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領域,作為原材料加工生產的預拌混凝土和砂漿企業,容易產生粉塵、廢水、噪音等污染。因而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攪拌站的智慧生產、綠色生產,對于環境保護尤為重要。
針對預拌混凝土和砂漿企業的綠色環保低碳生產,成都從選址到生產再到監控監管,都探索出了一系列要求。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為了實現對成都全市攪拌站綠色環保生產的實時線上線下監督全覆蓋,目前,成都全市所有混凝土、砂漿攪拌站的綠色環保生產均已納入視頻在線監控,接入成都市智慧工地監管系統。目前,成都全市攪拌站共計安裝視頻在線監控攝像頭1000余個,可全天24小時監控攪拌站生產情況。
這套系統如何監控攪拌站的綠色生產?7月12日上午,記者前往成都市智慧工地調度中心、綠色攪拌站點位進行了探訪。
▲成都市智慧工地調度中心
大車進出沒及時噴淋?
馬上通知整改!
7月12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位于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市智慧工地調度中心。現場的工作人員對著電腦忙碌,正前方的大顯示屏上,則是攪拌站內生產運行的實時畫面。
“全市190余個攪拌站,我們可以隨時監控查看任何一家、重點點位、重要環節的生產狀況。”據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旦監控中看到有任何生產管理不嚴,或是沒按照綠色生產要求操作的,相關工作人員會立即通知現場要求整改。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還會按要求對企業進行處理。
“比如砂漿運輸車進出站點,按要求必須進行噴淋除塵,”該負責人說,監控中一旦看到大車直接進出,未進行噴淋環節,就會馬上通知現場整改。“在監控的作用下,企業會盡可能嚴格規范各個生產環節、流程,同時,還會進一步創新綠色生產方式。”
緊接著,記者來到位于成都市雙流區的中建西部建設西南有限公司興城廠,這里正是一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也是典型的“綠色攪拌站”。
▲揚塵在線監控系統
記者走進企業院內,第一眼就看到了空地上裝置的“揚塵在線監控系統”。該設備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交替顯示著PM10、PM2.5,以及噪聲分貝的實時數據。幾乎每秒鐘,數據都會隨著實時環境產生細微起伏。而這一設備,已與成都市住建局的智慧工地系統聯網,所有數據都會實時傳輸到全市大系統之中,納入監控。
院內還能看到數十輛大型混凝土運輸車輛。“車輛進出都需要噴淋除塵。”該企業工作人員介紹,此外,為防止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有混凝土滴落在車外,每臺車輛尾部都安裝了防漏裝置,可以及時回收。
▲混凝土運輸車的防漏裝置
走進生產區域,除了隨處可見攝像頭,還能看到復雜的設備中,有回用水監測實時數據顯示屏,其監測的是回收水的水質。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實現污水零排放,預拌混凝土生產采用的是循環水裝置,并實時監測水質,以確保循環用水的同時,不影響混凝土生產質量。
推廣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砂漿
上半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4.3萬噸
為了降低水泥、混凝土生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成都對攪拌站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規范要求。
比如在選址方面,成都規定,攪拌站選址應符合當地規劃及土地使用性質、建設要求,并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站區面積不小于30畝;符合當地環保要求,通過屬地環境影響評價,取得環評批復(或備案報告)和環評驗收報告。應遠離生態敏感區、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區、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距離居民區、醫院、學校、機關、科研單位等噪聲敏感用地達到相應規范要求。
在加強站點建設管理方面,成都要求攪拌站應當按照無粉塵污染、低噪音生產、廢棄物零排放的綠色環保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并通過綠色生產達標考核驗收;應符合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生產區、辦公區和生活區采用分區布置,功能分區合理,區間應有相互不構成干擾的安全、防護距離和措施。道路硬化,廠區內重車通行道路設置有霧化噴淋降塵等設施。廠區整體綠化面積達15%以上,整體清潔衛生等等。
▲回用水監測實時數據顯示屏
此外,成都要求全市所有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攪拌站必須安裝揚塵噪聲在線監測設施和遠程視頻監控系統。
今年上半年,全市住建系統還對在建項目開展了“禁止現場攪拌”雙隨機抽查,對100余個違規在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和使用袋裝水泥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根據情況進行了批評教育、責令整改,嚴處違規項目18個,并對項目的建設、施工、監理企業納入不良信用扣分。
2021年上半年,成都全市水泥散裝量達到687.5萬噸,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使用量分別達到3450萬方、450萬噸。
大力推廣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改變了建筑行業原本在工地現場攪拌作業的傳統方式,這也大大降低了工地現場的揚塵、碳排放等污染。記者了解到,2021年上半年,成都全市因推廣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實現節約16.3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4.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2萬噸,減少粉塵排放3.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