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化學學會旗下《化學與工程新聞》雜志的2008年全球化工50強日前出爐。該榜是按照各公司在2008年全年的銷售額和利潤表現來排名,化工50強公司的銷售總額較上年增長了9.6%,達8920億美元,這其中有高油價引發了產品提價因素在內。從50強的利潤指標來看,明顯感受到經濟低迷所造成的影響。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化工50強公司的利潤總額降至600億美元,下挫幅度接近27%,平均利潤率指標也由2007年的10.3%大幅下降至2008年的7.5%。巴斯夫仍穩居第一、陶氏再次緊隨其后。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以705億美元的化學產品銷售額,再次位居世界化工50強的首位,這已是該公司連續6年排名第一。巴斯夫2008年的銷售收入與上年相比,下降了不到1%;利潤指標則下降了40%,降至39億美元。該公司利潤的絕大部分不是來自于化學品業務,而是由其溫特沙爾油品及天然氣勘探業務貢獻。陶氏化學再次成為全球第2大化學品公司,2008年的銷售額達58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7.5%;不過其利潤指標則較上年大幅下挫了44.1%,降至22億美元。巴斯夫和陶氏化學極有可能在明年的榜單上再次位居第1和第2,因為今年4月兩家公司都完成了一宗大的兼并活動。巴斯夫購得專用化學品生產商汽巴精化,后者2008年的銷售收入為55億美元,未進入50強榜單;陶氏化學則將羅門哈斯收至麾下,羅門哈斯以8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位列今年的第42名。
煉油業務貢獻巨大、并購導致排名變化。排在第2位的仍是英國的英力士集團,其2008年的銷售收入為470億美元,煉油業務貢獻巨大。殼牌公司的排名從上年的第3退至第11,在于今年的統計扣除了其非化學品業務的銷售收入。50強中的第4位是利安德巴塞爾公司。如果將英力士煉油業務排除在外的話,利安德巴塞爾將進入三甲。排在第5~10位的分別是埃克森美孚、沙伯公司(SABIC)、中石化、杜邦、道達爾、臺塑集團。中石油的排名從去年的第17升至今年的第15。除了利安德巴塞爾,一些公司排名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也是并購交易的結果。阿克蘇諾貝爾在2008年1月完成兼并ICI公司,排名從上年的第18升至今年的第13;SABIC在2007年8月兼并了GE塑料,排名則由上年的第7升至今年的第6。化肥公司喜獲豐收、中東地區成為亮點——2008年對于肥料公司來說可謂是豐收年,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一漲再漲。世界化工50強榜單上,化肥公司數目明顯增多,除了挪威的亞拉公司(由上年的第29升至第18)外,美國美盛公司、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鉀肥公司及以色列化工公司也赫然上榜,分列第34、第37和第50位。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它們的銷售收入與上年相比,全都增長了50%以上,尤其是后3家公司,去年榜單上未見其身影。
今年50強中的另一大亮點是中東公司的崛起。2008年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了17.8%,名次也上前一步。此外,伊朗的國有石油公司(NPC)也以78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位列第45名。NPC是目前正處于巨量石化產能擴張之中的眾多中東公司之一。僅在中東地區今年就有5個乙烯裂解項目開始運行。巨量擴能存在隱患高點投資仍需謹慎——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亞洲的幾個項目也處于投產當中,即使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開始恢復,大宗化學品仍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從產能過剩的角度來看,目前還不是最壞的情況,估計2010~2011年將是大宗化學品競爭最為激烈時期。這種過剩局面解釋了阿聯酋阿布扎比國際石油投資公司(IPIC),在今年初能以較低價格收購加拿大諾瓦化學公司。考慮到諾瓦化學公司在加拿大戰略價值,23億美元的收購價對于IPIC來說真是撿了大便宜。此前很多人都認為這筆交易應當在更高的價位,不過由于今后幾年石化行業競爭將非常激烈,這樣的收購價也可以接受。此次經濟衰退嚴重程度對于化工行業來說都未經歷,所有公司受到重創、訂單突然減少30%以上。對于最近10多年熱衷于化工行業購并活動的私人股份公司來說,2008年意味著轉折年。目前這些公司已意識到,在行情最火爆時投資于化工行業注定要經歷非常艱苦的一段時光。
煉油業務貢獻巨大、并購導致排名變化。排在第2位的仍是英國的英力士集團,其2008年的銷售收入為470億美元,煉油業務貢獻巨大。殼牌公司的排名從上年的第3退至第11,在于今年的統計扣除了其非化學品業務的銷售收入。50強中的第4位是利安德巴塞爾公司。如果將英力士煉油業務排除在外的話,利安德巴塞爾將進入三甲。排在第5~10位的分別是埃克森美孚、沙伯公司(SABIC)、中石化、杜邦、道達爾、臺塑集團。中石油的排名從去年的第17升至今年的第15。除了利安德巴塞爾,一些公司排名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也是并購交易的結果。阿克蘇諾貝爾在2008年1月完成兼并ICI公司,排名從上年的第18升至今年的第13;SABIC在2007年8月兼并了GE塑料,排名則由上年的第7升至今年的第6。化肥公司喜獲豐收、中東地區成為亮點——2008年對于肥料公司來說可謂是豐收年,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一漲再漲。世界化工50強榜單上,化肥公司數目明顯增多,除了挪威的亞拉公司(由上年的第29升至第18)外,美國美盛公司、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鉀肥公司及以色列化工公司也赫然上榜,分列第34、第37和第50位。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它們的銷售收入與上年相比,全都增長了50%以上,尤其是后3家公司,去年榜單上未見其身影。
今年50強中的另一大亮點是中東公司的崛起。2008年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了17.8%,名次也上前一步。此外,伊朗的國有石油公司(NPC)也以78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位列第45名。NPC是目前正處于巨量石化產能擴張之中的眾多中東公司之一。僅在中東地區今年就有5個乙烯裂解項目開始運行。巨量擴能存在隱患高點投資仍需謹慎——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亞洲的幾個項目也處于投產當中,即使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開始恢復,大宗化學品仍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從產能過剩的角度來看,目前還不是最壞的情況,估計2010~2011年將是大宗化學品競爭最為激烈時期。這種過剩局面解釋了阿聯酋阿布扎比國際石油投資公司(IPIC),在今年初能以較低價格收購加拿大諾瓦化學公司。考慮到諾瓦化學公司在加拿大戰略價值,23億美元的收購價對于IPIC來說真是撿了大便宜。此前很多人都認為這筆交易應當在更高的價位,不過由于今后幾年石化行業競爭將非常激烈,這樣的收購價也可以接受。此次經濟衰退嚴重程度對于化工行業來說都未經歷,所有公司受到重創、訂單突然減少30%以上。對于最近10多年熱衷于化工行業購并活動的私人股份公司來說,2008年意味著轉折年。目前這些公司已意識到,在行情最火爆時投資于化工行業注定要經歷非常艱苦的一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