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233元/噸,0%)水泥是國內成本最低,管理能力最強、利潤最高的水泥龍頭企業。海螺水泥目前擁有熟料產能2.3億,水泥產能2.9億噸。目前的產能主要集中于華東、華中和華南,近兩年通過收購及自建等方式在西部區域的市占率也迅速得到了提升。目前行業雖處于下行周期,但我們看好公司在行業低谷期通過并購實現的產能擴張以及市場占有率和控制力的提升,預計未來在行業供需平衡后公司將會具備更大的業績彈性。我們預計海螺水泥2015、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81億元和66.5億,YOY 分別-26.3%和-18.0%,EPS 分別為1.5元和1.3元,目前A 股股價對應PE 分別為12倍和15倍,H股對應PE 分別為13倍和16倍。
水泥需求端情況:海螺水泥認為未來水泥需求將會逐步減弱,但預計每年保持在20億噸以上的需求持續5年應該沒有問題。今年發改委雖批復多條項目,但受地方政府資金情況影響,啟動的速度和量低于預期,預計在2016年下半年將會有所體現。公司目前下游房建、基建、農村市場需求比例大致為2成多、3成多、4成。公司受基建的影響的程度較往年有所增加,2016年下半年銷售有望受益于基建施工增加。
水泥供給端情況:Q4旺季期間,水泥價格僅微幅反彈便開始下跌,目前全國水泥均價為249元/噸,已低于淡季時期。并且隨著水泥價格不斷下跌,虧損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前三季度,行業凈利潤同比下滑65%以上,全國3389個企業已有1321個出現虧損,虧損面達到39%,整個行業比較困難。在此背景下,市場并購數量在增加,并且逐步轉向500萬噸和1000萬噸等級別的并購,預計未來將會呈現更大規模的行業并購。另外,隨著礦山資源成本的增加,那些沒有礦山的生產線也將逐步退出。
仍看好華東、華南、西部水泥市場:華東供需關系較為穩定,華南區域水泥企業集中度較高,市場較為成熟,需求穩定;西部未來也很看好,未來新增產能不多,需求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不斷增長。公司目前產能主要也集中于上述區域。
海螺水泥成本優勢明顯:作為龍頭企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較其他水泥企業低約20-30元/噸。公司成本優勢主要來源于:1.公司規模性建廠的成本較低;2.公司多數水泥廠擁有礦山,原料成本較低;3.公司實行T型戰略,產線主要布局在長江沿線,通過水運運輸成本較低;公司管理能力較強,人均水泥產出較高(我們測算公司日均產出為12.4噸/人,好于行業平均值10.6噸/人)。
產能擴張,國內并購+海外建廠:目前國內水泥行業仍處于低谷中,海螺水泥預計國內每年將通過整合兼并增加1000萬噸的熟料產能。海外部分公司認為相較海外的水泥企業,公司的管理優勢依在,目前主要是通過選擇合作伙伴先參股,后建廠控股的模式開拓市場,塑造品牌。