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世界水泥行業具有話語權的海螺水泥也深感市場變局的壓力。然而,在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水泥王國并沒有亂了陣腳,他們通過兼并重組,強化管理和“走出去”戰略,應對市場挑戰。3月10日,記者就海螺水泥巧對市場變局這一話題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海螺集團董事長郭文叁。
面臨的形勢雖復雜多變,作為有擔當的省屬大型企業,海螺集團注重企業發展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開拓傳統產業節能減排新模式,推廣余熱發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不但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水泥產業探索了有益經驗,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郭文叁認為,這是海螺集團一直堅持清潔綠色發展的結果。目前,高速發展帶來的環境壓力正在加大,海螺集團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創新,在國內率先開發和實施了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目前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水泥窯爐低溫載能廢氣的開發與利用研發體系,采用“閃蒸技術”的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置城市垃圾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銅陵海螺公司建成的世界首條水泥窯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日處理600噸的示范項目,每年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約20萬噸,年節約標煤可達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萬噸。水泥窯處理生活垃圾工藝,在二惡英的降解上取得重大突破,成為發展循環經濟和科學發展的新亮點。
“走出去”戰略是海螺集團轉變增長方式,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又一大舉措。通過“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海螺的海外市場潛能開始加速釋放。去年,海螺集團先后對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開展了前期調研工作,前不久,印尼水泥項目已取得國家發改委的項目核準批文及國家商務部的對外投資批準,在當地完成了公司注冊,并正著手開展前期工作。
海螺是一個經受得住市場激烈打拼沖擊的企業,有著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走出去”是最有優勢、最有條件的,也應該能夠走得好。郭文叁表示,在實施“走出去”戰略過程中海螺始終把收購資源、控制資源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把資源和市場作為判斷境外投資方向的關鍵性要素。
企業“走出去”除了資金、技術和管理上要有足夠的保障外,還要了解當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盡可能地融入當地社會,這樣企業“走出去”才能站得住,立得穩。
在與印尼的合作中,海螺集團海外公司除了加強與印尼政府溝通交流的同時,公司與當地警察、軍隊及地方組織搭建了良好的社會關系,在權證辦理、土地征用方面取得不少支持。此外,公司積極利用兩國節日,組織參與了伊斯蘭“齋月”節和基督教徒圣誕節慶祝活動,面對面溝通,心對心交流,以實際行動融入當地社會,讓當地百姓逐漸認知海螺、理解海螺、支持海螺,為更好地融入當地多元的宗教文化、維護周邊良好的公共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郭文叁說,生活單調是困擾海外職工的一大難題。海外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始終貫徹集團“先生活后生產”的管理思想,把貼近一線、服務一線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增強了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海螺項目管理人員在做好后勤服務的同時,充分利用中國傳統佳節,組織開展聯歡會、體育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貼心地為員工準備小禮物,共慶佳節,緩解海外游子的思鄉之情,讓他們安心在海外工作。
面臨的形勢雖復雜多變,作為有擔當的省屬大型企業,海螺集團注重企業發展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開拓傳統產業節能減排新模式,推廣余熱發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不但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水泥產業探索了有益經驗,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郭文叁認為,這是海螺集團一直堅持清潔綠色發展的結果。目前,高速發展帶來的環境壓力正在加大,海螺集團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創新,在國內率先開發和實施了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目前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水泥窯爐低溫載能廢氣的開發與利用研發體系,采用“閃蒸技術”的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置城市垃圾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銅陵海螺公司建成的世界首條水泥窯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日處理600噸的示范項目,每年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約20萬噸,年節約標煤可達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萬噸。水泥窯處理生活垃圾工藝,在二惡英的降解上取得重大突破,成為發展循環經濟和科學發展的新亮點。
“走出去”戰略是海螺集團轉變增長方式,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又一大舉措。通過“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海螺的海外市場潛能開始加速釋放。去年,海螺集團先后對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開展了前期調研工作,前不久,印尼水泥項目已取得國家發改委的項目核準批文及國家商務部的對外投資批準,在當地完成了公司注冊,并正著手開展前期工作。
海螺是一個經受得住市場激烈打拼沖擊的企業,有著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走出去”是最有優勢、最有條件的,也應該能夠走得好。郭文叁表示,在實施“走出去”戰略過程中海螺始終把收購資源、控制資源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把資源和市場作為判斷境外投資方向的關鍵性要素。
企業“走出去”除了資金、技術和管理上要有足夠的保障外,還要了解當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盡可能地融入當地社會,這樣企業“走出去”才能站得住,立得穩。
在與印尼的合作中,海螺集團海外公司除了加強與印尼政府溝通交流的同時,公司與當地警察、軍隊及地方組織搭建了良好的社會關系,在權證辦理、土地征用方面取得不少支持。此外,公司積極利用兩國節日,組織參與了伊斯蘭“齋月”節和基督教徒圣誕節慶祝活動,面對面溝通,心對心交流,以實際行動融入當地社會,讓當地百姓逐漸認知海螺、理解海螺、支持海螺,為更好地融入當地多元的宗教文化、維護周邊良好的公共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郭文叁說,生活單調是困擾海外職工的一大難題。海外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始終貫徹集團“先生活后生產”的管理思想,把貼近一線、服務一線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增強了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海螺項目管理人員在做好后勤服務的同時,充分利用中國傳統佳節,組織開展聯歡會、體育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貼心地為員工準備小禮物,共慶佳節,緩解海外游子的思鄉之情,讓他們安心在海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