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泵送普通混凝土是抽自來水,那么泵送C100這樣超高強度的混凝土就是抽糯米團子。”就在中建四局董事長兼西塔項目總經理葉浩文這樣跟中國工業報記者描述著超高強度混凝土泵送難度的時候,12月16日下午3點,在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簡稱西塔)項目工地,中聯重科研制的混凝土輸送機械已將C100超高強度混凝土成功送上了411米高的作業平臺。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韓學松向一同前來見證這一世界級先進成果的建筑行業、建材行業、機械行業及設計院所的專家、學者們宣布:“超高強度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泵送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今天得以破解。”
挑戰世界泵送最高難度
成功收購意大利CIFA后已經成為世界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的中聯重科,為完成西塔高難度混凝土輸送任務做了充分準備。2008年10月17日,中聯重科混凝土輸送泵將C100超高強度混凝土一次性泵送至333米高度,刷新了超高強度混凝土超高泵送的世界紀錄。中建四局董事長葉浩文告訴記者:“早在中央電視臺新樓建設中,我們就選擇了中聯重科的設備承擔混凝土泵送任務,西塔工程我們再次選擇中聯,是因為他們在泵送領域的實力,今天將C100超高強度混凝土送上了411米的高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中國硅酸鹽學會高性能混凝土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馮乃謙表示:“今天泵送至411米的,其實是免振自密實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相對于振動成型C100高性能混凝土來說,它的泵送難度更大,世界上還沒有泵送振動成型C100超過400米的先例,更不要說泵送免振自密實C100到411米了,中聯設備確實破解了一道世界難題。”西塔工程部部長劉付均也評價說:“西塔項目混凝土輸送泵的輸送能力達到90立方米/小時以上,并且混凝土標號非常高,達到了C100,這種混凝土澆成的構件每平方毫米能夠承受10公斤的壓力,接近鑄鐵C140的強度。”
新獲9項專利的西塔泵
據悉,中聯重科在混凝土輸送設備領域先后獲得過100余項國家專利。中聯重科高級總裁張建國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為滿足廣州西塔項目施工的特殊要求,他們組建了由泵送領域資深專家組成的項目技術攻關組,進行西塔成套泵送設備開發、設計及制造,新獲國家專利9項。
這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HBT110.40.572RS型超高壓混凝土輸送泵,液壓系統工作壓力32MPa,混凝土出口壓力可達40MPa,創下了輸出功率、輸出壓力兩項世界最高紀錄,理論泵送高度達到1000米。與過去的機型相比,西塔泵還在整體布局的合理性、液壓系統在高壓大排量的工作條件下的密封可靠性及工作可靠性、大功率工作條件下油溫的控制、泵送系統的系統剛性、高黏度混凝土的泵送工作條件下的吸料效率等許多方面實現創新突破。
如果說泵送系統是“心臟”的話,混凝土輸送管道就是“血管”。西塔工程高壓輸送對“血管”的抗爆能力和耐磨壽命要求是普通混凝土輸送管道的3倍。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混凝土機械分會理事長陳潤余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說:“這么高強度的混凝土,中聯的設備輸送了17萬多立方米還沒換管道,是很了不起的。”設計過程中,中聯重科技術人員對輸送管道的管徑、管厚、接頭形式、密封圈等環節逐一進行論證,選擇了最優方案。他們還深入西塔工地進行實地勘測,設計了多個布管方案,和施工建設單位負責人反復溝通,終于確定了科學、合理的混凝土輸送管布管方案,保證了混凝土泵送施工的順利進行。
產學研用聯合創新的典范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韓學松在廣州稱西塔項目是產學研用聯合創新的一個典范。廣州西塔由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與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建。為了有效解決西塔工程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這一世界難題,西塔總包項目部聯合清華大學高科技專家委員會和中聯重科等單位組成聯合攻關組,從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合理選擇壓制方法、泵送技術及設備研制等方面開展重點攻關。
2008年4月,總包項目部主持產學研用各方在廣州成功召開了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17日,各方一起對新研制出的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進行了超高泵送試驗。
在此基礎上,聯合攻關組通過反復試驗,進一步改善提高了C100超高強度混凝土的性能,研制出了更加便于超高泵送的C100高性能混凝土和C100免振自密實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泵送設備的研發上,也是產學研用多方反復探討,不斷完善設計,成功研制出能夠滿足西塔施工甚至更高要求的成套設備,從而將C100這樣超高強度的混凝土不斷送上新的世界高度。
陳潤余告訴記者,目前世界上混凝土泵送最高已達601米,是阿聯酋迪拜塔,但混凝土的強度僅為C50。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泵送高度達到492米,混凝土的最高強度也只有C60。
