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灣相關媒體發布消息稱,國內政府針對于水泥市場的利好政策將推動水泥企業全年經營業績上升,不旺也難。
消息稱:政府針對水泥市場不斷加嚴的錯峰生產、供給側改革及強化環保督查等政策,以及多數地區房地產交易量回溫,水泥廠今年首季均交出不錯成績單;
市場預期,國內水泥價格將持續上漲、在錯峰生產及去產力度逐漸加大的政策推動下,水泥廠全年營運不旺也難,臺泥(1101)、亞泥(1102)、嘉泥(1103)、信大(1109)今年營運將達到近五年來的高峰。
水泥族群今年營運狀況
臺泥第一季度獲利29.45億元,已創單季同期歷史新高;
亞泥獲利18.97億元,也是單季歷史新高;
嘉泥則是受惠持股臺泥股權,今年首季1.52億元,扭轉去年同期虧損的局面。
臺泥今年成長最大的動能,應該是臺泥國際私有化。
臺泥國際去年第四季完成私有化后,臺泥今年將可以認列100%大陸業績,全年營收獲利可望因此大幅成長。
而屬臺灣區域內最大水泥生產廠,在前瞻計劃工程量陸續釋出,加上房地產開工率提升對水泥需求增加,臺泥指出,臺灣區域內獲利空間也會成長,加上大陸地區獲利的爆發,全年獲利成長空間應可被期待。
亞泥大陸市場今年首季營運獲利3.08億元人民幣,是西進以來單季最高;
亞泥指出,在當地水泥價格進入旺季調漲下,今年獲利季季高的趨勢應可確定。
在景氣好轉下,亞泥預期,轉投資事業如遠東新、嘉惠電廠等,今年營運都會比去年好很多。
去年因轉換臺泥國際股票而成為臺泥前5大股東的嘉泥,今年也會因“裙帶關系”跟著受惠。轉投資收益“水漲船高”,加上投資的觀光旅館事業收益漸增,嘉泥2018年獲利可望擺脫過去5年低迷,出現翻轉契機。
雖然在大陸南京只有一個250萬噸的水泥窯,不過,在當地水泥價格飛漲下,信大今年第一季稅后凈利1.22億元,已比去年同期年成長268.72%。
由于在這一波大陸水泥價格的上漲區域,以華東地區市場上漲幅度最大,信大南京廠因此受惠;
市場預期,這波大陸水泥上漲趨勢應可維持到年底,信大水泥今年營運將因大陸市場而有非常大的成長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