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商務部、國務院三峽辦、中國貿促會、重慶市人民政府、西部及部分中東部省(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重慶)國際投資暨全球采購會(簡稱“渝洽會”)于2013年5月16—19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徐工集團與數千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一道齊聚重慶,展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力量,共謀合作與發展。
精美的徐工沙盤展示
此次渝洽會徐工集團在近500平方米的室內展區內,展出了代表徐工高技術水平、具有廣泛市場前景的的五大主機產品,類別涵蓋起重、土方、混凝土和筑路機械,其中包括具有國際水平的高新一代全地面起重機的代表產品QAY260A全地面起重機,行業最新款高效節能型、作業效率高、全面優化升級產品LW500FN裝載機,輸送能力強、操縱靈活、越野能力突出、備受用戶青睞的HB48K混凝土泵車,采用全新智能電控技術、效率高、油耗低、智能化的XE370CA挖掘機、具有國際領先的高頻振動和均壓技術、領導國內外同類產品發展方向的XD122串聯雙鋼輪高頻振動壓路機,以及QAY500全地面起重機、徐工XR280D旋挖鉆機模擬操作系統、徐工工程機械施工場景沙盤模型等。
作為全球第五、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個規模超千億元的領軍企業,徐工集團以“千億元、國際化、世界級”為目標,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計劃和中部經濟政策的實施,西南市場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新的增長點。早在2006年,作為當時徐工集團“走出徐州、走出中國”發展戰略的一個試點,徐工重慶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就在重慶投資興建,成為徐工集團擴大品牌優勢的重要戰略部署。徐工重慶公司的建成投產,不但填補了重慶地區工程機械項目的空白,而且還將充分依托西南地區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和市場資源加快徐工在西南市場做大做強。
重慶在西南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近年來,隨著重慶在地域乃至全國的影響和輻射作用不斷提升,盡管當前工程機械行業處于低迷的市場行情,徐工依然加快在重慶的投資和布局。在夯實原有徐工重慶裝載機制造基地的基礎上,計劃在重慶經濟開發區建設徐工重慶塔機產業基地,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塔式起重機的制造基地,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向集約化、規模經濟、產品多元化方面邁進為目標,使企業在生產制造規模、水平及管理機制上均邁上新的臺階,形成徐工特色的具備核心競爭能力的專有塔式起重機制造技術。
徐工集團將借助此次渝洽會平臺,加快在重慶的生產、制造和營銷基地的建設和發展,進一步實現多產業鏈的聚合,提升徐工品牌的整體優勢,高密度覆蓋云、貴、川、渝、藏等地區,全面輻射東南亞市場,擴大徐工產品在西南市場的占有率,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與全國覆蓋水平,并更好地促進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精美的徐工沙盤展示
此次渝洽會徐工集團在近500平方米的室內展區內,展出了代表徐工高技術水平、具有廣泛市場前景的的五大主機產品,類別涵蓋起重、土方、混凝土和筑路機械,其中包括具有國際水平的高新一代全地面起重機的代表產品QAY260A全地面起重機,行業最新款高效節能型、作業效率高、全面優化升級產品LW500FN裝載機,輸送能力強、操縱靈活、越野能力突出、備受用戶青睞的HB48K混凝土泵車,采用全新智能電控技術、效率高、油耗低、智能化的XE370CA挖掘機、具有國際領先的高頻振動和均壓技術、領導國內外同類產品發展方向的XD122串聯雙鋼輪高頻振動壓路機,以及QAY500全地面起重機、徐工XR280D旋挖鉆機模擬操作系統、徐工工程機械施工場景沙盤模型等。
作為全球第五、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個規模超千億元的領軍企業,徐工集團以“千億元、國際化、世界級”為目標,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計劃和中部經濟政策的實施,西南市場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新的增長點。早在2006年,作為當時徐工集團“走出徐州、走出中國”發展戰略的一個試點,徐工重慶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就在重慶投資興建,成為徐工集團擴大品牌優勢的重要戰略部署。徐工重慶公司的建成投產,不但填補了重慶地區工程機械項目的空白,而且還將充分依托西南地區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和市場資源加快徐工在西南市場做大做強。
重慶在西南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近年來,隨著重慶在地域乃至全國的影響和輻射作用不斷提升,盡管當前工程機械行業處于低迷的市場行情,徐工依然加快在重慶的投資和布局。在夯實原有徐工重慶裝載機制造基地的基礎上,計劃在重慶經濟開發區建設徐工重慶塔機產業基地,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塔式起重機的制造基地,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向集約化、規模經濟、產品多元化方面邁進為目標,使企業在生產制造規模、水平及管理機制上均邁上新的臺階,形成徐工特色的具備核心競爭能力的專有塔式起重機制造技術。
徐工集團將借助此次渝洽會平臺,加快在重慶的生產、制造和營銷基地的建設和發展,進一步實現多產業鏈的聚合,提升徐工品牌的整體優勢,高密度覆蓋云、貴、川、渝、藏等地區,全面輻射東南亞市場,擴大徐工產品在西南市場的占有率,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與全國覆蓋水平,并更好地促進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