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通過評審 讓城市更有“水彈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核心提示:日前,浙江省住建廳、省財政廳、省水利廳聯合下文,同意紹興、衢州、蘭溪、溫嶺等四城市為2016年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而早在2015年,蘭溪市建設局就委托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領銜的設計團隊負責編制《蘭溪市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幾經修改、審議,這份規劃于今年7月通過評審。

日前,浙江省住建廳、省財政廳、省水利廳聯合下文,同意紹興、衢州、蘭溪、溫嶺等四城市為2016年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而早在2015年,蘭溪市建設局就委托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領銜的設計團隊負責編制《蘭溪市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幾經修改、審議,這份規劃于今年7月通過評審。


海綿城市,也稱“水彈性城市”,更能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在一個海綿城市里,人與水的關系如何重建?如何平衡城市邊界擴展與生態空間保留的矛盾?本報記者前往蘭溪,一窺未來蘭溪海綿城市的面貌。


整個城市就是一塊海綿


蘭溪,這個位于浙江中部的城市,是金華江、衢江、蘭江的交匯處,東北部層巒疊嶂,西南部丘陵起伏,市域中部為三江沖積而成的河谷平原,地勢平坦。


這樣的盆地地形意味著,河流上游受高山影響,易形成暴雨,而中部則由于地勢低洼,極易滯水,積澇難排。每年5月到8月的梅雨和臺風,更是加劇了洪澇的風險。據蘭溪站跨度55年(1949-2004)暴雨資料統計,暴雨年年有,且一年多次,其中出現大暴雨有23年,年發生頻率為42%。


在蘭溪海綿城市項目主要負責人俞宏前看來,蘭溪這樣的地形也許并不適合建造城市。但換個思路他想,“為什么不把蘭溪看成一整塊海綿呢?”


俞宏前和他的團隊要做的,是在整張蘭溪的地圖上,劃出一個個消納雨水的“斑塊”,增加它們的蓄水功能和滲水性,“反正是要淹的,那就讓水淹在該淹的地方。”


每一塊土地都為水負責


“海綿城市建設,德國的城市是公認的標桿。但是在蘭溪這樣基本完成大部分城市空間開發的城市,像德國一樣大規模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不太可取。”俞宏前需要另辟蹊徑。


哥本哈根的暴雨管理規劃經驗也許可以借鑒一二。


這項在2011年遭遇暴雨侵襲后提出的管理規劃,理念很簡單,即雨水不等于廢水。具體做法則是沿洪水易經路線鋪設管道,將水導入湖中或港口,道路沿途建蓄雨池,利用綠地公園或人工湖蓄積大量雨水,街面設綠地吸收部分滲水。


而相比哥本哈根“滲”和“用”的理念,蘭溪的這份規劃更注重“治”和“蓄”。


原有蘭溪綠地系統規劃當中,綠地的布設考慮了服務半徑,卻并未考慮利用城市低洼處的河塘與水系,城市雨水難以匯流至綠地內消納。規劃調整后的綠地系統保留了大量河塘,并新增132處綠地,在郊區設置了6處滯洪濕地,并建議將7個現有和規劃公園改造,建成雨澇公園,嚴格控制建筑規模。


而對于水生態空間已經被壓縮的老城區,新的海綿城市規劃中提出了建設道路生態廊道這一理念。降低所有綠化隔離帶標高,臨路一側設置道牙開口,將雨水引入到樹池。小雨時對路面雨水進行收集、凈化、下滲。暴雨時,雨水匯流進入綠地后,超過設置溢流口的部分雨水直接快速排入市政管網。必要時,在人行道下設置儲水模塊,減少積水,對下滲雨水進行回用。


“讓每一塊土地都為水負責,而不是讓河道消納所有雨水。事實上,通過改造,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具備調蓄雨洪、涵養水源的作用。”俞宏前告訴記者,這一規劃理念,很大程度恢復了雨水自然循環規律,讓自然的水回到自然中去。


蘭溪是什么樣的城市


此前,蘭溪相關部門進行了一項調查,問題是“蘭溪是什么樣的城市”,得到的結果讓人有些意外,大部分人認為“蘭溪是一個水城”。很多老人依舊記得,幾十年前在蘭溪步行,每隔幾分鐘,就能遇到一個坑塘。


“這些坑塘構成的是一個最原始的城市海綿系統,是人類適應和改造城市水系統的一種有效嘗試。”俞宏前認為,在進行大規模現代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人與水自然和諧的關系被改寫,各項水利工程企圖迫使水系統適應人類的活動,以往的城市規劃中,我們往往通過填補這些坑洞,壓縮水生態空間,來獲得產業、建筑用地。“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城市內澇、用水危機迫使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與水的關系。”


為了重塑人與水的關系,增加親水性。在蘭溪海綿城市規劃中,臨水的慢性步道、土堤、分層棧道取代了傳統的護欄和大壩。已經渠化的河底也要進行改造,軟化河底,營造深潭淺灘,補植濕地植物,減緩河流流速,營造濱水生物環境。靠近河道的房屋一律架空、面水,機動車道移至建筑后側。


“這些改造后的河道、濕地相當于海綿泡,暴雨來時,能夠延伸水流的空間,增加海綿體的彈性。另一方面彎曲起伏的結構能夠減緩水的流速,減少對沿岸建筑的沖擊。雨水退去后,又能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去處。”俞宏前介紹道。


擴展城市藍、綠空間,增加河道、水塘、綠地等海綿體彈性,讓自然發揮更大的作用,俞宏前相信,未來,“海綿”在蘭溪將不是一個虛的概念,“從水問題出發,構建跨水生態基礎設施為核心的海綿城市,最終能綜合解決城市生態問題。”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毕节市| 平湖市| 化州市| 武城县| 麟游县| 怀来县| 武夷山市| 什邡市| 甘德县| 班玛县| 册亨县| 普陀区| 桐乡市| 司法| 额济纳旗| 信阳市| 长葛市| 陆河县| 贵德县| 特克斯县| 梧州市| 犍为县| 怀集县| 齐齐哈尔市| 社会| 大厂| 南投县| 岐山县| 怀远县| 武川县| 葵青区| 汶川县| 衡阳市| 武宁县| 津南区| 宾川县| 洛宁县| 锡林郭勒盟| 余江县| 三穗县|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