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海螺集團動作頻頻,相繼與中國建材集團、中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昔日的競爭對手頻繁握手,令業內驚訝。
1月17日,海螺集團與中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拓海外市場。
而就在上月,海螺集團剛與中國建材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表示將在技術和裝備合作上按照市場化原則,互相為對方提供技術和服務。
中國水泥專家張金營認為,海螺與中材集團、中國建材集團的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當前及今后水泥行業嚴峻形勢所決定的,2013年行業形勢會有所復蘇,但壓力依然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央企和地方企業的強強聯合,必然是雙贏之舉。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龍頭企業間簽署合作協議總體來看利大于弊,但關鍵問題不是誰跟誰簽了戰略合作協議,而要看合作協議的內容有無實質性進展。
牽手中材
中材集團與海螺集團雙方約定將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拓海外市場,推動中國水泥技術裝備及技術標準出口及應用,助力我國建材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據了解,西部區域是海螺水泥近年拓展的新市場,公司新增產能里西部占比較高,同時,由于西部地區近年新增產能較多,企業集中度較低,因此市場仍可能面臨激烈競爭。
瑞銀相關分析顯示,中材集中發展內地西北部業務,但過去2-3年西北水泥產能顯著增加,水泥價格于新疆及青海等地區跌至成本價,估計當中只有祁連山、江蘇及湖南地區可錄得毛利率改善,顯示中材基本面仍然較弱。
與此同時,上述分析認為,中材水泥工程業務已到發展瓶頸,新訂單會繼續減少,過去兩年水泥固定資產投資已分別下跌18%及9%,未來2-3年會持續下跌。
數據顯示,2012年,中材集團資產總額達1068億元,同比增長17.2%;完成營業收入650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利潤總額28億元。
在西北地區,中材集團水泥業務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地區,以中材天山水泥、寧夏賽馬和甘肅祁連山為主要平臺,而海螺水泥在新疆、甘肅等地也有布局。
張金營認為,兩家在西北地區必然有重合區域,簽署合作協議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競爭壓力,同時,兩者的合作也會減少企業出海的風險,更有利于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擴土。
聯合中建材
在牽手中材集團之前,海螺水泥剛剛完成了與中國建材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2012年12月4日,中國建材集團高層在宋志平的帶領下拜訪海螺水泥,并與之在蕪湖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合作內容包括,在技術和裝備合作上將按照市場化原則,互相為對方提供技術和服務,發揮海螺水泥在項目建設、設備成套、節能裝備制造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為中國建材下屬水泥企業的生產線建設和技改,余熱發電建設和改造,垃圾焚燒、脫硝技改項目提供裝備和服務。物流方面將在有條件的地方,依托各自優勢,相互為對方企業提供煤炭供應、熟料及水泥購銷服務。
這已經不是雙方第一次合作,2006年,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就曾以交接徐州海螺公司為契機,建立過所謂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但兩家企業因隸屬背景、戰略定位、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差異性,關系一直很微妙,并無實質合作動作。
然而,在經歷了2011年全行業水泥產量突破20多億噸,整體利潤達千億元后,2012年全行業利潤急劇下滑,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建材與海螺水泥再度聯手。
據了解,目前華東地區水泥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而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作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第二的大型企業,兩家公司的主要產能也集中在華東,因此,此次合作將對這兩大龍頭企業的未來盈利產生影響。
隨著4萬億投資進入尾聲,供給上行、需求下行的雙向擠壓使得2012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1-7月份全行業累計實現利潤260億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華東地區情況更加嚴峻,華東市場聚集了中國水泥最大的兩家企業──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旗下南方水泥,前3季度企業之間競爭激烈,相當一部分企業已在成本線上掙扎。
1月17日,海螺集團與中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拓海外市場。
而就在上月,海螺集團剛與中國建材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表示將在技術和裝備合作上按照市場化原則,互相為對方提供技術和服務。
中國水泥專家張金營認為,海螺與中材集團、中國建材集團的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當前及今后水泥行業嚴峻形勢所決定的,2013年行業形勢會有所復蘇,但壓力依然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央企和地方企業的強強聯合,必然是雙贏之舉。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龍頭企業間簽署合作協議總體來看利大于弊,但關鍵問題不是誰跟誰簽了戰略合作協議,而要看合作協議的內容有無實質性進展。
牽手中材
中材集團與海螺集團雙方約定將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拓海外市場,推動中國水泥技術裝備及技術標準出口及應用,助力我國建材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據了解,西部區域是海螺水泥近年拓展的新市場,公司新增產能里西部占比較高,同時,由于西部地區近年新增產能較多,企業集中度較低,因此市場仍可能面臨激烈競爭。
瑞銀相關分析顯示,中材集中發展內地西北部業務,但過去2-3年西北水泥產能顯著增加,水泥價格于新疆及青海等地區跌至成本價,估計當中只有祁連山、江蘇及湖南地區可錄得毛利率改善,顯示中材基本面仍然較弱。
與此同時,上述分析認為,中材水泥工程業務已到發展瓶頸,新訂單會繼續減少,過去兩年水泥固定資產投資已分別下跌18%及9%,未來2-3年會持續下跌。
數據顯示,2012年,中材集團資產總額達1068億元,同比增長17.2%;完成營業收入650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利潤總額28億元。
在西北地區,中材集團水泥業務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地區,以中材天山水泥、寧夏賽馬和甘肅祁連山為主要平臺,而海螺水泥在新疆、甘肅等地也有布局。
張金營認為,兩家在西北地區必然有重合區域,簽署合作協議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競爭壓力,同時,兩者的合作也會減少企業出海的風險,更有利于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擴土。
聯合中建材
在牽手中材集團之前,海螺水泥剛剛完成了與中國建材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2012年12月4日,中國建材集團高層在宋志平的帶領下拜訪海螺水泥,并與之在蕪湖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合作內容包括,在技術和裝備合作上將按照市場化原則,互相為對方提供技術和服務,發揮海螺水泥在項目建設、設備成套、節能裝備制造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為中國建材下屬水泥企業的生產線建設和技改,余熱發電建設和改造,垃圾焚燒、脫硝技改項目提供裝備和服務。物流方面將在有條件的地方,依托各自優勢,相互為對方企業提供煤炭供應、熟料及水泥購銷服務。
這已經不是雙方第一次合作,2006年,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就曾以交接徐州海螺公司為契機,建立過所謂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但兩家企業因隸屬背景、戰略定位、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差異性,關系一直很微妙,并無實質合作動作。
然而,在經歷了2011年全行業水泥產量突破20多億噸,整體利潤達千億元后,2012年全行業利潤急劇下滑,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建材與海螺水泥再度聯手。
據了解,目前華東地區水泥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而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作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第二的大型企業,兩家公司的主要產能也集中在華東,因此,此次合作將對這兩大龍頭企業的未來盈利產生影響。
隨著4萬億投資進入尾聲,供給上行、需求下行的雙向擠壓使得2012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1-7月份全行業累計實現利潤260億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華東地區情況更加嚴峻,華東市場聚集了中國水泥最大的兩家企業──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旗下南方水泥,前3季度企業之間競爭激烈,相當一部分企業已在成本線上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