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受運輸半徑限制,具有很強的區域屬性,一方面,其在需求下行期能夠一定程度抵御外來者沖擊,加之行業集中度較高、協同自律基礎較好,景氣度好于鋼鐵、煤炭等其他產能過剩行業;但另一方面,各區域供需關系和競爭格局的差異亦加大了區域分化及企業間分化。本文通過圖說的形式,圍繞需求、供給、價格、競爭格局等方面,對全國各區域水泥行業景氣度走勢做出預判。其中,華北京津冀和中南兩廣區域行業景氣度走勢及競合情況略好于其他地區(利好企業:金隅冀東、華潤水泥),而西北新疆、華北晉蒙地區、東北地區產能過剩嚴重,競爭秩序較差(關注企業:天山股份、青松建化、吉林亞泰)。
1、區域需求
2016年在房地產明顯回暖及基建較好支撐疊加影響下水泥需求回暖,全年水泥需求同比增長2.5%。分區域看,基建投資帶動下西南地區云南水泥需求漲幅居全國首位,達17.80%,而得益于京津冀一體化戰略背景下房地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華北地區河北水泥需求同比增長9%。西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在前期持續高增長后急速回調,陜西、新疆需求下降較為明顯;東北地區受房地產投資乏力影響,遼寧、吉林水泥需求下降;華東長三角區域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城鎮化水平相對較高,基建投資增長空間不大,2016年浙江水泥需求亦有所下調。
2、區域供給
隨著行業產能過剩嚴重成為共識,加之環保要求從嚴從緊,近年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斷崖式下跌,新增產能持續負增長但仍有增量,根據中債資信水泥數據庫,目前產能過剩矛盾較為突出的區域包括山西、內蒙以及前期產能增速較快的新疆地區。
目前水泥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方向主要是污染物排放不達標、能耗超限、產品質量不達標和安全生產不達標等情節嚴重的情況,實際淘汰空間有限,對行業供需難有實質性影響,2016年以來行業供需格局改善主要依賴于北方冬季錯峰生產與南方淡季限產,即壓減產量而非產能。2016年10月,工信部發文部署2016~2020年期間水泥錯峰生產安排,要求15個北方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從11月開始先后進行3~5個月的錯峰生產,并要求其他地區參照北方地區做法,結合當地情況,在春節、酷暑伏天和雨季開展錯峰生產。
本次錯峰生產西北區域(除新疆外)與去年同期相比停窯時間減少20天,東北區域和新疆停窯時間增加半個月,山東和河南停窯時間增加2個月,整體而言停窯力度進一步加大;此外,南方地區部分省份亦陸續公布淡季停產計劃,若上述停窯限產執行到位,有助于穩定區域水泥價格。
根據產能過剩分布地圖(2),考慮錯峰生產及行業慣例55天/年停產檢修期后,各區域產能過剩矛盾有所緩解,然而盡管錯峰停窯時間較長,但晉蒙和新疆地區產能過剩矛盾依然突出,未來簡單依靠錯峰改善供需格局的空間較為有限,短期內恐難走出低迷。
3、價格表現
在下游需求有所回暖、煤炭價格下半年漲幅較大以及公路超限管理新規導致原材料運費提高等多重因素帶動下,水泥價格于2016年一季度末觸底反彈并持續回升。
由于基數較低,得益于京津冀地區需求回暖、金隅冀東整合帶來競爭秩序改善等因素,全年42.5號水泥價格漲幅117元,居全國首位,價格水平亦從2015年末全國末尾攀升至第二位;東北地區往年在黑龍江、吉林良好競爭秩序支撐下價格處全國高位,但2016年在需求低迷背景下價格漲幅較小,截至2016年末價格已處倒數第二位。
