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西安分三步走建設海綿城市 建成區70%降雨將就地消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環境報
核心提示:《西安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獲西安市政府批復,《方案》明確了海綿城市建設的近、中、遠期目標,提出“十三五”期間,西安全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將實現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30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將達到目標要求。

《西安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獲西安市政府批復,《方案》明確了海綿城市建設的近、中、遠期目標,提出“十三五”期間,西安全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將實現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30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將達到目標要求。


今年,西安將高新區、常寧新區、曲江新區、浐灞生態區和洪慶新城作為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域。2017年,全市各區將選取各自試點項目,重點選擇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和綠地廣場、市政道路、城市水系等城市公建項目開展試點工程建設。2018年末,試點區域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80%;城市內河防洪標準達到自排50年一遇、抽排雨洪同期20年一遇。2018年年底,海綿城市建設在全市全面展開。


根據《方案》要求,西安市將結合“十三五”規劃建立海綿城市項目庫,編制海綿城市年度建設任務并將其納入年度城建計劃,建設海綿型建筑、小區、公園和綠地廣場等項目,全面推廣和應用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建設模式,完善海綿城市建設。


同時,將重點考慮雨水蓄集,在城市各層級水系統、園林綠化、道路交通、排水防澇等專項規劃中落實海綿城市建設。


據介紹,西安建設海綿城市主要是通過建設海綿型道路、管網,逐步改變雨水快排、直排的傳統做法,優化排水調蓄管網建設,增強道路綠化帶對雨水的消納功能,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停車場等場所推廣使用透水鋪裝和透水路面,因地制宜推行道路雨水的收集、凈化和利用,減輕對市政排水系統的壓力。


通過建設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人工濕地等措施,增強公園和綠地系統的城市海綿體功能,消納自身雨水,并為蓄滯周邊區域雨水提供空間。加強對城市坑塘、河湖、濕地等水體自然形態的保護和恢復,禁止填湖造地、截彎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壞水生態環境的建設行為。推行廣場雨水的收集、凈化和利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柳河县| 涞水县| 息烽县| 二连浩特市| 宁强县| 临猗县| 昔阳县| 台中市| 灯塔市| 阳原县| 察哈| 宜兰县| 青神县| 孟州市| 宜春市| 襄汾县| 呈贡县| 宜君县| 徐州市| 富阳市| 阿城市| 长岭县| 平凉市| 通海县| 浏阳市| 宜兴市| 麻江县| 六安市| 五河县| 葫芦岛市| 西和县| 犍为县| 新宁县| 滁州市| 油尖旺区| 潼南县| 泰州市| 阿克苏市| 永春县|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