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所長指出造成差價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砂漿生產廠家的設備折舊、利潤和稅金的增加。其次,工地現拌砂漿也存在有材料損耗不能準確定量,勞動力需求量和管理工作量多于使用商品砂漿的現象,只是這些施工及管理支出的節約還未能有效統計。
樊所長提到:上海目前已實現60%的水泥散裝化。有關資料顯示,每實現1%的水泥散裝化將創造9億多的經濟效益。在未來的幾年里上海要實現剩余40%的散裝水泥還需要靠商品砂漿來實現。
在使用商品砂漿對工地造價的影響方面,按定額砂漿用量0.089m3/m2(高層)、0.198m3/m2(多層)計算,使用散裝干粉砂漿代替現場攪拌砂漿所增加的成本約為12.06~26.82元/m2,使用預拌砂漿所增加的成本約為4.98~11.08元/m2。按2005年全市商品房銷售均價6698元/m2比較,約占0.74‰~4.00‰。
樊所長同時強調:商品砂漿是一種可以體現以人為本,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節能材料。按傳統現場攪拌砂漿的生產方式,從原材料準備到生產都使用人工操作,不僅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下,而且勞動生產條件惡劣,大量粉塵彌漫作業現場,有害氣體嚴重影響勞動者身心健康。
使用預拌和散裝干粉砂漿后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都是在幾乎緊閉狀態下機械化操作,對勞動者基本不存在健康危害,還大大節省勞動力。
國外統計數據表明,使用商品砂漿可提高工作效率5—6倍,勞動強度大大減輕,真正起到了減員增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