從各省2016年水泥價格變化方面看,河北水泥價格漲幅全國居首,達220元,山東、河南在四季度錯峰執行后價格亦有明顯增長,整體看納入統計的30個地區中40%地區漲幅超過100元,33%地區水泥價格漲幅在50~100元區間,僅新疆水泥價格較2015年末有所下降。
從各省2016年末水泥價格水平方面看,得益于成本上漲以及四季度錯峰生產執行堅決限制熟料供應,河南、山東水泥價格處全國高位,而河北在京津冀地區需求改善、行業整合等多方面作用下價格亦達到400元/噸。行業景氣度較低的晉蒙、新疆、遼寧等地區水泥價格仍然處于低位,而長三角地區傳統水泥大省在需求增長有限、生產成本較低的背景下水泥價格處相對較低水平。
4、競爭秩序
伴隨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的逐步下滑,水泥需求增長基本見頂,在此背景下企業強強聯合或抱團取暖成為必然,2016年包括中建材集團和中材集團合并、金隅集團和冀東集團重組以及華新水泥整合拉法基瑞安水泥資產在內的大企業間整合已經拉開序幕,待重組完成水泥行業競爭格局或將發生重大變化,但短期內各區域競合關系仍有望保持穩定。
分區域看,兩湖、長三角等地區較好的競爭秩序和主導企業間相對成熟的競爭策略利于區域價格維持合理水平;東北地區黑吉兩省集中度雖較高,但脫離需求基礎的協同效果已逐漸趨弱,正如上文所提,2016年東北地區水泥價格漲幅全國墊底;山西和內蒙是全國水泥區域產能集中度最低的兩個省份,區域內尚未形成具有明顯優勢的龍頭企業,低迷的需求疊加較差的競爭秩序對未來區域價格走勢形成制約。
5、區域展望
展望2017年,在需求下行預期下,各區域景氣度或將進一步分化:
東北區域,新一輪東北振興政策或加速基建項目落地,但在人口加速外流、房企投資意愿較弱背景下,房地產投資乏力或導致水泥需求整體仍趨下降,預計協同暫可勉力維持價格,待錯峰期后價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關注遼寧低價水泥對區域價格的沖擊。
東北地區,京津冀一體化帶動河北房地產投資向好,但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或對2017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形成抑制,需求或呈前高后低走勢,冀東金隅整合助推水泥價格上漲;晉蒙地區供需結構矛盾仍然突出,本輪煤價上漲未能對地區經濟形成有效支撐,較差的競爭秩序對未來價格走勢形成制約。
東長三角區域基建較為完善,未來在房地產投資下滑預期下水泥需求增速或進一步放緩,但長三角區域市場成熟、競爭秩序相對較好,水泥價格有望維持2016年末相對高位;江西區域封閉、產能集中度高,水泥價格彈性較好;關注福建海運水泥沖擊及山東區域競爭格局變化。
中南兩湖地區新增產能壓力逐步釋放;兩廣地區需求有望向好,價格有望維持高位;此外仍需關注山水股權之爭事件后續發展對山東、河南、遼寧三省區域競爭格局的影響。
西南地區,川渝基建投資支撐水泥需求,隨著企業協同意愿增強及錯峰力度加大,價格有望小幅回暖,關注四川雙馬出售水泥業務及資產對區域競爭秩序的影響;云貴需求進一步回暖,市場整合持續推進,但潛在產能釋放仍對區域價格維持形成壓力。
西北區域中長期需求仍有增長空間,但短期需求明顯改善的可能性不大;新疆受區域產能嚴重過剩影響,錯峰生產未能支撐價格上漲,產能仍待整合、出清;陜西市場在海螺與西部水泥的合作下,競爭格局有望向好。
綜上,華北京津冀和中南兩廣區域行業景氣度走勢及競合情況略好于其他地區,區域內企業信用品質相對較好(利好企業:冀東金隅、華潤水泥);而西北新疆、華北晉蒙地區、東北地區產能過剩嚴重,競爭秩序較差,區域內企業信用品質相對較差(關注企業:天山股份、青松建化、吉林亞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