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渣日積月累,堆積成山,這些電石廢渣、磷石膏,還有目前社會廣為關注的鉻渣,就像壓在企業身上的一座座沉重的大山。而到2015年,化工行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5%,處置率要達到100%,如期實現這一“十二五”環境保護目標,更讓企業深感壓力。令人欣慰的是,從11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2011金隅水泥環保產業會議上傳來福音:金隅集團與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共同打造的“金隅四平”模式,為化工行業鏟除渣山找到了一個切實可行、實用高效的解決方案。
金隅集團近年來大舉挺進環保領域而為業界知名。該集團水泥板塊已相繼建成并成功運營我國第一條利用水泥窯無害化處置固體廢棄物示范線,自主研發建成我國第一條依托水泥窯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生產線;承建和運營了北京市最大危險廢棄物處置項目,發揮出固廢物環境“凈化器”的功能,為金隅水泥實現環保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隅集團黨群工作部部長吳東介紹,“十二五”開局之年,北京金隅集團水泥板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統一”。1~10月,產能規模、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同比分別提高5.87%、38.7%、68.7%,在轉型中保持了增長勢頭擴充了發展空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展“協同處廢”環保事業中,今年以來,金隅水泥板塊實現了創新突破——在全國率先探索出化工企業與水泥企業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的新路,與昊華集團重組的金隅四平水泥取得了全面成功。
中國建材市場協會副會長虞建華告訴記者,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每年產生幾十萬噸難以處置的廢棄物電石渣,通過與金隅水泥重組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水泥分公司,組建的金隅四平水泥公司,依托金隅集團的技術力量和資金實力,完善了利用電石渣替代石灰石制備水泥的全套解決方案。按照這一模式,全國電石企業每年產生的幾千萬噸電石渣可以轉化為替代石灰石的水泥原料。
今年,金隅集團已將“金隅四平”模式復制建設了“宣化金隅”和“沁陽金隅”水泥公司。與化工企業合作重組,以無害化消納電石渣廢棄物、減少石灰石開采量為目標的水泥產能規模擴展模式,不僅為化工企業變廢為寶開辟了新途徑,也為金隅水泥自身的擴張拓寬了空間。金隅水泥現已擁有33條生產線,遍布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吉林等省市。
生產過程高排放是化工行業一大特征,已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化工行業產生的工業固體廢棄物達1.3億噸,居全國工業第五位。其中,包括電石廢渣、磷石膏、鉻渣等。日積月累,堆積成山的固廢物已成為生態環境的隱患。僅今年以來,就已發生多起廢渣堆放引發的環境事件。為此,化工行業“十二五”環境保護目標已明確強調,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三廢”綜合利用。到2015年,化工行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5%,處置率要達到100%。
業界專家表示,化工行業要積極研究和開發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途徑,重點搞好電石渣、磷石膏等制各種新型建材,使固廢物綜合利用向資源化、工業化、規模化發展。到2015年,磷石膏年綜合利用率達到30%;聚氯乙烯行業實現電石渣全部綜合利用;硫鐵礦渣利用率達到100%;黃磷爐渣和泥磷綜合利用率在96%以上。同時,鉻鹽含鉻廢渣綜合利用率達到100%,不光當年產生的六價鉻渣實現100%綜合利用或無毒化處置,而且要完成行業歷史遺留400萬噸鉻渣無毒化處理或綜合利用。化工行業處置固廢物可謂重任在肩。
這些固廢物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金隅股份副總裁付秋濤這樣認為。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金隅四平”開創了化工與建材跨行業發展模式。發展這種跨行業循環經濟,既可以解決化工企業固體廢棄物污染難題,又解決了建材水泥企業擴張發展的資源緊缺問題。今年前10個月,金隅商品混凝土產銷量已達600萬立方米,年產能已經超過1000萬立方米,成為北方最大的商品混凝土供應商。
據付秋濤介紹,水泥行業與化工行業協同處廢,綜合利用電石廢渣,可以減少石灰石開采量,保護生態環境。此外,在磷石膏、脫硫石膏等制造建材方面,金隅在處理技術上已經不成問題。但他同時表示,目前,處置磷石膏等固廢物還面臨規模不集中、運輸成本高等諸多難題,特別是邊遠地區,如云南等。
