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商品混凝土行業從先前的暴利時代一點點下滑,當初大規模進駐商混大軍的一些民營企業有些因為“規則”問題一一退出,有些因為還是看好這個市場而堅守著。在一系列的數字中,我們發現中國商混大軍的數量還是逐年遞增,前進的步伐并沒有因為利潤的下滑而有所擱淺。也因此,在發展較好的地區出現了惡意競價結果兩敗俱傷的慘況,而這些問題都是因為一些地區沒有很好的將攪拌站數量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使這些地區混凝土的供應能力和實際需求無法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曾經就有天山神州混凝土公司與西部建設在巴州地區出現過“兩虎之爭,無人獲利”的情況。一味的加大產能,沒有考慮市場的需求,最終只有設備的閑置、惡性的競爭、企業的虧損……
在本站曾經采訪過的山東混凝土協會秘書長鄭曉冬先生時,鄭秘書長指出:中國商品混凝土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不是要合理控制發達地區攪拌站數量,進一步推動落后地區商品混凝土的推廣。以“強”扶“弱”,相信善于捕捉商機的企業家已經在磨拳擦掌要小試牛刀了。由華東轉向西部,由發達地區轉向落后地區,這些“轉移”還需要各部門間的進一步輔佐才能有效實施,酌情審批各地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在已經飽和的地區要堅決把好關,這樣才能進一步緩解市場的壓力,也更有利中國商品混凝土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本站曾經采訪過的山東混凝土協會秘書長鄭曉冬先生時,鄭秘書長指出:中國商品混凝土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不是要合理控制發達地區攪拌站數量,進一步推動落后地區商品混凝土的推廣。以“強”扶“弱”,相信善于捕捉商機的企業家已經在磨拳擦掌要小試牛刀了。由華東轉向西部,由發達地區轉向落后地區,這些“轉移”還需要各部門間的進一步輔佐才能有效實施,酌情審批各地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在已經飽和的地區要堅決把好關,這樣才能進一步緩解市場的壓力,也更有利中國商品混凝土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