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一起特大建材合同詐騙案被破獲 多家砂石供應商遭騙4000萬血本無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8-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法制日報
核心提示:10余家建材公司,忙碌的“混凝土生產線”,以大量進貨為借口要求砂石、水泥供應商墊資,再以高息利誘讓20余名供應商深陷“經濟糾紛”,其實這些公司都是空殼公司,而所謂的“經濟糾紛”實際上則是詐騙。近日,經泰州市公安局指定管轄,興化警方成功破獲一起涉及浙江、安徽、江西、陜西、上海等6省市、20多家砂石、水泥供應商的特大系列合同詐騙案,一舉抓獲夏某、朱某等26名犯罪嫌疑人。

墊資供貨在建材市場經營中司空見慣,這也是建材供應商噩夢的源頭。


10余家建材公司,忙碌的“混凝土生產線”,以大量進貨為借口要求砂石、水泥供應商墊資,再以高息利誘讓20余名供應商深陷“經濟糾紛”,其實這些公司都是空殼公司,而所謂的“經濟糾紛”實際上則是詐騙。



近日,經泰州市公安局指定管轄,興化警方成功破獲一起涉及浙江、安徽、江西、陜西、上海等6省市、20多家砂石、水泥供應商的特大系列合同詐騙案,一舉抓獲夏某、朱某等26名犯罪嫌疑人。


短短兩年多時間,夏某、朱某等人就購進建材價值6000余萬元,20多名建材供應商損失達4000余萬元。


建材供應商深陷“經濟糾紛”


2014年10月以來,興化市公安局經偵大隊陸續接到尤某等20多人報案,稱被興化人夏某、朱某等人詐騙砂石、水泥等建材數千萬元。


“墊資供貨在建材市場經營中司空見慣,這也是建材供應商噩夢的源頭。”興化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徐德銀介紹,受害人按照合同約定供貨后,每每受害人催要貨款,夏某等人要么以“資金沒有回籠”為由,要么以“資金周轉困難”為借口推脫,不是“玩失蹤”就是“躲貓貓”,大部分受害者手中就只剩下一堆無法兌現的“欠條”。


徐德銀說:“我們還發現,供應商與興化當地所謂的多家‘建材公司’交易過程中,供貨合同、支付憑證、余款欠條一應俱全,從表面上看,是典型的經濟糾紛。”



砂石高進低出空殼公司漸顯原形


2016年7月,興化警方根據現有線索組織開展偵查工作。


警方發現,夏某、朱某等人從安徽、江西等地購進砂石,運到江蘇泰州高港碼頭,每噸價格79元。在簽收貨物后,夏某等人直接將砂石轉運至其他船只上,后被不同的人運到混凝土攪拌站,轉售的價格僅為72元,每噸凈虧本7元,還不包括噸位損耗。


“夏某、朱某等人大量購進砂石而沒有實際用于生產,反而低價出售,而且明顯是虧本買賣,有悖常理。”徐德銀說。


后警方順藤摸瓜,發現最終收貨的人均系夏某等人的債主。警方又圍繞夏某、朱某等人的公司深入偵查,發現其注冊的10余家建材公司,均是空殼公司,沒有一家是從事實體經營的。


“此外,我們調查后發現夏某、朱某等人均債務纏身,僅在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就多達300多頁,標的額2000余萬元。”徐德銀說。經警方追根溯源,大量證據證實,夏某、朱某等人具有實施合同詐騙的重大嫌疑。


制造各種假象掩蓋詐騙真相


2017年4月11日,泰州市公安局決定對此案立案偵查,同月13日,夏某、朱某、吳某等26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悉數抓獲歸案。


經查,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夏某以興化市洪建建材有限公司對外經營商品混凝土生意,編造公司實力雄厚、生產混凝土需要大量原材料等,通過中間人介紹認識材料供應商尤某、劉某等人,并以材料用量大需要墊資為借口,以簽訂合同和口頭約定的形式,僅支付少量貨款騙取受害人大量墊資供應砂石、水泥等建材,累計騙取各類建材貨物價值1300余萬元。


“其實,這期間夏某的公司都是租賃的,雖然生產混凝土,但是一方面為了償還債務,一方面為了掩人耳目,還以生產假象繼續騙取材料供應商墊資供貨。”徐德銀介紹說。


后來,隨著討債的供應商越來越多,上當受騙的供應商也不再供貨,為了繼續實施詐騙,夏某以“轉讓”的形式將公司“轉給”了朱某。之后,其又接著以朱某的“江蘇凱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名義實施詐騙,先后騙取錢某、周某等供應商價值1500余萬元的材料。


“其實,凱達公司只是換了個‘門臉’,從成立也就生產了幾十方混凝土,就是做做樣子。”朱某交代說,如果供應商前來實地考察,要么裝模作樣地生產一番,要么就將供應商帶到他人的公司貨場蒙蔽對方。


“這個團伙屬于松散型的詐騙團伙,團伙成員之間相互‘介紹’業務,若在一家供應商實施詐騙對方停止供貨后就另選他家,一家接著一家騙。”徐德銀說。


“即使供應商到公安局報案,我們也不怕,因為我們手中有欠條,這是經濟糾紛。”夏某交代說,“如果遇到供應商催款,我們就支付少量貨款搪塞,再以支付高額利息為誘餌,讓他們離不開。”


截至目前,警方已查明該團伙騙取的價值6000余萬元貨物大部分被犯罪嫌疑人用于抵款償還個人債務和高額利息,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建材市場經營不規范是根源


徐德銀介紹,警方對該系列合同詐騙案深入剖析發現,詐騙團伙成員的作案手段并不高明,但是卻能屢屢得逞。一方面,他們手中都有一個足以蒙蔽他人的“建材公司”;另一方面,墊資供貨的“市場規則”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據朱某交代,他注冊的“凱達公司”對外號稱注冊資金1000萬元,其實就是自己隨手填寫的。一旦材料供應商提出到公司考察,他們就請來一幫“同行”熱情“接待”、共同“捧場”,上演雙簧戲,并將供應商帶至正規公司現場考察。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所謂的辦公室、貨場等多為租賃,甚至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徐德銀介紹,“往往供求雙方簽訂的供貨合同不規范,尤其在對方屢屢不履行合同約定或口頭約定的情況下,心存僥幸沒有引起足夠的警惕,導致越墊越多越陷越深,有的就像本案中的供貨商接連遭遇詐騙,導致血本無歸。”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儋州市| SHOW| 岚皋县| 扶余县| 开阳县| 长宁县| 普兰县| 绥江县| 灵石县| 乾安县| 南雄市| 吴桥县| 乌拉特中旗| 巨野县| 界首市| 嘉荫县| 称多县| 阿坝县| 永顺县| 吉木乃县| 聂荣县| 蒙城县| 襄垣县| 镇远县| 将乐县| 三原县| 封丘县| 买车| 永年县| 嵊泗县| 湄潭县| 汉沽区| 荥阳市| 丹巴县| 综艺| 兰考县| 和平区| 盐山县| 金山区|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