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們對中聯重科進行調研,就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問題,與公司領導進行了交流。
公司產品以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為主。公司是國內主要的工程機械生產商,從營業收入來看,在國際工程機械行業中排名20 位左右,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機械、土方機械等十幾個大類,在中國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司上市以來經歷了快速成長,公司2008 年營業收入135.5 億元,近三年來均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長。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械,2009 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中,公司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和分別占38%和40%。
混凝土機械:2008 年,公司完成了對意大利CIFA 公司的股權收購,CIFA 公司的經營情況已有所好轉,公司收購CIFA的目的,主要在于它的技術,今年公司已經在CIFA 的技術基礎上,生產出3 橋48 米的泵車,是國內同類泵車中重量最輕的,另外,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CIFA 在歐洲的營銷網絡。2009 年上半年CIFA 實現銷售收入7.28 億元,2009 年公司通過合并CIFA 公司,混凝土機械收入增長達到了62%。由于歐洲和美國的營建投入自從2008 年以來一直處于持續下滑中,目前美國有企穩跡象而歐洲尚未出現,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帶動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銷售和利潤的主要市場仍在國內市場。
混凝土機械的下游需求中,房地產和各項基礎建設占據很大比例。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僅40%左右,仍處于較低水平,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小城鎮建設,提高對民生工程的投入,上述政策將帶動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業(含保障房)建設的繁榮,從而帶動對混凝土機械的需求。目前,金融危機的陰影正逐漸散去,我國經濟步入復蘇,房地產業自年初以來快速反彈,新房開工面積增速自今年6 月份以來大幅反彈,11 月的單月新開工面積達到16199 萬平方米,同比增速達到193.61%。由于2009 年1-11 月商品房竣工面積大幅低于銷售面積,我們預期至少2010 年上半年我國新房開工面積將保持高水平,并從而帶動對混凝土機械的需求。
公司的混凝土機械銷售規模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與三一重工兩家占據了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公司混凝土機械銷售規模從2004 年的12 億元,迅速擴張到2008 年的47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2009 年上半年公司混凝土機械銷售規模達到35.34 億元,同比增長62%。我國房地產及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是公司混凝土機械高速發展的保障。
在 2008 年上半年前公司的混凝土機械毛利率保持在32%左右,2008 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公司混凝土機械毛利率下降為23.94%,2009 年上半年有所恢復,達到27.38%。我們認為2009 年下半年及 2010 年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局面難以根本扭轉,預計至少2010 年上半年鋼鐵價格難以出現大幅上漲局面,因此我們預計公司混凝土機械毛利率未來年份將維持在27.5-28%之間或以上。
起重機械:2003 年,中聯重科與浦沅重組,五年來公司起重機業務快速增長,起重機應用廣泛,與基礎建設聯系緊密。
我國政府自2008 年底開始對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明顯加強,2009 年前11 個月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更是達到66.4%,遠超過同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32%的水平。2009 年初,國家提出的四萬億投資的計劃,基礎建設項目的陸續開工,大大刺激了起重機行業的需求。據我們估計,四萬億所投資的項目中,尚有許多仍處于立項與開工階段,未來1-2 年內基礎建設仍將維持較強力度,而起重機行業必將隨基礎建設保持較快增速。
今年以來,國家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反映特別是高速鐵路的建設直接拉動了汽車起重機的需求,從行業銷量上,我們也能看出,今年起重機行業一改過去僅3 到5 月是銷售旺季的傳統,一直到10 月仍保持著較高銷量,彌補了年初旺季銷量的不足。作為行業龍頭,公司的汽車起重機在2009 年上半年銷售數量同比增長20.24%,2009 年7-11 月銷售數量同比增長90.18%,今年下半年的銷售情況表現出強勢復蘇、淡季不淡的跡象。由于鐵路、公路、基建建設工期一般均需2-3 年以上,因此預計2010 年汽車起重機仍將保持旺盛需求,公司銷售收入增速將維持在同比增長25%的水平。
其他產品: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環衛車輛生產企業,掃路車和清洗車等產品市場占有率近60%,在城市化進程的帶動下,尤其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0 年及以后我國中央政府將在小城鎮的建設方面加大力度,因此我們預計該業務將維持較快增長的趨勢。公司收購的華泰重工發展迅速,在物流輸送設備方面增長較快。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看好未來中國基建和房地產業的發展空間,工程機械需求還將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將分享行業快速增長帶來的收益。我們預計公司2009 年到2011 年的每股收益為1.35 元、1.72 元、2.13 元。公司目前股價25.75 元,相對2009 年到2011 年的市盈率分別為19.07 倍、14.97 倍、12.09 倍。考慮行業整體估值水平和公司的成長性,我們認為給予公司2010 年20 倍的市盈率是比較合理的,合理股價為34.4 元。