正在建設中的廣州西塔總投資60億元,總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建筑總高度437.5米,是世界第六、中國大陸第二高樓。整個工程分地下5層,地上103層,是我國樓層最多的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101層,臺北101大廈101層),計劃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韓學松向一同前來見證這一世界級先進成果的建筑行業、建材行業、機械行業及設計院所的專家、學者們宣布:“超高強度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泵送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今天得以破解。”
挑戰世界泵送最高難度
成功收購意大利CIFA后已經成為世界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的中聯重科,為完成西塔高難度混凝土輸送任務做了充分準備。2008年10月17日,中聯重科混凝土輸送泵將C100超高強度混凝土一次性泵送至333米高度,刷新了超高強度混凝土超高泵送的世界紀錄。中建四局董事長葉浩文告訴記者:“早在中央電視臺新樓建設中,我們就選擇了中聯重科的設備承擔混凝土泵送任務,西塔工程我們再次選擇中聯,是因為他們在泵送領域的實力,今天將C100超高強度混凝土送上了411米的高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中國硅酸鹽學會高性能混凝土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馮乃謙表示:“今天泵送至411米的,其實是免振自密實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相對于振動成型C100高性能混凝土來說,它的泵送難度更大,世界上還沒有泵送振動成型C100超過400米的先例,更不要說泵送免振自密實C100到411米了,中聯設備確實破解了一道世界難題。”西塔工程部部長劉付均也評價說:“西塔項目混凝土輸送泵的輸送能力達到90立方米/小時以上,并且混凝土標號非常高,達到了C100,這種混凝土澆成的構件每平方毫米能夠承受10公斤的壓力,接近鑄鐵C140的強度。”
新獲9項專利的西塔泵
據悉,中聯重科在混凝土輸送設備領域先后獲得過100余項國家專利。中聯重科高級總裁張建國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為滿足廣州西塔項目施工的特殊要求,他們組建了由泵送領域資深專家組成的項目技術攻關組,進行西塔成套泵送設備開發、設計及制造,新獲國家專利9項。
這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HBT110.40.572RS型超高壓混凝土輸送泵,液壓系統工作壓力32MPa,混凝土出口壓力可達40MPa,創下了輸出功率、輸出壓力兩項世界最高紀錄,理論泵送高度達到1000米。與過去的機型相比,西塔泵還在整體布局的合理性、液壓系統在高壓大排量的工作條件下的密封可靠性及工作可靠性、大功率工作條件下油溫的控制、泵送系統的系統剛性、高黏度混凝土的泵送工作條件下的吸料效率等許多方面實現創新突破。
如果說泵送系統是“心臟”的話,混凝土輸送管道就是“血管”。西塔工程高壓輸送對“血管”的抗爆能力和耐磨壽命要求是普通混凝土輸送管道的3倍。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混凝土機械分會理事長陳潤余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說:“這么高強度的混凝土,中聯的設備輸送了17萬多立方米還沒換管道,是很了不起的。”設計過程中,中聯重科技術人員對輸送管道的管徑、管厚、接頭形式、密封圈等環節逐一進行論證,選擇了最優方案。他們還深入西塔工地進行實地勘測,設計了多個布管方案,和施工建設單位負責人反復溝通,終于確定了科學、合理的混凝土輸送管布管方案,保證了混凝土泵送施工的順利進行。
產學研用聯合創新的典范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韓學松在廣州稱西塔項目是產學研用聯合創新的一個典范。廣州西塔由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與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建。為了有效解決西塔工程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這一世界難題,西塔總包項目部聯合清華大學高科技專家委員會和中聯重科等單位組成聯合攻關組,從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合理選擇壓制方法、泵送技術及設備研制等方面開展重點攻關。
2008年4月,總包項目部主持產學研用各方在廣州成功召開了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17日,各方一起對新研制出的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進行了超高泵送試驗。
在此基礎上,聯合攻關組通過反復試驗,進一步改善提高了C100超高強度混凝土的性能,研制出了更加便于超高泵送的C100高性能混凝土和C100免振自密實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泵送設備的研發上,也是產學研用多方反復探討,不斷完善設計,成功研制出能夠滿足西塔施工甚至更高要求的成套設備,從而將C100這樣超高強度的混凝土不斷送上新的世界高度。
陳潤余告訴記者,目前世界上混凝土泵送最高已達601米,是阿聯酋迪拜塔,但混凝土的強度僅為C50。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泵送高度達到492米,混凝土的最高強度也只有C60。
正在建設中的廣州西塔總投資60億元,總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建筑總高度437.5米,是世界第六、中國大陸第二高樓。整個工程分地下5層,地上103層,是我國樓層最多的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101層,臺北101大廈101層),計劃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