洪災,大量道路橋梁被毀。上海建工承建的8號國家公路沿線位于湄公河泄洪區,成功抵御洪峰考驗。這又一次得到了柬埔寨國家領導人的盛贊,建工3名員工獲得柬埔寨“國家合作高級榮譽勛章”。
“集成”登高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壓倒眾多競爭對手?用上海建工人的話來說,優勢在于“集成能力”。1990年,上海建工總承包“金茂大廈”,從深化圖紙到十幾家國際著名專業分包商的管理,再到工程運行調試的協調,都獨立完成。由此,開始了“集成能力”的鍛煉。此后,在建造上海盧浦大橋、磁浮快線、上海體育場、浦東國際機場、F1國際賽車場、虹橋交通樞紐和國家大劇院、廣州新電視塔等“高難”超級工程中,“集成能力”得到了一再鍛煉。
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中,上海建工也順利實現了“轉型發展”。集團承建的埃塞俄比亞立交橋、巴基斯坦巴中友誼中心、幾內亞5萬人體育場三項工程分別榮獲中國境外工程“魯班獎”,另有兩個項目榮獲商務部頒發的境外項目“優質施工獎”,這在國內同行中是僅有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