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笨重的“大塊頭”混凝土,也能“水上漂”?10月17日,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來自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UIUC)、浙江大學、中南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印度Kongu工程學院等十余所高校參賽隊伍的30條混凝土龍舟開啟了一段相遇相識之旅,共同演繹當混凝土技術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交相融時的創意與精彩。
本次大賽寓專業性、文化性、娛樂性、協同性、創新性于一體,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國內外交流,反映國內外混凝土科學研究和建造技術進步,提高大學生材料與結構設計、分析計算與實際操作、藝術外觀設計、自動控制應用和跨專業協同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據了解,參賽龍舟要用水泥基固化材料、混凝土和泡沫模板輕質砂石等制成,其中混凝土材料在船體中的體積比不得少于50%。同時還需要在船上安裝發動機和遙感接收設備,遙控操作人員通過遙控指揮龍舟的航行。肖巖教授的碩士生孔佑博宏介紹:“今年的參賽隊伍都很積極地嘗試新技術,大部分龍舟的船身和骨架用了3D打印技術和生物質纖維技術;在之前的校內賽,還有兩組同學嘗試了Wi-Fi遠程模塊操控,但是因為技術不成熟被遺憾淘汰。”
本次邀請賽產生了14個三等獎,8個二等獎,3個一等獎和2個特等獎,以及技術挑戰獎,最佳外觀設計獎,國際友誼獎和榮譽參賽獎等9個單項獎。榮獲特等獎的隊伍分別是來自西南交通大學的“雷神”混凝土龍舟隊和來自浙江大學的“排水渠過彎號”混凝土龍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