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7月29號正式實施的“DB34/T 4238-2022 水工混凝土老化防護處理施工質量檢測技術規程”新標準可知,該標準對2022年混凝土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及技術要求進行了明確說明,其詳細情況具體如下:
一、防護砂漿檢測技術要求
防護砂漿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具體如下,且應符合設計要求。
1、原混凝土表面處理厚度
符合設計要求
2、外觀檢查
防護層與基層之間、各防護層之間應粘結牢固,防護層表面應平整、無脫落、空鼓、裂縫等現象。
3、防護層施工厚度
防護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應低于設計值,且最小值不應低于設計厚度的80%。
4、界面粘結強度/MPa
≥0.5或檢測點全部為基層內部破壞。
5、抗碳化性能
防護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二、防護混凝土檢測技術要求
防護混凝土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具體如下,且應符合設計要求。
1、原混凝土表面處理厚度
符合設計要求
2、外觀檢查
防護層與基層之間、各防護層之間應粘結牢固,防護層表面應平整、無脫落、空鼓、裂縫等現象。
3、防護層施工厚度
實測防護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應低于設計值,且最小值不應低于設計厚度的80%。
4、界面粘結強度/MPa
≥1.0或檢測點全部為基層內部破壞
5、抗碳化性能
防護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三、防護涂料檢測技術要求
防護涂料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具體如下,且應符合設計要求。
1、外觀檢查
防護層與基層之間、各防護層之間應粘結牢固,防護層表面應平整、無脫落、空鼓、裂縫等現象。
2、防護層施工厚度
實測防護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應低于設計值,且最小值不應低于設計厚度的80%。
3、界面粘結強度/MPa
≥1.5或檢測點全部為基層內部破壞
4、抗碳化性能
防護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