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3個月至5個月不等的錯峰停窯期之后,據不完全統計,江蘇、山西、吉林、遼寧、甘肅、河南、新疆等7個省份的水泥熟料生產線4月1日全面開窯,水泥企業復工步入“快車道”。
4月1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各地的多家水泥企業,了解水泥企業產能恢復情況、產業鏈狀況及將面臨的市場機遇和挑戰。
“熟料生產線剛啟動,產能恢復了80%。”吉林某大型水泥生產企業負責人說:“目前,熟料銷售主要消化去年年末的庫存,企業庫存壓力不斷減緩。且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運輸方面的難題已經得到了化解。”
“3月6日,公司水泥生產線全面復工;3月15日,已累計停產四個月的熟料生產線也復工復產了。”太原獅頭水泥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梁玉通對企業復工進展爛熟于心。
據悉,水泥錯峰生產2015年開始在部分省份試點,有效緩解了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促進行業平穩運行。
“做好復工復產工作與錯峰生產并不矛盾。”2月28日,中國水泥協會在2020年首場“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信息發布會”上稱。
據業內人士介紹,就水泥行業來看,北方地區大部分水泥熟料企業在取暖季執行“錯峰生產”政策,同時由于秋冬季節為行業淡季,企業也會選擇這段時間進行例行檢修。各省的具體錯峰時間會有所差異,在執行過程中不同企業的“錯峰”時間也有所不同。
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建材工業協會印發的相關通知指出,山西境內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參與錯峰生產的時間為4個月,錯峰生產時間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按照通知要求,山西省水泥企業只要根據實際情況,水泥熟料生產線在錯峰生產時間內停產4個月,即可開工。
談及疫情對企業一季度的影響,上述吉林水泥企業負責人坦言:“影響挺大的,一季度銷售方面有很大的下降。”
據他介紹,盡管對水泥行業而言,冬季屬于淡季,生產銷售都會有所下降,但往年由于冬季依然進行基建施工,市場仍有一定的需求,今年則受疫情影響市場“縮水”明顯。
3月31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公布的水泥行業2020年1月至2月運行情況顯示,受需求不足、銷量大幅下降影響,預計1月至2月水泥行業營業收入下降超過40%。
“受疫情影響,基建工程啟動較慢,整個工程和建筑行業尚未全面復工,所以對水泥企業而言,下一步最大的困難還是終端市場的需求問題。”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道。
“從全年看,2020年水泥需求是延后釋放,對全年整體需求影響不大。基建和房地產仍將對水泥需求起到較強的支撐和拉動作用,預計全年需求將依舊維持在23億噸左右。”中國水泥業協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