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甘肅省建材工業協會了解到,剛剛過去的2016年,甘肅省建材行業面對市場萎縮、產能過剩、效益下滑的嚴峻形勢和挑戰,深入貫徹落實國辦34號文件精神和甘肅省政府關于《甘肅省建材工業轉型發展實施方案》的有關要求,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真抓實干,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協調機制,全面推行水泥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倡導和促成建立西北相鄰四省區行業聯動機制,在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等方面均取得較好成效。全省建材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態勢。水泥及制品業平穩運行,陶瓷、石材、復合材料、新型建材產業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主要產品價格觸底回升,建材工業經濟效益穩中有升。尤其作為建材主導產業的水泥工業,在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利潤實現了較大增長。
據統計,2016年,甘肅省規模以上建材企業累計完成水泥產量4633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商品混凝土產量約216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0.7%;水泥混凝土電桿15.9萬根,同比增長4.7%;平板玻璃產量約605萬重量箱,同比增長384.7%;鋼化玻璃產量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1%;中空玻璃產量8.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4.3%;石膏板產量約5419萬平米,同比增長155.4%;陶瓷磚產量約43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4%;瀝青和改性瀝青防水卷材529.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7.2%;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56.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41%;花崗石板材1242.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制品79噸,同比增長214.4%。
2016年,全省規模以上建材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60億元,同比增長4.8%。完成工業增加值95.5億元,同比增長4.6%,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6.1%,近20年來首次突破6%大關。
總體看,影響甘肅建材工業經濟運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水泥企業錯峰生產有序開展,產品價格觸底反彈。
2015年以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固定資產投資減少、新增產能的集中釋放等因素影響,水泥產品持續走低,2016年6月水泥產品價格跌至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2016年下半年,由于水泥企業錯峰生產的有序開展,庫存也降至近年來的最低水平,供給關系有了較大改善,產品價格觸底反彈,企業毛利率進入合理區間。
二是煤價和治超成本增加推動建材產品價格上揚。
2016年4月以來,全國主要產煤企業嚴格執行276個工作日,煤炭行業去產能效果明顯,促使整體動力煤供應持續緊缺,坑口價快速上漲,煤價上漲了近200元/噸,與此同時,《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和《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治超新政實施后,隨著公路治超的推進,建材產品的運輸秩序也逐步得到規范,受煤價大幅上漲和治理超載影響,導致企業生產和運輸成本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為保障行業利潤,甘肅省建材產品的價格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揚。
三是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刺激了建材行業的發展。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先后發布《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和《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文件,甘肅省政府發布了《甘肅省“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甘政辦發〔2016〕151號)和《甘肅省建材工業轉型發展實施方案》(甘政辦發〔2016〕152號)文件,明確了建材行業今后的發展目標,刺激了建材行業的發展。
四是甘肅省建材行業協會為建材行業維護市場秩序,提高行業效益做了大量工作。
2016年,甘肅省建材行業協會立足行業、服務企業,通過堅持抓好建材工業經濟運行工作,特別是重點企業的預警監測工作,定期召集重點企業召開經濟運行分析工作會,及時發現并化解建材行業發展中出現的難點熱點問題;認真落實甘肅省工信委、環保廳文件精神,組織水泥企業開展好錯峰生產工作;切實加強行業自律行為,積極推行《甘肅省建筑材料行業自律公約》等工作,在維護企業基本效益、市場秩序、行業健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