金隅集團“十二五”規劃的要點之一,就是要肩負起國有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水泥企業將繼續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建材工業專業優勢,推動環保產業,起到固廢物污染環境的“凈化器”的作用。并將加強與化工行業攜手深入合作,共同促進跨行業循環經濟由“內環”轉向“外環”。
金隅集團近年來大舉挺進環保領域而為業界知名。該集團水泥板塊已相繼建成并成功運營我國第一條利用水泥窯無害化處置固體廢棄物示范線,自主研發建成我國第一條依托水泥窯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生產線;承建和運營了北京市最大危險廢棄物處置項目,發揮出固廢物環境“凈化器”的功能,為金隅水泥實現環保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隅集團黨群工作部部長吳東介紹,“十二五”開局之年,北京金隅集團水泥板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統一”。1~10月,產能規模、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同比分別提高5.87%、38.7%、68.7%,在轉型中保持了增長勢頭擴充了發展空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展“協同處廢”環保事業中,今年以來,金隅水泥板塊實現了創新突破——在全國率先探索出化工企業與水泥企業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的新路,與昊華集團重組的金隅四平水泥取得了全面成功。
中國建材市場協會副會長虞建華告訴記者,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每年產生幾十萬噸難以處置的廢棄物電石渣,通過與金隅水泥重組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水泥分公司,組建的金隅四平水泥公司,依托金隅集團的技術力量和資金實力,完善了利用電石渣替代石灰石制備水泥的全套解決方案。按照這一模式,全國電石企業每年產生的幾千萬噸電石渣可以轉化為替代石灰石的水泥原料。
今年,金隅集團已將“金隅四平”模式復制建設了“宣化金隅”和“沁陽金隅”水泥公司。與化工企業合作重組,以無害化消納電石渣廢棄物、減少石灰石開采量為目標的水泥產能規模擴展模式,不僅為化工企業變廢為寶開辟了新途徑,也為金隅水泥自身的擴張拓寬了空間。金隅水泥現已擁有33條生產線,遍布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吉林等省市。
生產過程高排放是化工行業一大特征,已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化工行業產生的工業固體廢棄物達1.3億噸,居全國工業第五位。其中,包括電石廢渣、磷石膏、鉻渣等。日積月累,堆積成山的固廢物已成為生態環境的隱患。僅今年以來,就已發生多起廢渣堆放引發的環境事件。為此,化工行業“十二五”環境保護目標已明確強調,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三廢”綜合利用。到2015年,化工行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5%,處置率要達到100%。
業界專家表示,化工行業要積極研究和開發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途徑,重點搞好電石渣、磷石膏等制各種新型建材,使固廢物綜合利用向資源化、工業化、規模化發展。到2015年,磷石膏年綜合利用率達到30%;聚氯乙烯行業實現電石渣全部綜合利用;硫鐵礦渣利用率達到100%;黃磷爐渣和泥磷綜合利用率在96%以上。同時,鉻鹽含鉻廢渣綜合利用率達到100%,不光當年產生的六價鉻渣實現100%綜合利用或無毒化處置,而且要完成行業歷史遺留400萬噸鉻渣無毒化處理或綜合利用。化工行業處置固廢物可謂重任在肩。
這些固廢物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金隅股份副總裁付秋濤這樣認為。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金隅四平”開創了化工與建材跨行業發展模式。發展這種跨行業循環經濟,既可以解決化工企業固體廢棄物污染難題,又解決了建材水泥企業擴張發展的資源緊缺問題。今年前10個月,金隅商品混凝土產銷量已達600萬立方米,年產能已經超過1000萬立方米,成為北方最大的商品混凝土供應商。
據付秋濤介紹,水泥行業與化工行業協同處廢,綜合利用電石廢渣,可以減少石灰石開采量,保護生態環境。此外,在磷石膏、脫硫石膏等制造建材方面,金隅在處理技術上已經不成問題。但他同時表示,目前,處置磷石膏等固廢物還面臨規模不集中、運輸成本高等諸多難題,特別是邊遠地區,如云南等。
金隅集團“十二五”規劃的要點之一,就是要肩負起國有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水泥企業將繼續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建材工業專業優勢,推動環保產業,起到固廢物污染環境的“凈化器”的作用。并將加強與化工行業攜手深入合作,共同促進跨行業循環經濟由“內環”轉向“外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