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個噴頭噴霧抑塵、揚塵監測用上“高科技”、渣土車出門三層沖洗……3月28日,記者走訪宿遷市區多家工地發現,由于開啟了精準治塵的新模式,雖然施工現場熱火朝天,但整個工地依然空氣清新、干凈整潔。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建筑工地快速增多,揚塵污染已成為大氣污染主要原因之一。而《大氣污染防治法》對揚塵污染防治雖然有所要求,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導致監管作用難以有效發揮。
“原來執法參考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中有些規定比較籠統,個別工地便存在僥幸心理,屢教不改?!笔凶〗ň仲|安站副站長駱林波說,基于揚塵污染防治形勢和生態環境工作發展需要,出臺一部專門治理揚塵污染的單項地方性法規顯得尤為迫切。
治揚塵污染,還市民一個潔凈天空。2019年10月29日,在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宿遷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意味著,我市將以14條防治硬措施對揚塵污染說“不”。
如今,宿遷首部揚塵污染單項立法條例施行即將滿月,記者探訪發現,哪里有“污染源”,哪里就有一套解決方案。
在太湖路小學施工現場,上百個噴頭正在噴霧降塵,可移動的霧炮車能夠解決臨時出現的揚塵點,通過揚塵監測系統則可反映空氣質量的實時數據。
“如遇PM2.5值超標時,項目現場將實行24小時不停息噴淋作業。”市城投集團太湖路小學項目負責人黃小銳說,為抑制揚塵,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一直嚴格執行《條例》相關規定,嚴格督促施工單位落實防塵措施,保證現場達標。
在宿遷經開區珺悅閣項目施工現場,只見白色水霧從高空塔吊上不斷飄散,出現了一道大大的彩虹。“這就是我們的塔吊霧化噴淋系統,覆蓋半徑50米,直接針對高空揚塵?!表椖拷浝韯⒎褰榻B說,塔吊噴淋成為工地上的一道特殊景致,項目部對抑制施工揚塵的積極性也越發高漲。
在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南校區項目施工區,主要出入口、施工便道、車行道路、腳手架底和主要材料堆放場地,都作了硬化處理,《條例》宣傳條幅懸掛在多處醒目位置。“《條例》標準細化,我們建設方化壓力為動力,積極把好現場防疫、揚塵管控、安全管理三道關。”項目建設方負責人田榮華說。
駱林波告訴記者,《條例》的實施,讓揚塵管控有了更好的法律依據,有力推動了工地揚塵管控水平提升,“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宣傳條例力度,推動形成社會監督共治的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