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20日公布一季報,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2.49億元,同比下降43.64%。至此,已有6家水泥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報,3家公布一季度業績預告,全部9家公司業績或下滑或虧損,均不容樂觀。
有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水泥產業景氣度明顯減弱。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開工保障房建設,以及鐵路復工等影響,二季度水泥行業景氣度有望回穩。
集體淪陷
從已發布的一季報數據來看,實現盈利的三家公司塔牌集團、同力水泥和ST獅頭一季度凈利潤分別為5940.39萬元、2598.94萬元和40.76萬元,凈利潤同比分別減少47.57%、19.28%和52.13%。
塔牌集團一季度實現水泥產量220.39萬噸,銷量210.98萬噸,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了11.63%和8.17%。塔牌集團認為,水泥銷售量價雙雙下滑,主要是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房地產、基建等投資增速持續回落導致水泥有效需求下降,水泥價格從高位回落。報告期內公司水泥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了5.87%,而水泥平均銷售成本較上年同期則上升了3.31%,導致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了6.65個百分點,從而導致凈利潤下降。
ST秦嶺和四川雙馬則出現虧損:ST秦嶺一季度虧損4064.38萬元;四川雙馬營業總收入雖然實現增長,不過凈利潤還是虧損3257.90萬元,同比下滑344.07%。而去年一季度四川雙馬實現盈利1334.83萬元。
已公布的業績預告同樣不容樂觀。ST當代和天山股份預計分別虧損310萬元和1.33億元,冀東水泥預計虧損2億元至2.5億元,水泥銷量減少、價格降低是造成虧損的共同原因。
有研究報告指出,與上季度相比,水泥產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速加快,但是水泥產量、銷售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緩,水泥產業景氣度明顯減弱。主要原因為:受調控政策影響,水泥市場需求疲軟;投資增速放緩、國家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投資、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對水泥行業也有一定影響。需求不旺和之前新增產能釋放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而產能過剩引發無序競爭、價格下跌,最終導致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產能過剩成為目前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季度或回暖
部分公司在公布一季報的同時,還預測了上半年的盈利前景。
ST秦嶺對二季度的業績比較樂觀,稱由于公司所處區域市場有所好轉,公司產銷量及產品售價與一季度末相比遞增,預計上半年的累計凈利潤為虧損,但累計虧損額可能小于本報告期末虧損額。這也意味著,公司認為第二季度能實現盈利。
塔牌集團則沒那么樂觀,稱上半年盈利下滑幅度較一季度將拉大。塔牌集團認為,在水泥有效需求不足未明顯改善的前提下,預計2012年第二季度水泥價格比上年同期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成本受通脹的推動難以下降,公司盈利能力短期顯著受壓,預計2012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在50%-80%之間,超過一季度同比下降幅度47.57%。
有分析人士稱,房地產投資作為拉動水泥需求的一大動力,未來走向將影響水泥需求,而隨著700萬套保障房建設的開展,水泥市場供求關系有望得到改善。除了房地產之外,鐵路基建也是影響水泥需求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鐵道部部長盛光祖此前表示,今年4000多億元的建設資金已基本有了著落。鐵道專家王夢恕稱,隨著資金逐步到位,因資金鏈斷裂被迫停工的鐵路有八成已經復工。業內人士表示,鐵路建設全面復蘇,將拉動水泥需求,從而緩解水泥產能過剩的現狀,預計二季度水泥行業景氣度有望回暖。
有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水泥產業景氣度明顯減弱。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開工保障房建設,以及鐵路復工等影響,二季度水泥行業景氣度有望回穩。
集體淪陷
從已發布的一季報數據來看,實現盈利的三家公司塔牌集團、同力水泥和ST獅頭一季度凈利潤分別為5940.39萬元、2598.94萬元和40.76萬元,凈利潤同比分別減少47.57%、19.28%和52.13%。
塔牌集團一季度實現水泥產量220.39萬噸,銷量210.98萬噸,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了11.63%和8.17%。塔牌集團認為,水泥銷售量價雙雙下滑,主要是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房地產、基建等投資增速持續回落導致水泥有效需求下降,水泥價格從高位回落。報告期內公司水泥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了5.87%,而水泥平均銷售成本較上年同期則上升了3.31%,導致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了6.65個百分點,從而導致凈利潤下降。
ST秦嶺和四川雙馬則出現虧損:ST秦嶺一季度虧損4064.38萬元;四川雙馬營業總收入雖然實現增長,不過凈利潤還是虧損3257.90萬元,同比下滑344.07%。而去年一季度四川雙馬實現盈利1334.83萬元。
已公布的業績預告同樣不容樂觀。ST當代和天山股份預計分別虧損310萬元和1.33億元,冀東水泥預計虧損2億元至2.5億元,水泥銷量減少、價格降低是造成虧損的共同原因。
有研究報告指出,與上季度相比,水泥產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速加快,但是水泥產量、銷售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緩,水泥產業景氣度明顯減弱。主要原因為:受調控政策影響,水泥市場需求疲軟;投資增速放緩、國家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投資、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對水泥行業也有一定影響。需求不旺和之前新增產能釋放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而產能過剩引發無序競爭、價格下跌,最終導致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產能過剩成為目前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季度或回暖
部分公司在公布一季報的同時,還預測了上半年的盈利前景。
ST秦嶺對二季度的業績比較樂觀,稱由于公司所處區域市場有所好轉,公司產銷量及產品售價與一季度末相比遞增,預計上半年的累計凈利潤為虧損,但累計虧損額可能小于本報告期末虧損額。這也意味著,公司認為第二季度能實現盈利。
塔牌集團則沒那么樂觀,稱上半年盈利下滑幅度較一季度將拉大。塔牌集團認為,在水泥有效需求不足未明顯改善的前提下,預計2012年第二季度水泥價格比上年同期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成本受通脹的推動難以下降,公司盈利能力短期顯著受壓,預計2012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在50%-80%之間,超過一季度同比下降幅度47.57%。
有分析人士稱,房地產投資作為拉動水泥需求的一大動力,未來走向將影響水泥需求,而隨著700萬套保障房建設的開展,水泥市場供求關系有望得到改善。除了房地產之外,鐵路基建也是影響水泥需求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鐵道部部長盛光祖此前表示,今年4000多億元的建設資金已基本有了著落。鐵道專家王夢恕稱,隨著資金逐步到位,因資金鏈斷裂被迫停工的鐵路有八成已經復工。業內人士表示,鐵路建設全面復蘇,將拉動水泥需求,從而緩解水泥產能過剩的現狀,預計二季度水泥行業景氣度有望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