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大批北方地區的居民又要面對炎熱的一天。北京最高氣溫在38℃左右,局地在40℃以上。天津更是不遑多讓,最高氣溫將達到39℃。
難怪不少人感慨:這么熱的天,命是空調給的。
而炎熱的夏天也意味著用電高峰的到來。7月2日11時20分,廣州電網統調負荷今年第一次創歷史新高,最高負荷達到1805.7萬千瓦。
從我國發電量占比的情況看,火電仍然超過70%。那么,在高溫的刺激下,煤炭價格還好嗎?
各地備戰用電高峰
6月25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2019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今年迎峰度夏即將到來,煤電油氣運需求將大幅增加,局部地區高峰時段仍存在保障壓力。
通知表示,今年以來,全國能源需求增長總體平穩,1-5月份全國電力、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分別增長4.9%、11.4%。隨著迎峰度夏期間全國氣溫不斷攀升和空調制冷負荷不斷釋放,局部地區高峰時段將出現供需偏緊,如遇大范圍持續極端高溫天氣,形勢將更趨嚴峻。
因此,要求各產煤地區要組織指導煤炭生產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組織生產,保障穩定供應;晉陜蒙等重點產煤地區要帶頭落實增產增供責任,加快釋放優質產能,增加有效資源供給;大型煤炭企業要積極挖潛增量,發揮表率作用。
為何重點提出煤炭?因為保證煤炭供應,就是保證火電供應,從而保證了大量電力供應的正常。今年1-5月份,全國火力絕對發電量約為全國發電總量的73.39%,仍然是電力供應的“主力軍”。
除發改委之外,各地也開始積極備戰用電高峰。
6月19日,陜西電網2019年迎峰度夏新聞發布會在西安南山750千伏變電站舉行,根據夏季用電和全省經濟形勢,預計今夏陜西電網最大負荷2680萬千瓦,同比增長11.9%。
6月28日上午,國網衡陽供電公司舉行2019年“迎峰度夏”期間有序用電演習。據測算,今年7至9月供電“迎峰度夏”期間,預計湖南電網出現最大用電需求3200萬千瓦,而最大供電能力約2903萬千瓦,存在297萬千瓦的電力缺口。
此外,2019年度夏期間,廣州電網預計最高用電負荷需求為1860萬千瓦,同比2018年增長10.8%。廣州供電局通過建立度夏新增問題快速解決機制等多種措施,全力應對夏季用電高峰。
高庫存:電廠的“應激反應”
那么,在用電高峰期到來之際,煤炭價格什么反應呢?
平穩,甚至有小幅下跌。華金證券研報數據顯示,6月25日到7月1日,產地動力煤價格分化,山西、蒙西、河北動力煤價格上漲1%-3%,蒙東、黑龍江、貴州、陜西等產地動力煤價格下跌1%-1.5%。秦皇島港動力煤價格續漲2%,廣州港除神木塊煤微漲外其余持平。
為什么?因為煤炭主要的下游——電廠,一直保持著高庫存。華金證券研報數據顯示,6月25日到7月1日,六大電廠煤炭庫存回升2.5%至1790萬噸,庫存可用天數上升0.6天至27.9天。
秦皇島煤炭網的數據顯示,7月3日,下游電廠日耗穩定在65萬噸左右水平,恢復不及預期,庫存繼續向上累計,逼近1850萬噸,繼續刷新年內最高值。
“電廠維持高庫存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被動的,一個主動的。主動的原因,主要是之前每次一到用電高峰期,下游電廠的庫存一旦不足,煤炭價格就瘋長。前一兩年,價格最高到了780元。所以,電廠為了應對價格極端變化,采取了高庫存的手段,這樣價格一旦高了它可以不買。”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江露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至于被動的原因,江露認為是因為之前去產能壓縮了地方煤炭產量,現在煤炭的供應逐步恢復,自然而然要進行行業調整,庫存就會慢慢上去。“電廠的高庫存狀態應該會持續下去。可能未來整個行業回到一個比較均衡的狀態時,庫存才會稍微降一些。”
電廠的高庫存也帶來了煤炭價格的平穩甚至下跌。6月份,內蒙古全區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14.22元/噸,環比下降3.76%。同期,全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200.15元/噸,環比下降0.69%;折算為標準煤后平均值為395.97元/噸,環比下降1.19%。
事實上,今年以來,煤炭價格一直表現平平,這一點也可以從煤炭業利潤中窺見一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9.4%,不過仍然達到1110.6億元。2018年,這一數據為同比增長5.2%。
“煤炭行業的利潤下行是一個正常的事情。因為煤炭去產能,整個煤炭行業從上游到下游,就是從坑口一直到下游電廠,利潤分配出現變化,利潤全部集中在煤炭企業那邊去了。”江露指出,“現在,電廠‘緩過勁兒’來,整個庫存慢慢回升到一個比較高的狀態,它對價格有一定的應對能力。所以煤炭行業下降是必然的,因為在整個行業中,利潤分配此前是畸形的。”
據記者了解,目前原煤生產仍在加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原煤產量3.1億噸,同比增長3.5%,增速比上月加快3.4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008萬噸,比上月增加2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