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泥解讀系列之一 大企業之間的重組整合將拉開帷幕
根據前不久發布的《水泥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水泥業將大力推進兼并重組。力爭到2015年,行業前10家企業生產集中度在35%以上。有關部門正在不斷支持行業內的大企業集團進行并購重組,做大做強區域水泥集團。
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大企業之間的重組整合將拉開帷幕。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認為,我國絕大多數產業都在進入市場飽和時代,企業未來的發展不能像過去那樣依靠建新線、圈地皮、蓋房子、買設備,而是要推進重組。
他表示,從發展規律來看,今后的重組會在大企業之間,或者大中企業之間進行。在完成西南水泥聯合重組后,中國建材將著手和大企業進行重做合作。
西南水泥解讀之二 過剩了,為什么還要建立水泥公司
整合存量,減量發展,提高集中度,是中國水泥行業發展的內在訴求與發展趨勢。只有占有一定市場份額的區域內領軍企業,才有能力引領行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才能在國家宏觀調控中發揮積極作用,才能推動水泥產品的價格回歸價值,這是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
中國建材為什么要進入西南地區組建西南水泥公司?宋志平說,中國建材組建西南水泥,就是要將其打造成為區域內的領軍企業,帶動區域內的企業共同成長,推動區域水泥行業實現理性競爭、價值回歸。西南地區水泥企業多,發展潛力大,發展空間大。在成功組建了3個地區水泥公司后,中國建材認為西南這個地區是現在要大規模重組的一個戰略區,這就是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個區域的原因。而且,這次重組恰逢其時。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說,今年西南地區盡管水泥市場需求增長達到了兩位數,但由于無序競爭,每噸水泥的平均利潤下降了近10%。
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曹江林這樣說:“做這件事情,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符合國家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政策的指引,‘十二五’規劃中,水泥工業的規劃是要提高集中度,淘汰落后,我們做這件事情,正是要提高集中度。還有,我們這樣做,也符合市場化的規律和產業發展的邏輯,對過剩產業,全時間除了重組和限產,沒有其他解決方法。”
西南水泥解讀之三 發展目標:為社會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水泥業利潤的快速增長,與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和大企業對市場的協同合作,特別是與貫徹以銷定產的市場原則密切相關。例如在水泥大省浙江,中國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聯合海螺水泥、紅獅集團、紅火集團、江山虎集團等水泥大企業開展節能限產,抑制過剩產能和惡心競爭,推動水泥價格逐步實現價值回歸。
據了解,中國建材進軍西南地區,大規模聯合重組西南地區水泥企業,得到了西南地區云貴川渝三省一市地方政府和水泥企業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
專家介紹,西南地區約有1.9億人口,“十一五”期間GDP的復合增長率超過11%,固定資產投資復合增長率超過25%,房地產投資復合增長率超過25%。“十二五”期間云貴川渝三省一市GDP的增長率都超過10%。“十一五”期間西南地區與水泥非常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復合增長率四川是30%,重慶是28%,云南是25%,貴州是26%;房地產投資復合增長率四川是27%,重慶是26%,云南是28%,貴州是30%。從上述數字可以看出,經濟的增長和城鎮化的發展會帶動西南地區的經濟穩步增長。
西南地區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優勢,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西南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發展。“十二五”期間,國家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這一區域的各項基礎建設及城鎮化水平會大力推進,因此,在未來5年,西南的水泥企業充滿了大踏步發展的機遇。
中國建材西南水泥計劃在用兩到三年時間,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實現云貴川渝三省一市水泥產能超過1億噸,占西南區域20%~25%試產份額,成為區域內最大的專業公司,在創造良好經濟效益、股東價值的同時,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