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天氣漸冷,供暖期提前來臨,加之即將到來的秸稈焚燒季及氣象部門預測今冬黑龍江省氣象條件不利用污染物擴散等疊加因素,該省即將面臨秋冬季空氣質量下降的嚴峻考驗。
10日,黑龍江省環保部門召開全省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督查工作動員會議,對該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部署,重點對哈爾濱、大慶、綏化這三個城市,通過落實“錯峰起爐”、排查“作坊式”企業、檢查企業污染防治設施等措施,改善今冬空氣質量。
氣象條件不利 重污染天氣可能提前
去年以來,黑龍江省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6年,PM10平均濃度達到57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18.6%,提前實現了“大氣十條”的既定目標;《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得到了有效實施,淘汰了1387臺10噸以下燃煤小鍋爐,累計完成了19臺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電廠現役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全省環境行政處罰案件和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案件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但從監測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PM2.5和PM10均值濃度不降反升,到7、8月份,空氣環境質量沒有明顯好轉,在空氣質量改善上沒有起到正面推動作用。1-8月份,全省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89.6%,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1個百分點;哈爾濱市達標天數比例為74.5%,同比下降了7.5個百分點。全省PM2.5和PM10均值濃度分別為33和5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升高了3和7微克/立方米。
面對即將全面開啟供暖期,黑龍江省空氣環境質量將進一步下降,也是歷來該省空氣質量惡化、重污染天氣頻發的重點時段,根據2013至2016年的空氣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顯示,黑龍江省秋冬季空氣環境質量較其他月份相比明顯惡化,并且逐年呈現加重的趨勢。
黑龍江省環保廳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環境保護部近期情況通報,經有關氣象專家初步分析研判,今年秋冬季該省天氣形勢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受北極海冰融化面積擴大、太平洋海溫變化等因素影響,西伯利亞冷高壓可能弱于常年,冷空氣南下頻次可能少于常年,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增強,可能造成秋冬季的氣溫較高,濕度大,加之供暖期提前,重污染天氣過程相對可能提前來臨。
提前供暖期 多措施備戰大氣污染
近期,天氣漸冷,黑龍江省部分區域已開始供暖,省環保部門從全省抽調了500多名環境執法人員,開展全省環保系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專項行動(2017年10月—2018年4月),采取系列措施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治霾衛藍”戰役。
10日,哈爾濱市部分熱企已開始啟動供熱系統熱態試運行,哈爾濱、大慶、綏化作為大氣污染做為防治聯防聯控區域,將根據供暖需求,采用隔時分批起爐的方式,控制起爐時段,進行“錯峰起爐”,防止集中起爐造成大氣污染物累積,短時難以擴散,發生大氣污染現象。同時,各地要立即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的監督檢查,確保在供暖期前所有供熱鍋爐除塵、脫硫、脫硝設施能夠正常運行。
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黑龍江省環保部門將逐個排查行政區域內各類污染源,摸清污染排放實際情況,完善污染源企業名單,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減排措施項目的清單,實現不同預警級別污染物減排比例。提高預測預報能力,聯合相關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開展預測預報工作,為重污染天氣應對提供技術支撐。要制定高標準預警預報要求和應急響應措施,當預測到可能出現大范圍持續重污染天氣過程時,根據預測預報信息啟動應急預案,降低預案啟動條件,提前預警并進入應急響應狀態。
黑龍江省環保廳表示,加強對企業污染防治設施的監督檢查,杜絕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和偷排偷放問題的發生。特別是哈爾濱市,要加強對市區內火電、熱電聯產、供熱企業污染防治設施的檢查力度,密切關注企業起爐時的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黑龍江省的水泥建材行業已基本進入冬季停產階段,焦化行業始終處于低水平運行階段,針對這類企業,將做好企業物料堆放和其他無組織排放節點的監督檢查。對石化、醫藥、農藥、汽車制造及維修、機械設備制造、家具制造等產生VOCs的行業,督促企業強化綜合治理,進行煙氣排放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和運維工作。
防治低矮面源大氣污染,散布于城鄉結合部、城中村、棚戶區等居民居住區的“作坊式”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沒有環保審批手續,生產工藝落實,沒有污染防治設施,生產成本低,游離于監管之外,而往往是這種企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最大。黑龍江省將通過此次督查,對此類沒有任何治理設施、超標排放、過去沒人管的企業進行嚴厲打擊,對不符合要求的,該淘汰關閉的堅決淘汰,能夠提升改造、完善治理設施的,進行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