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15時,在浙江省溫州港狀元岙碼頭,裝載著5.56萬噸馬來西亞進口黃砂的“長航津海”輪順利完成接卸作業,這也是浙江省首次完成外貿黃砂接卸作業。這標志著,浙江省進口河砂的大幕全面拉開!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基建項目的推進,黃砂的需求量不斷增大。與此同時受環境執法力度日益加大影響,眾多沿江、沿河的小型非法采砂廠陸續關停,導致黃砂市場供不應求,黃砂價格一路攀升。供需端發生變化,讓不少建筑企業開始“舍近求遠”。于是大量來自福建、廣東以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黃砂,紛紛通過水路轉運至江浙滬等長三角地區,形成了“南砂北運”的景象。
曾經不起眼的黃砂一時間成為了眾人爭搶的“香餑餑”,也為港口運輸生產帶來了發展機遇。溫州港集團在今年年初提出了“緊抓‘南砂北運’趨勢,引進大型上游客商,建立儲砂、洗砂、配砂業務基地”的發展規劃,并成功吸引黃砂客商落戶溫州港。
此次,進口黃砂接卸作業的順利完成,為溫州港開展相關業務打下良好基礎,未來,進口黃砂業務將會是溫州港散貨業務努力爭取的新增長點。
據了解,浙江省砂石供需關系較為緊張。去年,浙江省散裝水泥辦公室發布1-9月份浙江省預拌混凝土相關信息時,提到:黃砂、石子價格上漲致浙江混凝土連續9個月價格一路上揚。其中,黃砂價格由1月的100元/噸漲至目前130元/噸以上、石子價格上漲20元/噸以上。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也發布《浙江省高耗能行業項目緩批限批實施辦法》,要求:對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新增能耗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緩批限批。這意味著,浙江省將緩批限批砂石礦山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