公司產品以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為主。公司是國內主要的工程機械生產商,從營業收入來看,在國際工程機械行業中排名20 位左右,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機械、土方機械等十幾個大類,在中國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司上市以來經歷了快速成長,公司2008 年營業收入135.5 億元,近三年來均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長。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械,2009 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中,公司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和分別占38%和40%。
混凝土機械:2008 年,公司完成了對意大利CIFA 公司的股權收購,CIFA 公司的經營情況已有所好轉,公司收購CIFA的目的,主要在于它的技術,今年公司已經在CIFA 的技術基礎上,生產出3 橋48 米的泵車,是國內同類泵車中重量最輕的,另外,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CIFA 在歐洲的營銷網絡。2009 年上半年CIFA 實現銷售收入7.28 億元,2009 年公司通過合并CIFA 公司,混凝土機械收入增長達到了62%。由于歐洲和美國的營建投入自從2008 年以來一直處于持續下滑中,目前美國有企穩跡象而歐洲尚未出現,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帶動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銷售和利潤的主要市場仍在國內市場。
混凝土機械的下游需求中,房地產和各項基礎建設占據很大比例。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僅40%左右,仍處于較低水平,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小城鎮建設,提高對民生工程的投入,上述政策將帶動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業(含保障房)建設的繁榮,從而帶動對混凝土機械的需求。目前,金融危機的陰影正逐漸散去,我國經濟步入復蘇,房地產業自年初以來快速反彈,新房開工面積增速自今年6 月份以來大幅反彈,11 月的單月新開工面積達到16199 萬平方米,同比增速達到193.61%。由于2009 年1-11 月商品房竣工面積大幅低于銷售面積,我們預期至少2010 年上半年我國新房開工面積將保持高水平,并從而帶動對混凝土機械的需求。
公司的混凝土機械銷售規模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與三一重工兩家占據了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公司混凝土機械銷售規模從2004 年的12 億元,迅速擴張到2008 年的47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2009 年上半年公司混凝土機械銷售規模達到35.34 億元,同比增長62%。我國房地產及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是公司混凝土機械高速發展的保障。
在 2008 年上半年前公司的混凝土機械毛利率保持在32%左右,2008 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公司混凝土機械毛利率下降為23.94%,2009 年上半年有所恢復,達到27.38%。我們認為2009 年下半年及 2010 年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局面難以根本扭轉,預計至少2010 年上半年鋼鐵價格難以出現大幅上漲局面,因此我們預計公司混凝土機械毛利率未來年份將維持在27.5-28%之間或以上。
起重機械:2003 年,中聯重科與浦沅重組,五年來公司起重機業務快速增長,起重機應用廣泛,與基礎建設聯系緊密。
我國政府自2008 年底開始對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明顯加強,2009 年前11 個月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更是達到66.4%,遠超過同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32%的水平。2009 年初,國家提出的四萬億投資的計劃,基礎建設項目的陸續開工,大大刺激了起重機行業的需求。據我們估計,四萬億所投資的項目中,尚有許多仍處于立項與開工階段,未來1-2 年內基礎建設仍將維持較強力度,而起重機行業必將隨基礎建設保持較快增速。
今年以來,國家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反映特別是高速鐵路的建設直接拉動了汽車起重機的需求,從行業銷量上,我們也能看出,今年起重機行業一改過去僅3 到5 月是銷售旺季的傳統,一直到10 月仍保持著較高銷量,彌補了年初旺季銷量的不足。作為行業龍頭,公司的汽車起重機在2009 年上半年銷售數量同比增長20.24%,2009 年7-11 月銷售數量同比增長90.18%,今年下半年的銷售情況表現出強勢復蘇、淡季不淡的跡象。由于鐵路、公路、基建建設工期一般均需2-3 年以上,因此預計2010 年汽車起重機仍將保持旺盛需求,公司銷售收入增速將維持在同比增長25%的水平。
其他產品: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環衛車輛生產企業,掃路車和清洗車等產品市場占有率近60%,在城市化進程的帶動下,尤其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0 年及以后我國中央政府將在小城鎮的建設方面加大力度,因此我們預計該業務將維持較快增長的趨勢。公司收購的華泰重工發展迅速,在物流輸送設備方面增長較快。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看好未來中國基建和房地產業的發展空間,工程機械需求還將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將分享行業快速增長帶來的收益。我們預計公司2009 年到2011 年的每股收益為1.35 元、1.72 元、2.13 元。公司目前股價25.75 元,相對2009 年到2011 年的市盈率分別為19.07 倍、14.97 倍、12.09 倍。考慮行業整體估值水平和公司的成長性,我們認為給予公司2010 年20 倍的市盈率是比較合理的,合理股價為3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