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產能過剩、市場分散的大背景下,水泥行業的整合大幕已經開啟。
今年8月,華新水泥公告稱,擬14.14億元收購關聯方旗下7家公司,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已投資了45家公司、股權收購13家公司。
與此同時,區域市場整合也在持續推進。記者發現,遼寧、陜西、云南、江西等地的水泥企業正積極推進并購重組,提高水泥行業集中度。
中國水泥協會發布的《2015中國水泥企業整合報告》顯示,產能嚴重過剩一直是制約水泥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未來強強聯合或將成為水泥行業并購主流。
鄂股華新水泥(600801.SH)的并購之路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今年8月,華新水泥公告稱,擬14.14億元收購關聯方旗下7家公司。9月29日,華新水泥證券部許姓人士向記者表示,并購工作正有序推進,其目的是解決關聯方同業競爭,提升公司在中國西南市場競爭力。
不同于并購關聯方資產,華新水泥更多的是外延式擴張。記者發現,上市12年來,華新水泥堅持設立投資與并購雙輪驅動,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投資了45家公司、股權收購了13家公司,成為在全國10個省市和海外擁有各類工廠100余家的大型水泥集團公司。
針對投資與并購,華新水泥一人士向記者表示,湖北是公司的大本營,主要靠投資建廠鞏固核心區域的競爭力,抵御外來競爭者,而股權并購則有助于公司加速國際化。
那么,在行業產能過剩等背景下,龐大的水泥集團如何突圍?“湖北、湖南、重慶、廣東等多個省市的生活垃圾都是公司處理的。”上述許姓人士說,布局環保業務、電商創新及加快國際化是公司逆勢突圍三大戰略。
超14億現金并購加碼大西南
華新水泥的大西南市場版圖迎來擴張。
8月上旬,華新水泥公告稱,公司與拉法基中國水泥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擬收購重慶拉法基瑞安參天水泥74%股權、重慶拉法基瑞安地維水泥97.27%股權、重慶拉法基瑞安特種水泥80%股權、拉法基(重慶)混凝土100%股權、重慶拉法基鳳凰湖混凝土100%股權、云南拉法基建材投資100%股權和Sommerset Investments Limited100%股權。
根據公告,上述資產預估購買價14.14億元人民幣,華新水泥將以現金收購。
公告表示,如果此次交易順利完成,將能消除公司與第一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LafargeHolcim Ltd 在云南、重慶、貴州等地非上市水泥資產之間的潛在競爭。同時,通過本次交易實現資源整合,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在西南地區的市場競爭力。
記者查詢華新水泥今年上半年財報發現,湖北是公司核心區域,在湖北的營收占其總營收的四成,其次是湖南,占比13%。云南的營收占比8.01%,重慶4.42%,只有貴州的營收較低,占比僅為0.72%。
9月29日,針對此次收購關聯方七大資產,華新水泥證券部許姓人士向記者稱,收購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廣發證券一分析師認為,豪瑞與拉法基全球合并后,拉法基(四川雙馬和非上市水泥資產)和豪瑞(華新水泥)在中國的水泥資產面內部整合主要分兩步走,一是拉法基擬將四川雙馬全部可轉讓部分轉讓給天津賽克環,二是將在中國的全部非上市水泥資產注入華新水泥。一旦交易完成,華新水泥關聯方面臨的同業競爭問題全部解決,華新水泥則成為大股東在中國的唯一水泥上市平臺。
該分析師稱,華新水泥目前主要布局在華中和西南,西南較為薄弱,而拉法基的強勢市場正是西南,此次并購將會形成區域互補,發揮協同效應。
建廠與并購58家公司,實現逐步做大做強
并購關聯方資產只是華新水泥突圍的一步,上市22年來,華新水泥頻頻上演建廠與并購,從而實現逐步做大做強。
“前些年主要是以投資建廠為主,近些年股權并購的多了些。”9月29日,華新水泥證券部許姓人士告訴記者,湖北鄂州、廣東恩平、柬埔寨卓雷丁等地水泥廠都是采取股權并購方式獲得。
據介紹,華新水泥始創于1907年,1994年成為中國建材行業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在全國10個省市和海外擁有各類工廠100余家,總資產達260余億元,銷售收入達160億,水泥年產能突破7000萬噸。
華新水泥今年半年報披露,截至上半年,公司通過設立投資方式成立的水泥廠、機電設備制造公司、投資公司等共有45家,其中大部分為水泥生產企業。這些企業除在湖北省內武漢、襄陽、宜昌等地外,還在湖南岳陽、湘潭、張家界及云南昆明、重慶涪陵等地。不僅如此,在國外也有自建工廠,如塔吉克斯坦等地。設立投資的45家公司中,除位于塔吉克斯坦的兩家公司股權低于40%外,其余均擁有超過50%股權。
華新水泥還通過股權并購將一些公司納入麾下。
記者查詢發現,截至上半年,有13家公司是通過股權并購獲得,這13家企業中,9家位于湖北省內,如長陽、隨州、荊州、石首等地,兩家在云南迪慶、景洪,一家位于廣東恩平,還有一家在柬埔寨。
“其實,位于柬埔寨的公司起初并非是股權并購。”上述許姓人士說,起初,這家公司興建的投資方并非華新水泥,公司只是工程承包方,后以股權替換方式從投資方手中收購了部分股權。
記者注意到,在上述華新水泥獲取的58家公司中,湖北省內的公司達35家,占比達六成。
華新水泥方面回復記者稱,湖北市場公司產能及市場份額均占三分之一,葛洲壩、三峽大壩等均有華新水泥身影。
“湖北是公司核心區域,加強核心區域集中度能較好提高公司的市場話語權,有效阻擊外來競爭者。”上述許姓人士說。
逆勢突圍路徑漸清晰
“湖北武漢的很大一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都是華新水泥進行處理的。”許姓人士告訴記者,華新水泥逆勢突圍的戰略之一就是環保業務,推進綠色發展。
華新水泥方面稱,近年來,公司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以水泥生產為軸心,推進“縱向一體化”,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骨料和環保產業。特別是環保產業,公司堅持走可持續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實現了從傳統水泥生產企業向綠色環保企業的成功轉型,先后在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重慶、廣東等省市開展了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漂浮物等環保業務。
除了轉型進入環保領域外,華新水泥還在加速國際化。
記者查詢發現,其2013年在塔吉克斯坦亞灣工廠建有水泥生產線,成為中國水泥工業第一家海外水泥工廠。如今,海外第三家工廠已經投產。此外,在柬埔寨建設的水泥生產線也已于去年投產。位于尼泊爾等地的工廠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華新水泥的第三大戰略則是電商創新。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4年5月,作為水泥行業首個電商平臺,華新電商平臺正式上線。當年底,公司已在湖北、湖南、重慶等省市組建1492家電商平臺支點門店,網上水泥銷量達2635萬噸。其中,湖北省內門店超過1100家,市州覆蓋率達100%。
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通過并購加強產能集中,同時發展環保業務實現與水泥生產的協同,加上積極擁抱互聯網、布局海外,華新水泥的逆勢突圍路徑清晰,有望迎來經營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