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威海環翠區環鋼建材店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水泥案。
環翠區環鋼建材店銷售的標稱為蓬萊中海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雙德利”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經檢驗為不合格。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水泥,沒收尚未銷售的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雙德利”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5kg,罰款1955元,沒收違法所得275元。
在水泥行業,產品質量不合格甚至無證生產現象屢禁不止,除了企業經營者的為牟取暴利不擇手段因素外,違法成本過低也是導致這一頑疾泛濫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報道了“ 山東25噸問題水泥賣到河南農村學?!笔录呐袥Q結果。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期公布的刑事判決書顯示,“問題水泥”事件中涉事廠家濟寧固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4名責任人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早些時候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6至9個月不等。
該事件經眾多媒體報道后,網友紛紛發表看法:
通過上述評論不難看出,違法成本過低成為了輿論關注的重點。
在威海的這個案例中,對違規商家的犯案細節并未過多描述,但罰款1955元,沒收違法所得275元。這樣的處罰結果對涉案公司,以及存在生產、銷售不合格水泥的單位有何震懾力,答案恐怕顯而易見了。
水泥、商混作為重要的建筑材料,質量容不得半點馬虎,但在全國各地的質量抽檢中曝出產品不合格的比比皆是:
日前,山東省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通報2020年5月份流通領域水泥商品質量市級專項監督抽查情況。本次監督抽查10家經營部、12個批次,包括白色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等,其中合格商品10批次,合格率為83.33%,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為16.67%。
其中標稱新泰市某經營處銷售的白色硅酸鹽水泥,網上查詢無生產許可證書信息,3天抗折、抗壓強度不合格;某經營處銷售的P.S.A32.5礦渣硅酸鹽水泥網上查詢無生產許可證書信息,3天抗折、抗壓強度不合格。
在“問題水泥”事件曝光后,時隔不到1年時間山東地區就又出現無證生產的水泥產品,這種現象令業界嘩然。這一方面爆出違規企業的膽大妄為,也給當地水泥市場管理部門提出考驗。
泰安市局提出,各縣市區局,特別是發現問題水泥的所在地縣市區局,要在強化生產、流通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同時,充分發揮基層監管所屬地監管職能,加大對生產、流通領域監督檢查頻次,特別是對國省道周邊、偏遠鄉鎮、農村經銷點等流通領域的水泥等重點商品的監督抽查力度,一旦發現違法行為,立即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